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山下周遗址出土的夹炭陶表面发现疑似稻谷的印痕。
□金华2300年的历史将彻底改写
□9000年前的金华一样“宜居”
□神秘失踪的姑蔑国古城很可能现身金华
9000年!
1月22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婺城区文物部门联合对外宣布:罗埠镇山下周遗址重大考古发现令人震惊。遗址距今9000年左右,年代相当于上山文化晚期!
考古调查队经过两三个月的辛苦工作,目前已经出土了数百件陶器、石器等器物。它们尘埋地下已久,等待这一刻轰然启封,向完全陌生的后人传递9000年前先祖的讯息。
大大的平底盘是用来盛放食物的吗?高高的圜底罐是不是用来取水的?还有保存完整的石磨棒以及裂成碎片的大口盆,又该组成一幅怎样辛勤劳作的背影?
9000年前的金华“长”什么样,何以让先民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9000年前的先民又是如何生活居住的……
每一件出土器物都是一件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贝,被恭恭敬敬地摆放在桌上、地上,早已远去的先民们在陶器的缝隙、石头的表面,在每一处可能的地方起舞,留下生命的密码,等待9000年后的我们去解读、破译。
小土坡“藏”着9000年秘密
山下周遗址位于婺城区罗埠镇山下周新村北面,北为瀔江(衢江下游)冲积平原及浙赣铁路,与山下周村形成约10米高的落差,东为白汤下公路,南为山下周新村,西为工厂及荒地,不远处是厚大溪(古称姑蔑溪、越溪)。22日上午,记者费尽周折找到现场时,看到周围经住宅建设及土地平整后,地势平坦,在一处约1000平方米的狭长地带中间保留着一个仅约150平方米的小土坡,谁也不会想到,这孤零零的小土坡竟然是9000年前先民的风水宝地。
山下周遗址得以保存,多亏了一根电线杆。“如果没有电线杆,这个小山坡也早就被推平了。”39岁的村民周卸花家正对遗址,中间仅隔一条马路,“生在山下周,长在山下周”的她对遗址现场再熟悉不过。她说,这一带原本都是丘陵地带,山上有松树和柑橘园,附近原有一口小水塘。小时候,每次起大风,她都要上山坡取松毛拿回家当柴烧。2003年,这里开发建设,属于金西开发区,山坡大多被推平了,家门前的这条马路也是山坡推平后才做起来的。这个小山坡之所以没被推平,是因为当时上面有一根电线杆还没有移走。
电线杆后来终于被移走了,而遗址也被幸运地保留了下来。
周卸花告诉记者,前年她就看见有一位个子高高、白头发的老专家在小山坡上挖泥土。当时汶川地震刚过不久,她以为专家是前来取泥土测量,当时心里还在嘀咕:这里会不会也发生地震啊?去年夏天,不时有专家向她打听情况,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发现什么东西?周卸花挺纳闷的。
去年11月,周卸花外出打工回家,听村民们议论小山坡上挖出了许多宝贝,她跑过去看,看见好几位专家蹲在地上用小锄头一点一点、仔细地翻泥土,她好奇地问:“你们在干什么?”
“挖宝贝。”专家们头也不抬地说。
周卸花亲眼看见他们挖出了“一片一片,像瓦片一样(其实是陶片)”的宝贝,很不以然,直到看见一块“中间圆圆的,外面圆圆的石头(穿孔器)”,她才觉得真正像宝贝。
山下周共有120多户400多人,每天和9000年前的先民开门咫尺相对,这对周卸花和村民来说,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图:山下周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
图:厚大溪中发现的疑似独木井。
9000年前的生命符号
婺城区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副研究馆员刘金发透露,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老一代文物工作者曾经在这一带发现过商周时期的硬纹陶片等遗迹,但一直没有具体的线索。在2007年开展的婺城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婺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方法上采取点面结合,在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时,还进行了专题调查。山下周遗址就是专题调查项目之一。去年9月29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金华市的联络员之一)带队来调查杭州至长沙快速铁路婺城区段时,工作责任心很强的刘金发借机邀请蒋乐平研究员专程到山下周进行调查,当蒋乐平和刘金发来到小土坡东南侧时,在小土坡的剖面上发现了一小块红衣夹炭陶,他们两人顿时极度兴奋,凭着他们丰富的经验,意识到这是早期的陶片,与上山晚期器物有相似之处,夹炭陶是上山文化的典型出土器物。
蒋乐平曾带领考古队发掘了浦江上山遗址(距今11000~9000年)、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8000~7500年)等重大考古项目,为了寻找上山文化的支撑,他正在做“浙中及附近地区新石器早期遗址调查的课题”。于是,有关方面把婺城区普查队的专题调查与蒋乐平的课题合并调查,立即组织考古队在小土坡上进行试掘。在1.4米深的探沟中,有4个文化层(左图),在第三层发现了红衣夹炭陶残片,在第四文化层发现了石磨棒、穿孔器、大口盆、平底盘残片等器物。
从类型学比较分析,山下周遗址出土的这些陶器、石器与上山遗址有很大的共同点。其中平底盘接近上山晚期,而器形有所区别;穿孔器在其他遗址中曾有发现,但是像这样微型的却是首次发现;大口盆完全有别于上山的器形,在浙江其他遗址中未曾出现过。山下周遗址出土的陶片、石器与上山遗址、小黄山遗址有很大的共同点,年代相当于上山文化晚期,山下周遗址二层还发现有相当于良渚文化阶段的遗存。
记者在探沟中看到,出土器物的印迹清晰可见,较为显眼的是6个直径20厘米的柱洞。刘金发介绍说:“这些洞疑似柱洞,说明9000年前的先民已经开始在这里筑房而居。”三四层之间一条有规则排放的石子带引起了刘金发的好奇:“这石子带究竟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的,还是个谜。如果是人工的,其功用是什么?”
9000年前的金华一样“宜居”
考古专家从出土的器物和遗址分布分析,9000年前的金华一样是“宜居城市”,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浦江上山文化遗址海拔50米左右,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海拔44~50米,这说明先民已渐渐从穴居向河谷台地聚居。大量出土的陶器、石器等器物也说明当时定居生活已经开始。至于从穴居到旷野定居,依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所指示的是定居还是完全定居?在考古专家看来,仍谜团重重。
浦江上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人类广泛利用稻米这一淀粉类食物资源的充分证据,不但出土了数粒“万年米”,而且80%以上的夹炭陶都或多或少地羼和有稻壳、稻叶。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虽然没能出土“9000年米”,但在一夹炭陶表面发现一疑似稻谷印痕,而且夹炭陶中发现的稻壳、稻叶数量不多,含沙量大。考古专家认为,9000年前的金华先民是否吃稻米有待进一步寻找、确定,但它在继浦江上山遗址后,更加有力地佐证了金华所在的钱塘江上游是世界农业文明最早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穿孔器是上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在山下周遗址,记者见到了迄今已出土的最小的穿孔器,直径仅5厘米左右。蒋乐平说:“以往发现的穿孔器至少是它的3倍之多,穿孔器起到加重器的功能,先民们把它套在木棍上加大重量,使用起来更有力。可这么小的穿孔器套在木棍上,根本没有分量,看来它的功能不是单一的,可到底做什么用的,也是个谜。”在场的记者“班门弄斧”,纷纷猜测它的用途,有说当耳环,也有说当佩件,笑话百出……
神秘失踪的姑蔑国“春光乍现”
山下周遗址的发现自是惊世骇俗,谁能料到,区区一公里之外,又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青阳山遗址。
青阳山遗址位于婺城区汤溪镇下伊村北面台地上、山下周遗址西侧约1000米处的一片果园内。婺城区普查队在下伊村普查时,根据下伊村《伊氏宗谱》中关于“古城伊氏”的信息和老百姓的口头传说,凭着职业的敏锐,意识到青阳山很有可能是一处遗址,于是就把青阳山作为信息点登记在册。考古所技工进入山下周以后,以山下周遗址为基础,对周边展开拓展性调查,目前,在青阳山已经探测到了三个点,在试掘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早期器物。最后试掘的这个点,说来也有些偶然。
去年冬至节前后,青阳山果园内有人在上坟培新土,正在附近进行有选择性探掘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技工闫有奇眼尖,看到坟墓封土上有一陶片,他拿起来发现不是普通的陶片,连忙在取土附近用洛阳铲试探。经试掘,在1.2米深的文化层的中下层之间出土了大鱼鳍形足鼎、扁侧足鼎等残片,约为4000年左右;在最底层还发现了与山下周第四层类似的夹炭黑陶片。在西北侧离铁路约200米处及中部出土了红衣夹炭陶等残片,为商周时期,同时也有汉代墓葬。
“青阳山遗址内容丰富,迄今已发现了商周阶段、后良渚阶段、上山文化阶段三个阶段的遗存,以后良渚阶段的钱山漾文化类型遗存为主。”最令蒋乐平兴奋的是,在青阳山遗址底层居然也发现了上山文化阶段的灰炭黑陶片,距今9000年左右,说明早期新石器时代地层的存在,这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山下周遗址遭破坏、面积小的遗憾。
青阳山比较平坦,总分布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考古专家从已出土的器物和史实记载分析,大胆推测青阳山下很有可能“藏”有神秘消失的姑蔑国古城。
婺城区汤溪、罗埠一带历史悠久。在汤溪一带,至今仍在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春秋时期,汤溪一带有一个姑蔑古国。为了寻找姑蔑国遗址和太末县遗址,刘金发已经苦苦追寻了20多年。根据清《汤溪县志》记载:“太末县旧址在九峰山下,其城闉街址历历犹存”。“古城脚在县西五里汤塘山之尾,高约五尺,广二丈余,未详何代所筑”及“姑蔑国”等。姑蔑国本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古老国族,由中原内迁于汤溪一带,最终融入汉民族,后在此消失,原因不详。太末县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的一个县,先后改名龙丘县、龙游县,后整体搬迁到现在的龙游。明成化七年再建立汤溪县。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下伊村《伊氏宗谱》中也记载:“古城伊氏”,根据“古城脚在县西五里汤塘山之尾”的描述,青阳山与汤塘山之尾方位及距离也比较接近。
不管神秘消失的姑蔑国在时空穿越数千年后,最终是否会在青阳山上现身,现已出土的器物证明,这里都是金华先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理想家园。
图:4个文化层
金华无处不飞“花”
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是浙中地区继浦江上山遗址、嵊州小黄山遗址等发现后公开对外宣布的第三处上山文化阶段遗址。此前,考古人员还在永康、武义等地发现了三处上山文化遗址或遗址的线索,分别是永康的庙山遗址、太婆山遗址和武义的大公山遗址等,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对外宣布。
“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不是孤立的。在两处遗址附近,还分布有擂鼓山、龙口、冷水井、贞姑山等四处遗址,其分布特点有着惊人的相似,均为厚大溪东侧与瀔江冲积平原南岸的台地上,相对比较集中,海拔在44~70米之间,自然环境良好。”刘金发介绍说,9年前,在青阳山遗址西侧约300米处的厚大溪里,建设杭金衢高速公路在此取沙石时,在河床上露出了一段竖立的古木,中间被凿空,沿口对称凿了两个凹口,疑似独木水井。为了确认其作用,2001年3月19日,邀请蒋乐平到现场指导。现在回过头来思考,疑似独木水井,与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也许有一定的关联。
蒋乐平告诉记者,从调查发现,从新石器早期到商周时期,金华一带是浙中地区和钱塘江上游的集中居住区,结合周边县市类似遗址的不断发现,如此大面积的遗址发现,为国内罕见,这说明金华在历史上某个时期占据重要地位,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史料记载,金华确切的建城历史有2300多年,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的重大发现一下子把金华的历史往前推了六七千年,大大丰富、提升了金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考古专家认为,这些遗址的发现,充分说明以上山文化为核心的浙中地区是浙江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稻作农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有意思的是,若不是考古专家“慧眼识珠”,上山文化也许至今仍“相见不相识”。
2004年浦江发现上山文化震惊四方,事实上早在二三十年前,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就收藏有“上山”宝贝。蒋乐平透露,太平天国侍王府珍藏的20多件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即为类似上山文化的出土器物。永康发现上山文化遗址线索后,蒋乐平闻讯赶到现场,看到前来拉土的村民取走泥土,而出土的器物则被作普通石头丢在旁边……
蒋乐平呼吁市民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山下周遗址为浙中地区史前遗址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课题,青阳山附近的许多土地都已经被征用,若不及时发现与保护,更多的遗址将面临与山下周遗址同样的命运”。
9000年!
9000年之遥,引人遐想无限。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的发现,彻底改写了金华有史料记载2300年的历史,在金华这片历史悠久的“小邹鲁”土地上,脚下不经意的每一步,也许都埋藏着一个惊喜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