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文化教育

山道村龙王庙的传说

2017-08-09 09:05:49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周胜明

  龙的传说遍地,山道村的龙王庙至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那里有一条千年古道,自从山湾里有了原始居民,便是山湾里居民通向外界的必由之路,群山连绵,只有这龙王岗是最低的豁口,走下这豁口,就分别直通郑宅和外畈等地。

  山道村下现公路通达的山涧,曾有许多悬崖峭壁,也有一条小道,但遇悬崖处需涉水前行,如遇雨季,龙溪水流湍急,就无法通行,且从山涧绕行相比龙王岗古道要远许多,所以选择龙王岗为主路通行,在过去久远的年代里,是必然的。只是现在通公路了,那些悬崖峭壁处已夷为平路,龙王岗古道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从山道村走上龙王岗,约有三华里上坡山道,一路有潺潺泉水为伴。几段残存的石阶,隐约显现当年人来人往,只是年久失修,许多路段已然废弃,当年的石阶己遭山洪侵蚀,坑洼不平,只能小心前行。

  为保护千年古道,更为到龙王岗龙王庙祭拜者方便,山道村己决定,花巨资重修上山游步道,不久之后再去龙王庙,也许就没有这般艰难了。

  龙王庙坐落在龙王岗平地上,四周古木参天,树林阴翳,清风习习,往下看,山峦重重,蓝天白云,蔚为壮观。

  关于龙王岗上的龙王庙,当地流传着许多离奇的传说。

  相传龙王岗上本没有庙,远路归来的山民习惯在那里歇息,寒雪冬天,人们发现周围山岗积雪深厚,而龙王岗平地上总是难有积雪,方便人们歇息。而在盛夏季节,这里又凉风习习,无论上山出多大的汗,来到这里,在山风的吹拂下,大汗很快收了,人也清爽有劲。因为这里冬不寒冷,夏不炎热,有心人就在那山岗平台上垒三块石头,每逢路过顶礼膜拜。

  查阅山道村一老者家中珍藏的古籍,有一段描述也验证了此说:

  “炼山时四周柴薪燃烧殆尽,唯独双峰凹处方圆几丈余,峯火不燃。时又至寒冬,四周白雪皑皑,此地又无积雪。先祖甚疑,思之此地绝非寻常,定是龙脉宝地。后用三石,叠一土地神坛,时而途经叩拜。”

  古籍上还记载着这样一件让山道人至今流传的离奇事:

  先祖吴公携十余岁孙到婺州拜客回,途经土地神坛时,炎,突瘚(霍乱中暑)。昏迷中,一白发老翁飘然而至,手扣人中曰:“若要此病好,快去卧龙滴水泉取水”,言罢即逝无踪。孙子在旁顿悟,叩拜之后,急摘桐叶为碟,掌托而达,吴公顿觉舒畅,复愈如初。

  此事在当地流传甚广,大家都说卧龙滴水泉的泉水能治百病,所以每逢经过,都要喝几口,不管渴不渴,那泉水甘甜润口,喝了精神倍爽。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三石垒成的祭坛,最终建成了一座龙王庙。事情的经过古籍中是这样记载的:

  乾隆年间,婺州府连年干旱,灾殃八县,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知府为救民于水火,确保八方平安,受万民之托,焚香沐浴,身负求雨龙瓶,怀揣告祷求雨文书,带上衙役徒步翻山越岭到龙潭泉求龙布雨。

  先祖族长得知府求龙返程必经此地,速备香烛祭礼,与民赶到龙岗神坛,焚香叩拜,求知府求龙回程途经此地时,截龙布雨,恩泽一方。

  恰时知府一干随从求龙返程至,当时红日当空,天际无云,知府等人大汗淋漓,以此暂息。霎时狂风四起,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知府及随从急立依杉避雨,目瞪口呆。惊憾之余,目视三石垒起神坛,叹曰:“此神坛绝非一般,能截龙布雨者,龙中之王也,应盖龙王庙也”。

  言毕,知府负雨而去,据说此后雨布八婺,保得半年。由此我村兴木动工筑房立宇,号称“龙王庙”。

  自从在龙王岗建了龙王庙,香火连绵不断,有求必应,婺州数县每逢干旱之年都到此求龙布雨,必有应验,延续至今。盛名传四方,香火兴旺,前人还有一篇《龙王庙序》诗文,赞曰:

  龙王庙址于婺州之南,山脉夹二河间,建一十八庙宇,气势宏观,百里延绵,烟雾锁峰,北山经曲路盘岗而上,南沿涧石阶迂回而登,原为通往婺州古道。庙立于二山峰凹之间,建于乾隆盛世之年。周有千年古杉,百年香榧,挺立苍穹,实为景观。置身庙前,清风透骨,衣衫横飘,使人心旷神怡。西风轻至,千山绿叶翻滚如潮,南风乍起,万枝连动景色如画。晨望东南,群山起伏,雾绕峦峰,聆听百鸟离巢,欢快鸣声。暮观西北,江穿城池,高楼耸立,日悦万家灯火,闪点星光。天然景色,得天独厚,使人流连忘返,堪称一绝。

责任编辑:方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