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总第60期)
2009年4月13日
本 期 要 目
理论学习
*将群众参与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 ……………………………2
干部论坛
*科学发展重“潜绩”…………………………………………………3
热点聚集
*迈向“病有所医”新时代……………………………………………4
人民论坛
*你跟百姓有多近 百姓对你就多亲…………………………………5
问题思考
*如何面对网络批评……………………………………………………6
社会观察
*假如没有批示…………………………………………………………7
国际观察
*峰会成果不菲疗病难求速效 ………………………………………8
社会声音
*服务型政府≠“治民”与“亲商”………………………………………9
人生思考
*感动中的羞愧 ………………………………………………………10
理论学习
将群众参与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
贯彻群众路线,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应坚持的重要原则,也是开展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一条基本经验。在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一定要针对参加对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把群众参与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造福人民群众的理论,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市县机关、国有企业、高等学校,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承担科学发展的任务更具体;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党员干部,肩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基层,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行动的重要职责,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更需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相信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大困难的严峻形势下,要确保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更需要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及早做好发动群众参与的工作,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凝聚民力。
要坚持“开门”搞活动,把群众参与贯穿到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确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方案要向群众问计;查找突出问题要集中群众智慧,征求群众意见;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请群众评议;整改落实方案要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在整改落实中,要下功夫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实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要团结带领群众一道努力;开展活动的成效要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要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拓宽渠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切实增强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着力提高群众参与的有效性。
发动群众参与,贵在掏真心、动真情、下真功。掏真心,就要真正坚持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地位,真心实意、诚心诚意地听取群众意见,汲取群众智慧;动真情,就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好发动群众工作,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下真功,就要在搭建群众参与的平台、改进群众参与的方式、建立让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方面多下功夫,从而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收到应有的实效。
——资料来源:2009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干部论坛
科学发展重“潜绩”
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一文,深刻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在发展观念上“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甚至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可谓切中时弊、一语中的。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厘清“显绩”与“潜绩”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难理解,“显绩”看得见、摸得着、数得出,修广场、建标志性建筑、GDP数字等都是“显绩”;而“潜绩”则是那些经常无法量化,但又能发挥长久效益的工作,诸如生态保护、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民主法制等,这些只有在一个长时段里才能看到成效。重“显绩”还是重“潜绩”,既是对官员能力的考验,更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政绩观。
一些能切实给群众带来实惠的“显绩”,自然是多多益善。但如果仅以“显绩”作为评判标准,容易造成集体短视现象。由于无法立时见效,“潜绩”在干部考评过程中往往被忽视,这对我们的考核制度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评判政绩时,我们应该既看当下,又看长远;既重奖杯,也重口碑;既看“显绩”,更看“潜绩”。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才能真正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党员干部应树立“潜绩”意识,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坚持辩证、发展、均衡、长远的眼光,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创造出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绩。
政绩观反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折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如果过于注重谋“显绩”,则难免标新立异、好大喜功,对于一方百姓而言,不是造福,而是添乱,不是政绩,而是“政疾”。而为人民利益重“潜绩”者,“不现治迹,不求声誉”,不逞一时之强,不贪一己之功,顺应的是人民需求,关注的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谋“潜绩”,实际上就是为老百姓图长远、谋实利。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注重“潜绩”、追求“潜绩”,更需要党员干部一切以大局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坦然面对个人的荣辱得失,把个人追求融入推进事业发展、实现人民利益的奋斗中。“显绩”与“潜绩”的提出,与其说反映了一种问题,不如说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应该在理念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思路和方法上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多做无誉之功,多兴长久之业,在工作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从而真正使政绩实、发展好、民心和。
——资料来源:2009年第2期《党建》
热点聚集
迈向“病有所医”新时代
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在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的基础上,新医改方案终于亮相,为全体国民描绘出一幅病有所医的新图景。
30年来,我国的医改从未停步。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相比,医疗卫生事业还有很大差距,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依然强烈。因此,医改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细读新医改方案,可以发现很多新亮点。尤其是三年内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更是切合实际,令人鼓舞。新医改方案的突出亮点,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公益和公平。
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是本次医改的鲜明特征。新医改方案提出:“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这表明,公益性成为医改不可动摇的方向。而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
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这是由医学的特殊性决定的。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医疗卫生行业都应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奥斯勒曾说:“无论走到哪里,医疗所遵循的规矩相同,所怀抱的志向相同,所追求的目标也相同。”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教训之一就是,政府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严重缺位。很多公立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过度治疗,盲目趋利,加剧了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为了“甩包袱”,把医疗机构一卖了之,完全推向市场,放弃了政府的责任。这些做法违背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宗旨。只有让医疗卫生事业回归公益性,才能真正解决看病就医难题。
促进国民健康公平,是本次医改的又一个鲜明特征。新医改方案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到全国所有困难家庭”。同时,还对农民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的医保作出安排。这些举措凸显了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关怀,体现了政府对公民健康权的尊重。
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健康公平常常被看成是一个社会核心价值的体现和公平正义的象征。一个国家文明与否,不在于拥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是否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让社会成员公平地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国际经验表明,在国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上花钱是物有所值的,因为它不是消费性支出,而是人力资源投资,最终将换来丰厚的回报。这种回报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也是人的生活品质上的。因此,健康公平与人的幸福尊严息息相关。
千百年来,“病有所医”一直是中国百姓的梦想。今天,新医改方案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标志着中国人将迈进一个“病有所医”的时代。尽管医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但我们依然充满信心,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梦想的新起点。
——资料来源:2009年4月7日《人民日报》
人民论坛
你跟百姓有多近 百姓对你就多亲
“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对你就多亲。”一位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县委书记在蹲点调研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这既是领导干部的工作心得,也是人民群众的朴素逻辑。
人们常常说,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一块试金石。而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而言,领导干部的作风力量更是无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风不正,领导干部就失去威信,也就失去了领导资格。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70多年前的这首《苏区干部好作风》山歌,唱出了老区干部的好作风。历史上,“南泥湾”精神、大庆精神等好的作风传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也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和谐的画面却频频闪现。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干部作风整顿教育大会现场,台上义正词严,台下昏昏欲睡。
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区的房管局长抽着1000多元一条的“九五至尊”烟,腕戴价值数万元的世界名表,大谈如何查处违规售楼行为……对比老一辈优良传统,群众会怎么看、怎么想?答案显而易见。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为群众办了好事实事,谁光说不练,谁办事尽心尽力了,谁敷衍了事,群众心里跟明镜似的。
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好这两个突出问题,改进领导干部作风无疑成为重要切入口。
不泡在村里,你怎么把脉规划群众渴盼的小康生活前景?不到老乡那里坐坐,你如何知道自来水有没有通到家中?不亲自走几趟,你怎能感受一条硬化公路对偏远地区群众意味着什么?无数实例证明,只要是走近了、走进了,干开了、干实了,领导干部的好作风就会深深烙印在群众的心底。
只有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体察疾苦,方能汲取智慧、获得力量。这是领导干部“修炼”为官之德的基本功,也是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必修课。
还是那句话: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对你就多亲!
——资料来源:2009年4月1日《人民日报》
问题思考
如何面对网络批评
眼下,对网络爱恨交加的人不计其数。但谁也不像青年王帅这样有切肤之痛——仅仅因为在网上发了一篇帖子“河南灵宝老农的抗旱绝招”,批评家乡非法征地的一些做法,便惹上飞来横祸:家乡警察远赴上海千里追捕,他被拘留了8天。
这则新“拍案惊奇”,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从记者调查看,王帅帖子里所披露的,似乎挨不上“诽谤”的边儿。一个公民对地方政府的举措有意见,多方投诉无果,在网络上正常表达自己的意见——本是合理合法的举动,竟被视同“犯罪”。相反,身处公权力一方的地方官员,倒有诸多过分举动:且不说千里追捕师出无名,单说抓了人以后,强迫承认莫须有的“照片是移花接木”,让其家人“砍了地里的果树就放人”,都明显于法无据。
与王帅此前向当地国土部门举报,被置之不理长达半年左右相比,这一回的“处理”速度相当快。从王帅2月12日发帖,到3月6日王帅被拘留,不过20多天。从重庆“彭水诗案”、陕西“志丹短信案”等到这一次“网帖获囚案”,一些基层官员“处理”信息时代他们不喜欢的舆情时,手段如出一辙:迅速出动,抓人、关人。
如果只是个别地方也就罢了,让人费解的是,何以如此众多的基层官员,一碰到让自己“不高兴”的舆情,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呢!
曾经听过一说法,“那时候好管啊!哪像现在,什么人什么话都敢在网上说,管也管不住!”
在有些人眼中,如果没有网络,王帅们的常规举报最合理的结局,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于是政绩与形象不受影响。如今,这个“管不住”的网络,令一些人极不适应,极为愤懑。何况不少腐败案就是从网络上的“星星之火”,燎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们不能不生出惕惧之心。
然而,他们的惕惧,不是迅速改掉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而是“你说我就抓你”,竟是顾不得之前已经有人为此声名狼藉,也要前仆后继。
且住!
王帅们手中,有着“尚方宝剑”,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岂可随意剥夺?建议那些地方官员改变那种陈旧过时的思想观念,学会在网络时代如何与时俱进,不要再让公权力的形象、基层政府的形象屡受伤害……
——资料来源:2009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社会观察
假如没有批示
据报道,贵州习水县嫖宿案4月8日在当地法院开庭审理。人们相信法院能够秉公执法,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但是,对这一事件的追问远未结束,那一串串与此案相关的数据不容回避——这一有组织的嫖宿案,前后达2个月甚至更久;11名受害女生均未满18岁;而涉嫌嫖宿者有5人为当地公职人员。
作为近年来地方官员集体犯案的一例,此案反映出的对法律的漠视、对道德的践踏,令人震惊;而此案调查过程之曲折艰难,也令人深思……
如果不是省委领导同志做出批示,此案或许仍未水落石出,遵义公安局专案组的秘密调查取证也很难顺利进行;如果不是迫于上级命令和舆论压力,如此恶劣的刑事案件,很容易被当成“一般卖淫嫖娼”案件处理。
这一连串的“如果……”让人警醒。基层官员直面百姓,代表政府形象,本该是百姓利益的代言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基层官员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社会信心。
案件发生后,报案人屡催案件进展未果,不得已带着饱受伤害的女儿走避他乡;另一受害者则选择自我放逐;回到校园的受害者依然惊魂未定。他们为什么选择沉默和逃避?原因不言自明。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再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规范和约束,从严选拔基层干部。这是以史为镜,对民众吁求强有力的回应。“郡县治,天下安”,治郡县,当先治郡县之官。百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层干部?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思想动力和精神财富。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对于中国千万个县乡的基层干部而言,焦裕禄理应是永远的榜样。
也许,对一些地方官员而言,焦裕禄精神难以企及,但是,至少把最基本的“亲民爱民”当成为官之道、为官之本。心中装着“民众”,才会有健全的道德认知、法律规范和责任意识。我们期待习水县干部如此,更期待千万个县乡基层干部如此。
在习水案件曝光后,当地政府曾作了三点表态,大意是要加大对涉案干部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吸取教训,加强管理,杜绝类似案件再次发生。但这样的表态,能否抚慰受害者饱受折磨的心?能否消除当地百姓内心的不安全感?至少,以“亲民爱民”的标准来看,未触及当地干部管理体制之弊。也许,我们需要更深刻的反省。
——资料来源:2009年4月8日《人民日报》
国际观察
峰会成果不菲疗病难求速效
在推出1.1万亿美元经济拯救计划,列出一长串金融改革项目清单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2日结束了在伦敦为期一天的会晤。从会晤成果来看可谓收获颇丰。
巨资力挺全球经济
此次峰会最吸引人眼球的成果莫过于总额1.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拯救行动。
其中,5000亿美元将用来充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弹药库”,将其资金规模扩大至现在的3倍,增加到7500亿美元,以更好地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分配给各成员,尤其是发展中穷国,以增强流动性。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特别提款权是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用来向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偿付的手段。增加特别提款权相当于创设了虚拟的外汇储备,可缓解一些国家面临的国际收支紧张局面。
此外,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同意为区域性的多边发展银行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贷款支持,用于帮助发展中穷国。
为推动贸易发展以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伦敦峰会决定在未来两年内提供2500亿美元用于支持贸易融资。
但是,美国政府要求加大经济刺激力度的主张因为遭到欧盟国家的坚决抵制并没有得到采纳。与会领导人承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推进改革力求治本
除了动用上万亿美元用于提振全球经济,伦敦金融峰会还为推动国际金融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在加强微观金融监管方面,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一致认为有必要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和监督,并首次把对冲基金置于金融监管之下。
信用评级机构和企业高管薪酬也在监管之列,而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资本金要求均有待完善。
作为会上较具争议的一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最终同意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采取行动,并准备实施制裁。布朗表示,以银行保密法为由拒绝为打击跨国逃税行为提供协助的时代宣告结束。
在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方面,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决定强化它们的宏观监测职能并完善内部治理。目前形式较为松散的金融稳定论坛将被金融稳定委员会所取代,其成员将包括二十国集团所有成员、西班牙和欧盟委员会。
新的金融稳定委员会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道对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实施监测,发挥预警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将实施改革并赋予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更大的发言权,包括在负责人选任问题上打破美欧分别把持的局面,改为任人唯贤。
如此细化的国际金融改革方案却是来之不易。峰会前夕,美欧因为伦敦峰会是先救经济还是先推进国际金融改革大打“口水仗”,一度引起了外界的担忧。
最终,以德法为代表的欧盟可谓是如愿以偿。
医治创伤难求速效
对于伦敦金融峰会所取得的成果,市场迅速作出了积极反应,长期低迷的全球主要股市一度气势如虹。
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2日盘中突破8000点,是自2月9日以来的首次。加上其他利好因素,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等美国主要股指当天涨幅均超过2%。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和德国法兰克福等欧洲主要股市当天的涨幅均超过4%。纽约市场国际油价更是大幅飙升近9%。
首次亮相重要国际会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形容说,作为去年11月华盛顿峰会之后全球携手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又一次重大努力,此次伦敦峰会具有“历史性”意义,并会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转折点。
但是,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次伦敦峰会恐怕也很难产生奇迹般的速效。
布朗承认,应对当前的危机没有“速效药”,重要的是各国能够携起手来。奥巴马也表示,伦敦峰会拿出的一系列举措是否足够,人们还要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2009年4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
社会声音
服务型政府≠“治民”与“亲商”
近日有两条新闻引起舆论关注,一是湖北某市派警察帮城管执法,二是山东某市发文件要求干部替开发商卖房 。这两件事都是政府行为,都没有赢得“叫好”声,反而招致批评。为什么?因为它们有悖服务型政府的定位。
城管是行政管理机构,虽然有执法的任务,但并不具有强制力。那么,警察“帮助”城管意味着什么呢?显然是表明城管工作中有需要警察的情节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决策者的思维方法和管理理念。如果认为自己是为人民服务的,应该想方设法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就不会作出“派警察帮城管”的决策。反之,如果认为自己是“管”百姓的,当然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治下”平安,甚至不惜动用警力。
山东某市的做法背后,同样有管理理念出现偏差的问题。政府为人民服务,包括社会各阶层,而且应该特别为没有权势、财富不足的大多数普通百姓提供服务。如果偏离了这点,就可能在政策或行动上给少数人“吃偏饭”;如果又十分看重强势阶层,就会作出类似“让公务人员为开发商卖房”而不顾公众感受的荒唐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在“保增长、扩内需”的形势下,个别地方政府表现出了某种“联商”趋向,甚至有官员公开提出“亲商”、“爱商”、“为商”的口号,这与服务型政府的定位背道而驰。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首先从改变政府官员,特别是转变决策者的思维方法与管理理念做起。
——资料来源:2009年4月3日《工人日报》
人生思考
感动中的羞愧
42岁的李桂林是四川凉山二坪村的教师,妻子陆建芬是代课教师。由于小学建在峡谷悬崖峭壁之上,孩子们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每次放学、上学,李桂林夫妇都要把孩子一个个背上背下,18年如一日。 2月5日,李桂林夫妇当选“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
颁奖典礼中提到,在李桂林夫妇之前的17年里,一直没有人愿意到二坪村当老师。而李桂林夫妇最终留了下来并且一留就是18年,也是因为被二坪村村民感动而不是出于当地政府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至少对于二坪村的教育来说,在新中国建国后长达59年的时间里,当地政府至少有35年处于基本“无为”的状态。当地青年的“文盲程度”,居然到了认不得钱、进城后认不得男女厕所,到了厕所只能先等在门口,看见有人进去再“按图索骥”的惊人地步!
不会有人为此引咎辞职,当然更不会有人为此向二坪村的村民和孩子们、向18年如一日把自己的孩子抛在异乡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道歉!
也许,感动中国人物的当选,会些许改变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两人的命运,会些许改变二坪村小学的命运。但是,全国还有多少“二坪村”,在媒体的视野之外,在感动中国之外,无声,也无息。
当一个地方的教育到了只能依靠人性中的感动和不忍去维系的地步,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感动还是应该感到悲哀,感到羞愧。
——资料来源:2009年4月6日《报刊文摘》
荐稿热线:区委宣传部82306811(虚拟号659569) 邮箱:llxx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