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早在记录唐代轶闻的《葆老录》一书中就有《婺州山中人歌》的记载,说唐时“婺州有僧人入山,见一人古貌褐巾,骑牛,手执鞭,光铄日色,扣角而歌”。其歌曰:静居青嶂里,高啸紫云中,尘世连仙界,琼田前路通。
宋时,金华城内曾有两句头的“状元歌”流行;元明两代,以民间传说为依托的山歌在金华流行,有《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如《洪武皇帝坐南京》:
“正月里来正月正,洪武皇帝坐南京,前部先锋胡大海,后部先锋常遇春。”
胡大海、常遇春都是婺城百姓熟悉、敬仰的历史人物。
到了清代,婺州流传歌颂太平天国和侍王李世贤的不少山歌。
民国期间,竹马等地唱的山歌以反映长工生活为多,其中有,《十弟歌》、《长工苦》、《长年歌》等;《长年歌》唱道:
“做个长工实在难,日头上山就上山,一日吃侬三餐饭,一碗干菜配……”
这个时期“劳动歌”中的对歌,有开“苞萝山”的《苞萝歌》,车水时唱的《踏车歌》,放牛时唱的《牧童山歌》:
“对面山上哎,放牛妹———
问你对歌,会不会喽———”
于是对面山上的放牛小囡就对唱起来:
“你要对歌哎就对歌,我有山歌十八箩,
南山对到北山过,唱得日头落下坡。”
男女对歌,群山响应,歌声响亮,充满激情。
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竹马山歌唱得相当红火,出了李桂香、王兰芝、严良武、罗献型等一批山歌演唱手。婺城区竹马乡西宅村的方耀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如今年届80还能上台唱山歌。他曾先后7次参加省民歌演唱会和文艺汇演,并多次获一等奖,在20世纪60年代,他曾被特邀为来杭州参观游览的亚洲作家会议代表演唱山歌,深受赞誉。1993年,方耀生还被授予了“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