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著名诗句,家书在任何时候都可抵万金,因为家书是亲人之间沟通的扭带和桥梁,从家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和问候。
在我的家中书架上收藏了1981年8月,三联书店出版的《傅雷家书》,是1988年2月购的,我时常翻阅。在我看来,家书是所有文体中最纯粹的,我喜欢纯粹,所以我喜欢家书,因为纯粹本身就是一种魅力。
世界上著名的家书有很多,像《莫扎特家书》《曾国藩家书》《留德家书》《梁启超家书》等,《傅雷家书》也是其中重要的一本。《傅雷家书》是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所集而成,书中充满着父爱,但傅雷对儿子的爱不是普通的爱,而是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正如信里所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这是一种大爱。现在《傅雷家书》已经做为经典读书成为孩子和家长的必读书目了。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严格而又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这种关爱不是意识一个阶段,而是伴着父爱而来。这位严肃的父亲,从来就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就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很早发现在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正如他对自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各方面都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对待幼小的孩子,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他做到了,也一同要求儿子做到了。真乃真父子。我为人间的这一遭父子情惊叹,对,是朋友,是同志。
除了感慨傅雷在创作上甚丰的翻译作品,骄人的成绩,还为他是这样一个集艺术与生命都美妙地融入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他的生活有规律,人生就是优美的弧线,那留给我们的点点滴滴,那样温暖着每个少年、青年、父母的心。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