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彭丽莎、通讯员朱伟华)11月20日,婺城区罗店镇西吴联村花卉苗木展示展销中心创建2A级旅游景区提升改造工程施工项目通过“婺城区限额以下不见面开标系统”成功实施了“不见面”开标。
当日,远程“不见面”开标室里只有一名招标人、两名浙江展图招标代理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一名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监督、一名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现场见证、两名公证处公证员现场公证,41家的投标人在各自单位通过“不见面”开标系统参与投标开标,解密所有投标文件过程耗时不足5分钟。15分钟后评标结果及时公布,投标人即轻松完成了此次投标活动。
“以前要抱着厚厚的投标文件去现场,就算人在外地也要赶回来到现场参加开标。现在好了,只要有电脑的地方就可以参加投标,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还能为公司省下一大笔交通费、印刷费。”本次中标单位浙江兴达建设有限公司的朱经理高兴地说。
据了解,这是婺城区首次在限额以下工程项目实现全流程“不见面”开标的成功案例,标志着金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婺城区分中心从“现场开标”转入“线上开标”,流程控制从“人跑”转为“数据跑”。
围绕“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婺城区分中心在提高工程建设招投标质量上狠下功夫,扎实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交易中心依托互联网,从限额以下建设类项目着手,选取市政建筑试点,通过技术手段完成交易中心软件和互联网的对接,实现投标人无纸化“在家投标”,专家无纸化评标,招标人无纸化招标,真正实现“一次都不跑”,打通了全流程电子化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高招标的质量和效率。
这与传统的开标模式相比,优势在哪?婺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险峰介绍,招投标推行“不见面”开标,一方面,大幅降低交易成本。经相关部门测算,可以节约交易费用80%以上,减轻投标人负担,同时交易服务机构的管理、场地再造成本也会明显压减,交易效率显著提高。通过多点并发、同步解密投标文件,交易时长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不见面”开标使得投标人彻底摆脱了地域限制,可在本地同时参与多个项目的投标活动,促进了市场竞争。再者,还能够精准打击围标串标。全程线上操作,步步留痕,能够隔离投标人之间的串联,斩断投标人与专家评委线下接触的可能,有效杜绝腐败行为。
据了解,下一步,金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婺城区分中心将分阶段有序推广招投标领域全流程网上开标评标,实现电子化操作全方位、全阶段、全覆盖。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