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金华传媒记者 余美娜)日前,婺城区第五次文化特派员工作例会暨项目推进会在琅琊镇泉口村举行。派驻婺城的省、市、区三级文化特派员齐聚一堂,围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总结工作成效、剖析存在问题、共谋发展新篇。
会上,文化特派员代表们亮成果、谈思路,展现了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派驻在城东街道杨思岭社区的区级文化特派员邵玉婷推动开设的社区艺校二期课程吸引了超过200名学员参与,在开课过程中,虽然也遇到了因人员多课程适配的难题,但群众高涨的热情更加坚定了她优化课程的决心。派驻在长山乡卢家村的市级文化特派员余美娜分享了通过招引农创客、举办活动引人气,让文化深植乡土,有效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动能。派驻在箬阳乡琴坛村的区级文化特派员汪胜则分享了要在暑假期间组织村里的孩子们开展传承客家文化各项活动,以传承推进重塑客家文化体系提升行动。
过去一年,文化特派员们深入派驻村社,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统筹资源优势,在文化活动品牌打造、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文乡村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从汉灶村“民乐试听会”、杨垅畲族“三月三”等一系列有标识性的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各村社开展,到方下店村打造“中国门球第一村”、泉口村举办婺州铁店窑烧制技艺青年人培训班、拍摄纪录片《窑望未来》探索文化产业路径,再到大岭村引入社会资本入村建设文化项目的创新模式,文化正日益成为驱动婺城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聚焦文化赋能,促进精神共富,推动乡村振兴的目标,会议指出,各文化特派员要继续深耕基层,加快项目进度,提升资源整合,强化品牌塑造,提升资金使用效能,在打造一批具有“婺城辨识度”的文化项目的同时,优化基层文化服务菜单,推动工作模式从“送文化”向“种文化”“创文化”深化升级,充分激活群众的文化创造力;要持续迭代“汉风雅韵”“窑望未来”等特色IP,深化“一村一品”建设,让婺城的乡村文化品牌真正“叫得响、传得开”,为婺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而深厚的文化动能。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