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与音乐结缘
——记婺城区农民歌王郑显忠
“唱歌是我最大的爱好,我会一直唱下去。”54岁的白龙桥筱溪村村民郑显忠对音乐的追求和激情丝毫不亚于年轻人,前不久,在婺城区首届农民歌王大赛上,他出色的演唱和真情的流露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当之不愧地得到了“农民歌王”的称号。
“小时侯爷爷、父辈们时常会在家里拉拉二胡,耳濡目染的我渐渐地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一听就能学会。”郑显忠告诉记者,他的血液里应该是有音乐细胞的,十五六岁的时候,村上流行样板戏,自己一个整场都能唱下来;十七岁,他被村上选去参加农村剧团集训,又学起了折子戏,有空也会玩玩二胡。
19岁,郑显忠应征入伍,第一年就被连长挑选为司号员的培养对象。四年的军旅生活让郑显忠与音乐的感情越来越浓。因为练习司号常常是在树林或者旷野里,训练间隙,郑显忠就会高声歌唱,红军组歌、《边疆泉水清又纯》、《红军不怕远征难》都是他的最爱。当兵第一个月,郑显忠就用他人生的第一份工资买了一部口琴,没事就爱用口琴吹吹歌曲。“第一次上台表演,是在连队的春节晚会上,那个时候没有伴奏,而且非常紧张。”郑显忠说,不过让他颇感自豪的就是,因为会唱歌,司号技术也是最优秀的,两年后,他还被派到地方去训练新兵司号。
退伍回到村上,郑显忠与一位同样喜欢音乐的姑娘喜结良缘。那个时候,家里条件虽然艰苦,省吃俭用,但是因为喜欢音乐,还是舍得拿钱出来买了部收音机,郑显忠干完农活回来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收音机,听《每周一歌》,学着唱;90年代初,又买回来当时很流行的影碟机和话筒。“那个时候没钱买功放机,唱出来效果不好,但是能够看到字幕,我们夫妻俩在家里自娱自乐已经很开心了。”郑显忠笑着说,那个时候,也就家里人知道自己喜欢唱歌,还没敢到外头去“公开”。在他家里,依然保存着20年前买的第一张民歌碟片。
2000年,郑显忠经朋友介绍来到保险公司工作,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展示的机会越来越多,一唱、两唱,在公司内部唱出了名气。虽然这个时候凭借自己的努力,家庭条件有所好转,可是他的负担也更重了。“那个时候生活也很苦恼,妻子重病,儿子在读大学,一方面家庭压力大,另一方面还必须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去鼓励保险团队的伙伴,唱歌成为我调节状态最好的方式。”郑显忠告诉记者,2003年,他的妻子还是离开了他,他时常在歌声中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动情之处,也难免会流下男人的眼泪。
记者在与郑显忠交谈的过程中也发现他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郑显忠的现任妻子也是个喜欢音乐的人,她说,是郑显忠的歌声打动了她,在他的歌声里能感受到真情。据了解,郑显忠在参加婺城区文艺骨干培训的时候得知母亲中风,立即赶到医院照顾母亲,当再次回到课堂时,他选择唱了一首《母亲》,当唱到“啊哈,这就是娘,这就是妈”的时候,郑显忠的眼泪又一次忍不住流了下来。
“唱歌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音乐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而且精彩。”郑显忠告诉记者,现在,他又报名参加了华之杰合唱团,在这里不仅可以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还可以认识更多喜欢音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