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撩开山下周遗址的神秘面纱
2009年6月23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婺城区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副研究馆员刘金发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罗埠镇山下周遗址进行复查。此时,山下周村已从原来居住的擂鼓山山脚下搬迁过来,在这片荒坡周围建起了新房。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新农村。在一排房屋前面,一条狭长的菜地中间,一个小土坡高高隆起。刘金发下意识地走到这个土坡面前,他还渴望能从这里发现什么。
刘金发抓起一把黄土仔细地看着,他又想起了老文物工作者贡昌。20多年前,他跟随贡昌一起搞文物调查。有一次,他看到贡昌拿着放大镜在认真地观察一个只有半个巴掌大小的陶片,当时,贡昌对他说:“这个陶片是从罗埠镇山下周村发现的,可以初步推断是商周时期的,也许更早。”2001年,金华市行政区域调整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山下周遗址的调查研究曾一度中断。但在刘金发心里,却一直深藏着一个梦,他渴望触摸到婺城文明的源头。于是,他根据《汤溪县志》的有关记载,在工作之余,坚持到汤溪、罗埠一带去收集研究姑蔑古国、太末县的相关资料。
转机出现在2007年。当时,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婺城区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婺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方法上采取点面结合,在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时,还进行了专题调查。山下周遗址就是专题调查项目之一。2008年5月,刘金发和文物办的同志到汤溪镇下伊村普查时,根据该村家谱《古城伊氏》的相关记载,凭着职业的敏感,他们感到这一带一定曾有古人群居过。
谁也不会料到,山下周遗址,在几乎被遗忘的时候,却一直存在一位痴迷文物工作的学者心中。如果没有许许多多像刘金发这样的文物工作者,也许,婺城文明的源头仍然披着神秘的面纱,沉睡在历史的长河中。
刘金发继续在小土坡上摸索,突然,他眼前一亮,一块露出土层的陶片吸引了他的眼球。他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地拔开黄土层将他挖了出来,原来,是一块红衣陶片。他将这块陶片举过头顶,眯着眼睛仔细地观察起来。是夹碳陶!他的心跳不由加速跳动起来。凭着多年的知识和经验,他知道夹碳陶意识着什么,如果得到证实,那么婺城文明也许不仅仅是4000年、5000年,他甚至是6000年、7000年,也许更远。那么,婺城几代文物普查员追寻的梦也许就实现了。刘金发不敢往下想了。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布巾,仔细地将这块陶片包了起来。他在等待,希望能早日解开这个压在心底的秘团。
慧眼识宝掀起9000年前的红盖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9月29日,熟悉刘金发的山下周村村民远远地看到他带着一个人走了过来。跟随刘金发一起走过来的这个人叫蒋乐平,是主持过上山遗址、跨湖桥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的考古专家。原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长(沙)高速铁路考古调查队到达婺城段开展调查,蒋乐平是主要成员之一。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团,刘金发特意邀请蒋乐平到山下周遗址进行指导和确认。当蒋乐平和刘金发来到山下周村这个隆起的小土坡时,在小土坡的东南侧剖面上,他们又发现了一小块红衣夹炭陶。凭着多年的经验,他们意识到浙江考古史上一个新的发现诞生了。俩人顿时极度兴奋,决定对发现的陶片及文化层进行试探测。
“他们在这里挖了好多天了,我看见他们挖出了几个罐子,还有石块。我问他们挖什么,他们说挖古董。”山下周村民吴爱英开的小宾馆正对着山下周遗址的小土坡,2009年10月,她注意到有一群人在小土坡上挖掘。这些人就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题调查队,为了证实蒋乐平和刘金发的推测,他们争分夺秒地对山下周遗址进行调查性试发掘。
“我们从去年10月4日开始挖掘,头两三天什么都没发现,后来发现了一些破瓦片,一个星期后,挖出了一个破罐子,两个星期后,又挖出了一个盘子……”山下周村民周斗南被调查队雇佣,参加了挖掘。一天天过去了,调查人员在不足10平方米的探坑中,早期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陆续被发现,其中,陶器以夹炭陶为主,有大口盆、平底盆、圜底盆、双耳罐等,石器有石磨棒、穿孔器、打制的石片石器等。
每一件文物的出土,都让蒋乐平和刘金发欣喜万分。蒋乐平曾经主持过上山遗址、跨湖桥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据他介绍,山下周遗址共分4层:最上面一层是现代层,这是现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第二层属于良渚文化晚期,距今约4000年,考古人员曾在这个文化层发掘出一些相当于良渚文化时期的石器和陶器;第三层和第四层和上山文化相近,距今约9000年,穿孔器、平底盘、圜底罐和带有疑似稻谷的夹炭陶片就是从第三层和第四层中发掘出来的。
尤其让蒋乐平和刘金发兴奋的是,在遗址中发现了一块他们从未见过的鼓腹盆(盘)形陶器残片。这种器形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它的确切年代还有待进一步检测。
山下周遗址的发掘进展得很顺利。调查队根据婺城区文物部门提供的线索,又考察了青阳山遗址。2009年12月,调查队的专业技工闫有奇在当地村民的一座新坟培土中发现了一些陶片。调查队随即在采用洛阳铲钻探的基础上进行了选择性的探掘,果然在不同的探坑中发现了商周阶段遗存和新石器文化遗存,其中以后良渚阶段的钱山漾文化类型遗存为主。更难能可贵的是,青阳山遗址面积广大,不仅发现了丰富的距今约4000年前的历史遗存,而且青阳山遗址与山下周遗址相比保存要完好许多,这对于山下周遗址已遭到的破坏而言,可以看作是一定程度上的弥补。
“看到山下周遗址和青阳山遗址得到确认,我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二十多年了,我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当初,我们在没有掌握标本的情况下,根据前辈们留下的蛛丝马迹,认定山下周和青阳山有古城遗址或古人类居住的遗址。如果在我们这一代还没有调查出来,这条线索很可能会湮没,到那时,要发掘婺城文明的源头将更加艰难。”
穿越历史的古文明告诉未来
山下周遗址位于罗埠镇山下周新村北面,北为浙赣铁路,东为白汤下公路,南为山下周新村,西为工厂及荒地。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平均气温17℃,湿润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403毫米,土地肥沃,自然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动植物生存。
“在山下周遗址附近,我们不但发掘了青阳山遗址,还发现了擂鼓山、龙口、冷水井、贞姑山等商周时期的遗址,这些遗址以山下周为中心,集中在衢江冲积层和厚大溪之间的台地上。”刘金发介绍。
“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是浙中地区继上山遗址、小黄山遗址等遗址发现后的第五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这一地区迄今发现的最西面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这在浙江省甚至全国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蒋乐平说。如此规模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在一个区域内集中发现,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历史文化现象,充分说明浙中地区是新石器时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这一发现,也将婺城文明上溯了9000年前。”刘金发兴奋地说。在山下周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几个直径约为20厘米的圆形小坑。专家推测,这几个圆形小坑有可能是建造房屋留下的柱洞。如果这种推测被证实的话,意味着在9000年前,人类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从洞穴中走出来,在山下周遗址所在的旷野地带建造房屋。山下周遗址中大量陶器的发现,证明了当时的人类已走向定居时代。此外,在山下周遗址中出土的一块夹炭陶片中,考古人员发现一颗疑似稻谷的东西。如果这颗东西真的是稻谷,这将为金华是钱塘江流域稻作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增添新的有力的依据。
“意义还不仅如此。”据了解,汤溪、罗埠一带历史悠久。在汤溪一带,至今仍在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春秋时期,汤溪一带有一个姑蔑古国。尽管这些传说目前还没有得到权威专家的证实,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久以前,在汤溪、罗埠一带,曾经是一个相当繁荣的人类聚居地。正是因为这样,当地留下众多的重要人类活动遗址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我们相信随着今后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的考古惊喜出现。”刘金发激情满怀。
婺城区文物办主任刘金发介绍发现第一块夹碳陶片的情景
根据清《汤溪县志》记载:“太末县旧址在九峰山下,其城闉街址历历犹存”,“古城脚在县西五里汤塘山之尾,高约五尺,广二丈余,未详何代所筑”及“姑蔑国”等。姑蔑国本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古老国族,由中原内迁于汤溪一带,最终融入汉民族,后在此消失,原因不详。太末县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的一个县,先后改命名龙丘县、龙游县,后整体搬迁到现在的龙游。明成化七年再建立汤溪县。
下伊村的《伊氏宗谱》中也提到“古城伊氏”,根据“古城脚在县西五里汤塘山之尾”的描述,青阳山与汤塘山之尾方位及距离比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