足行天下
一直以为,离开家只能用脚丈量世界。
儿时所有的奢望,都是用双足不停地行走在梦里。
夏日里,那玉米地里割人的叶子,在炙热的太阳下叫人心烦意乱,杂乱的小草总是无法清理干净;茶叶长了一茬又一茬,不停地抽着嫩芽,凭你没日没夜地采摘还是没完没了,只是一路下跌的价格总不见收入提升;稻田里的水又干竭龟裂,平日眼中那条广阔的江河如今亦可见底,抽水机昼夜不停地工作,那条似巨龙的橡皮管膨得鼓鼓的,甘洌的清泉所到之处裂隙闭合;穷尽了眼前的瓦房泥墙木屋,猪棚外的鸡鸭成群,弄巷里寂寥的脚步声,张望那无尽的连绵山峦,想象着远方的美好,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空旷广场与车水马龙。
于是用脚丈量,用了半天时间,也仅仅来到镇里。那穿越小镇的大街,石子路早就塞满淤泥,一到晴天,尘土漫天。走在大街上,两旁的小店门庭冷落,钟情那小贩阿婆手中瓜子的味道,爱那羊肉摊里飘来的腥味,想象大城市的味道,是多么遥远。
于是想古代书童是如何到府至州进京赶考,数月几载。孤寂一人,披星戴月,风雨兼程,走过四季,越过大江南北,受尽人间冷暖。风餐露宿是小事,饥寒交迫乃家常便饭,面对未知的结果,是尸不裹体一去不归还是金榜题名衣锦返乡,无常的未知与坚定的脚步,布衣行天下,梦想就在足底铿锵的脚步中。
可以自行的车
用脚步行走效率实在过于低下又实在太累,奢求能得到改变。走在田间,骑上牛背,会有些许快乐,终究不能远行,如能骑马,当然是幸事,但不是常人所能随心所欲地拥有。
想着能坐上有轮子的车滚动前行那该多好,即便那单轮车上稍坐片刻也是一种享受,不过单轮车还是需要人来推着行走,坐在上面,只能得到一时的快乐。
终于家里买了一辆自行车,海狮牌的载重自行车。农村里讲究是实用,骑车带人没说的,还要载物,结实的自行车一次带着百来斤货物根本不是问题。
买了自行车,必须要上牌,那可是令人骄傲的事。新车拉到乡政府,缴费后就拥有独一无二的号码,一张铁皮牌照,卷起后固定在车后,在踏脚三角架处还要敲上与牌照号码一样的钢字。后来铁皮牌照又改成塑料硬块,放在前面把手处显目的位置,这块牌照最大的特点就是部分是活动的,可以拿掉一部分自己留着,据说可以防盗,至于效果如何就无人知晓了。除了上牌,上班的人还有自己的单位停车牌,或许那是一种荣耀。
有了自行车,可以去更远的路程,可以见到更广的世界。骑自行车去学校,原需走半天的路程,现在只需半个小时就到了,梦寐以求的集市说去就走。大包小包的拜年也变得异常轻松。大人把一袋袋的拜年货放进蛇皮袋里,捆绑在后座上,脚一扬就飞似地先行而去,大伙轻松地徒手小跑尾随。
上班后,家里就把这辆还保持七成新的海狮自行车给了我。骑在县城大街小巷,煞是威风,上下班无需早早踩着点上班,幸福油然而生。记得那天一大早开心地骑着车到单位加班,停在车棚里,我放心上班了,下班后吃过中饭,到车棚拉车,发现自行车已经不翼而飞,来来回回寻找了几圈,确认那心爱的海狮牌不再属于我。
作为自行车王国,国民曾经以此为荣,城市乡村,处处看见自行车的踪影。占地少,使用方便实在,整整影响了几代人。
车行世界
最先接触的机车莫过于拖拉机。村里就是这么一辆,那拖拉机的威风劲道,几个把手一推一拉,穿行于田野,那力大无比的力道,是水牛无论如何也不可及的。
儿时村口的马路是通往外面世界的几何线条。白白的马路上见到最多的是行人,偶尔开过的客车叫人心驰神往。那傲慢的司机同志只有到达车站后才会露出威严的真面目,不到站绝不停车。遇见一辆车,就凑近,希望发现里面的神秘奥妙。车子一发动,闻得那香香尾气,一直不停地追赶,那是一种莫名的享受。
大学毕业季,走在城市街道,看见路边的大幅广告,一辆蓝色飞驰的桑塔纳。那急剧冲击力的震撼,点燃了无数风华正茂青春少年的梦想。
自从自行车被盗后,我购置了摩托车。第一次踏上一踩脚就会风驰电掣的机动车,那种酷,那种炫,不是旁人可以体会到的。从此,百里不远,机车的魅力在摩托车里尽显神威。同时,冬天里的北风在此时更显本色,大学毕业季那广告牌上的桑塔纳会时不时浮现在脑海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逐渐走入普通人家,不过几年,家家户户都拥有了自己的车,更有甚者,一家几辆车。原来宽阔的道路两旁划起了车位,瘦身后的街道立马窄了一半,即便如此,还是车多位少,车道里尽是密密麻麻的车流,别说在高峰时期,平时一样川流不息。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干脆来了个道路大整修,把绿化带都铲了,拓宽改造成车道。小区里本不宽敝的道路也开辟了车位,留下狭窄的一半供人行走,众人来往,必须谨慎再谨慎。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升,车辆也在不断升级。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忽然意识到公共交通的重要性,甚有者,觉得应该放下车子,骑自行车出行。不知是觉得私家车增多太拥挤还是公共交通经济实惠,不知是意识到尾气污染的危害还是懂得健康的价值。一夜之间,大街小巷被色彩靓丽的共享单车占领,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公共交通其实就是共享,从私驾到共享,是人们对出行更好的领悟。
夜幕降临,婺江边,三江六岸,尽是行走的人群。从足行到开车,从开车到骑车走路,见证着经济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仰慕物质奢华到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出行,无论什么方式,都会收获不一样的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