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料”到“来单”
——记来料加工经纪人汪建立
汪建立的来料加工点设在汤溪集镇的老街上,除了加工点里忙活的十几名工人,记者发现老街两旁的店铺老板也都顺带着做他家的活。100多人的来料加工产业说大不大,却也有了不小的规模,老板汪建立告诉记者,近些年,洋节日的风靡滋生了新产业,主打圣诞产品的他,这段时间都在备货,为下半年的生意卯足干劲。
早在2003年,来料加工无风险、低成本、工艺简单、无污染、不损伤身体、适合各种人群的优点,让汪建立前瞻性地意识到,镇上和附近村里的许多妇女从事来料加工再适合不过了。说干就干,通过对当时义乌市场的考察,和婺城区驻义乌来料加工办事处的介绍,汪建立的来料加工事业开始起步。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的不适合。“我的第一个订单是做饰品的,”汪建立回忆说,像串珠这样琐碎的活根本不适合男人做,汪建立的耐心开始消磨了。好在他的妻子给予了支持和鼓励,汪建立不会的、不懂的、不够细心的,妻子都为他考虑到了。
2003年下半年,机缘巧合之下,汪建立接到了一些加工圣诞挂件的活,一下子为汪建立的来料加工事业打开了另一扇门。“那时,我已经尝试做了多种来料加工产品,总觉得不太如意,做圣诞挂件的市场前景不错,活也简单,当时我觉得顺利地话就一直做这个吧。”他经常和义乌的几个客户联系,让对方为他介绍单子,并且用诚信做到保质保量。多年下来,汪建立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户源,产品加工业逐渐从“来料加工”向“来单加工”转变。为了开辟新的生意来源,汪建立还注册了阿里巴巴会员,在网络上拓展自己的来料加工事业。“通过网络每年也能多接好几个单子,但是因为对电脑操作还不熟练,我的重心还是在平日的生意上,但我相信网络这条路对产品销售会有很大的帮助。”汪建立说。
现如今,汪建立已经是婺城区圣诞饰品加工业的“前辈”,据了解,汪建立的来料加工产品实现销售总额约300多万元,发放来料加工费30多万元,自2004年开始,他本人也年年被评为“金西开发区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并相继获得“市诚信示范经纪人”等殊荣。颇有些谦虚的他说:“多大的头带多大的帽子,我始终认为脚踏实地才能求更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