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幸福婺城里的别样教育

2019-05-28 09:08:04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胡敏霞

  “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把提升关键能力作为智育重中之重,把体育美育作为刚性需求,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实,早在2014年婺城区就开始探索把劳动教育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开辟农艺园、开设拓展课程……如今,在婺城各个学校里,同学们一个个都投入到劳动实践中,用双手创造出劳动果实,在劳作中学习,在收获中体验快乐,在分享中收获喜悦。

  农村娃的拓展课程很接地气

  走进雅畈镇中心小学,一进入校园农艺园,“雅畈小学农艺园”牌子赫然醒目,占地3亩的劳动实践基地里各个班级的责任田已有了初夏的模样,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你快来看,我们班之前种下的黄瓜都已经开花了,再过段时间就结果了!”“我们班种下的西瓜也结果啦,真开心!”孩子们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据了解,雅畈镇中心小学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于2014年初就利用学校仅有的空地开辟了“学校农艺园”,学校对农艺园实践基地采取承包责任制,每个班级承包一块责任实践田,根据时令种植适宜的蔬菜种类。为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劳动技巧,学校还特地聘请了有农业劳作经验的学生家长作为劳动辅导员,到校园给学生们讲解种植蔬菜的技能和每一种蔬菜的养护注意事项。

  在劳动中,孩子们体验着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同时也收获着劳动的快乐。二年级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每天上学时看着自己班级种植的蔬菜茁壮成长自己也特别开心。课余时间,他还会主动和同学们一起锄草、除蜗牛,悉心呵护幼苗的成长。

  如何让劳动教育真正让孩子们受到“教育”?于是,雅畈小学以“农艺园”为基础,以传承农耕文化为手段,积极推进德育教育。

  为此,学校成立了农艺园社团,在高年级学生中采取自荐与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几十名“小果农”,进行重点培训,学习相关的蔬果种植及其它农技技术,让他们在基地劳动实践中充当“小主人”,带领同学们一起体验农耕的乐趣。同时,学校还积极创新德育新载体,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快乐游考,快乐游考让学生们都爱上了考试,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考试真有趣!

  据了解,作为全国第六批乡村少年宫学校,目前学校还开设了拓展课程,主要分体艺、非遗、农耕等几大类、30多个拓展项目,此外,农耕文化还与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课程结合,挖掘当地民俗风情,开发校本课程,探索了一种新的教育介质与方式。“学校以基地为依托,一方面让基地具有的优势融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面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大大地激发。”该校的钟阳飞副校长说道。

  这种做法也开阔了教师的视野,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校本教研也因此而增添了许多鲜活的内容。教师的研讨不仅仅局限于办公室、教室,课间十分钟、田间地头,到处都留下教师们学习、交流、讨论的身影。教师在利用基地开发课程资源这个大课堂中,也努力地向实践型和研究型教师迈进。

  得益于农艺园活动的不断丰富,如今,农艺园基地成了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这里俨然成了孩子们快乐实践的天地。

  生态校园里的实践课程很独特

  也许,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劳作算得上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下地干活、采摘果实就是一件稀罕事。

  5月22日,市区站前小学的孩子们吃了餐特别有味的“土豆宴”,红烧土豆、土豆排骨汤……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连说“好吃好吃”。这些绿色、无公害的土豆可是同学们亲自挖的呢!

  5月,是收获的季节。

  5月9日,五(4)班的同学们很是兴奋,大家一起动手参与割油菜;5月11日,五(1)班的同学们一起摘豌豆;5月22日,孩子们又一起挖土豆……一起参与的老师柴艺告诉记者:“校长在群里第一时间发布收割消息的时候,我们就抢占了先机。得此机会,孩子们劲头十足,来不及拿工具,大家就徒手开始挖了。”

  据了解,此次采摘的土豆是在靠近操场的铜钱形状农作园,孩子们先把土豆从地里拔出来,然后再分组摘土豆、清洗土豆,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当孩子们把自己亲手采摘的土豆煮成土豆排骨汤的时候,孩子们满足极了,他们都说,这是自己喝过最好喝的排骨汤,就连平时不爱吃土豆的同学都把菜吃得干干净净。

  其实,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参与收割农作物。“割油菜、摘土豆是一件很接近农业的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有孩子表示,“以前在老家跟爸妈、外公外婆一起挖过,但跟同学们一起感觉更加欢乐,也感受到了人多力量大。”

  站前小学孩子们的这份收获快乐,对于成长在市区的他们来说实属难得。这多亏了校长施益新的教育理念。

  在农作物实验基地前面,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印着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这也是施校长所认同的。

  三年前,站前小学开始打造生态校园。

  从养菖蒲、种茅草,再到引进水稻、番薯、高粱、向日葵等农作物,“我们种植这些不仅是为了打造美丽校园,也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施益新说,“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种植农作物引发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就像农民伯伯种植农作物一样,我们要因材施教、学会守望。农作物出现病虫害的时候需要治理,学生也一样,当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疏导,进行个性化引导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站前小学不仅会根据季节的变化种植不同农作物,还在食堂前设立了“站前粮仓”,上面挂着玉米、向日葵、大蒜、水稻等果实。

  “种植农作物一来可以改善环境,二来引发理念,把育学生和种植农作物同等来看待。”施益新说,“果实成熟后,我们会采摘然后挂在走廊上,让学生们自行观赏。”

  一批成熟的农作物被收割了,如今,校园的农作物实验基地里又重新播种下新的农作物——棉花、玉米。“等到它们成熟的时候,孩子们又可以体验一下自给自足的乐趣。”施益新高兴地说道。

  劳动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很赞

  “老师,我们的蔬菜什么时候可以采摘呀?”“老师,四季豆还要等几天才成熟?”初夏,是许多瓜果蔬菜成熟的季节,这也让虹路小学的孩子们分外惦记着远在几公里之外的彩虹农场里的蔬菜,总是追在老师身后询问它们的成熟期。

  来到虹路小学的彩虹农场,可以看到这个占地近10亩的农场里,种植着甘蔗、西瓜、四季豆、黄瓜、豇豆等十几种瓜果蔬菜,它们有的刚抽出嫩芽,而有的则已经结出累累硕果,“这些啊,可都是孩子们劳动的成果。”一道前往的虹路小学校长施彦文告诉记者,从播种、施肥到开花、结果再到后续的采摘,每一个环节,孩子们都参与其中。

  据了解,去年上半年,虹路小学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在几公里之外的蒋堂镇开化农场租了近10亩的土地,虹小的老师们把它叫做“彩虹农场”。自那时候开始,这块基地成了孩子们的快乐源泉。每周五,虹小的孩子们会雷打不动地乘坐校车前往基地,春天播种,夏天收获,秋天管理,冬天储存,一年四季,虹小的孩子们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希望,收获成果。

  “去年,我们光萝卜就收获了上千斤。”施彦文看着眼前果实挂满枝头的农作物自豪地说道,“今年西瓜产量也不会低,预计会有8000斤左右!”

  这么多果实采摘下来该怎么办?拿来义卖!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瓜果蔬菜,现场,孩子们尽情地吆喝着自己劳动所得的产品,“便宜卖啦,10块钱一袋!”而这,也正在劳动教育的意义所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劳动能力,还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据介绍,每次孩子们义卖所得的钱都会用来帮助困难学生或者学校周边村子里的孤寡老人。

  经过一年的耕耘,彩虹农场已经不止是虹小孩子们劳动教育基地,更成为了虹小全科教育基地。这不,前不久,虹小的美术老师带着美术拓展班的孩子们走进农场,上了一堂生动的美术课。身临其境,孩子们边观察边创作,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也更栩栩如生。

  理论支持实践,科研同步进行,这也是施彦文开辟彩虹农场的目的之一。如今,在彩虹农场,科学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区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植物的根、茎、叶等;语文老师会通过劳作让孩子们写下深有体会的作文……就这样,虹小的课堂变得越来越有趣。而今,这样的快乐体验吸引了环城小学、中圣学校等多所学校参与其中。正因为如此,虹路小学被授牌为婺城区教育局劳动实践基地。“我们希望彩虹农场不仅仅是虹小孩子们的劳动教育基地,更希望它是整个婺城区乃至金华市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享受快乐。”施彦文表示。

责任编辑: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