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多年来一直承载着社会人员就业,百姓日常消费和带动区域经济的三大重任,其功能和影响在城乡建设中曾一度十分深远。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大中城市的农贸市场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就不再显得突出。从婺城城区目前的农贸市场来看,因多种原因,在建设和管理上存在许多不足,在管理体制、规划布局、市场设施、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对市场的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市场建设管理水平与群众的需求有较大距离,亟待予以改进和加强。
由于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和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使我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工作在体制、规划、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婺城城区农贸市场的发展水平。
一、加强农贸市场的管理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如何使区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交易秩序、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和提升,能够适应金华做为浙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开发建设,我们认为应该成立专门机构,统一规范经营秩序,提高监管效率。
近些年来,辖区农贸市场在“创卫”、“创文”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好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的完善并不能弥补于立法在农贸市场中的相对落后问题。相反,由于立法工作的不足给市场网格化监管带来了不少的困惑。譬如,在农贸市场整治工作中出现的反复问题,是处罚还是劝诫,是执法还是倡导,是法律还是政策等等,这种困惑在农贸市场的日常监管中也无时无处不在。难怪有人总结市场管理工作是“六无”即无法无天、无边无际、无怨无悔。根据行政许可法的“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农贸市场的一些行政执法,目前必须仅能依靠政府部门的联动整治,依靠五花八门的专项突击整治行动,来规范和维护农贸市场秩序。但这样就很难提高农贸市场的监管效率,从而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政府部门的执法权威。
因此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加大农贸市场的专门立法。只有把好的制度和行业规范上升到国家法律,通过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农贸市场的监管效率。另一方面,要构建农贸市场的良性消费环境。通过对农贸市场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市场主体守法经营的意识,从而来净化和维护农贸市场经营的秩序,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同时,目前单靠农贸市场自身难以改变经营无序环境,仅靠政府某一部门(如工商)也难以解决农贸市场的乱象问题。因为农贸市场从规划网点设置,到建成运行,再到日常监管,履行市场各种相关职责的政府部门就多达十个之多。而且农贸市场的公益性这种与生俱来的特质,表明农贸市场监管从来就不属于哪一个部门,而是属于社会的。与其政府诸多部门都管而管不好,还不如由地方县级以上政府成立一个市场专管机构,如“农贸市场管理中心”,由该部门进行统管。另外,从农资产品在国家中的战略地位和特殊性来说,作为农资产品的重要场所农贸市场确实需要有一只政府能调控的“手”,譬如对农贸市场投标竞标活动审核、市场重要食品定价标准设立、市场重点摊位租金设限以及市场食品信息综合发布等,进行统一规范和有效管理。
二、强化市场规划和建设
1.继续大力创建星级农贸市场,包括高星级市场建设,以增强农贸市场自身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力。刚被省政府批准的《金华城市发展规划纲要(2010-2030年)》中,金华将建成浙中西部人口超百万的特大中心城市,婺城城区就身处金华市的中心城区,因此各行业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上有所作为。作为传统的农贸市场而言,也必须在增强新优势,开创新活力上下功夫。具体就是要争创星级农贸市场。星级市场评比是深入推进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外在要求,是提升市场自我管理能力,完善市场管理体制的重要措施。辖区农贸市场要脱胎换骨,大抓星级市场评比和建设,必须在“硬件”设施上加大公共设施、经营设施和管理设施等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在设施标准上要提升层次;在“软件”上要注重市场管理的人才队伍、管理体制和管理绩效等长效管理机制的培育,在管理水平上要有质的飞跃。以创建星级农贸市场工作为契机,通过政府搭建一定的平台,来推动街道等部门共同重视参与,为开展星级农贸市场的科学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实现辖区农贸市场与超市的和谐发展。
2.大力创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完善农贸市场的产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婺城区的还没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周边市场价格特别是辖区农产品价格起不到稳定的作用。同时婺城区还是农业大区,从稳定供求关系、稳定价格调幅,稳定市场信息角度出发,在辖区创建一个大型的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也是必要的,而且这个市场无论从场地规划、网点布局,还是功能设施、物联网络等方面,要达到科学合理,配套完善,技术信息,服务一流,最终达到一个能由政府调控主要农产品存贮量,市场合理调节价格,并配套信息发布平台,统一发布权威价格和供需信息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目标。通过发挥其强大的辐射和影响力,从而降低由于农产品信息不畅,供求关系不明,市场功能弱化,所造成的无效流动运输成本,市场前景不明,“菜篮子”成本过高等风险因素,起到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核心作用。
3.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确保农产品在生产与销售环节的无缝对接。要建立一个渠道畅通、反应快捷、运作高效的流通服务领域的“绿色通道”机制,解决农产品在产地与销地之间滞留、滞销或丰产不丰收,增产不增收等问题。可以出台一些对农产品从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多种优惠措施,来搞活地方农产品市场,稳定农贸市场的价格,同时实现农产品整个产业链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4.科学规划,提升市场整体层次。俗话说,规划赶不计划,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一句话。在城乡建设总体被房地产开发商牵着走的今天,农贸市场如果不进行整体有效的调研和细致科学的评估,培育和发展农贸市场工作,必然总是相对滞后的、不合理的,甚至是失策的。这就要求决策者们对辖区农贸市场进行全面科学地定位,合理地布点。根据金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2010年12月调研的结果,目前我市农贸市场按规模可以分中心农贸市场和社区农贸市场两类,两类市场服务半径应分别在600-1000米和300-500米,服务人口分别在1.5万-3.5万和0.5-2万之间。根据这些调查数据结合目前市场发展情况,对那些远离社区,经营惨淡,快濒临倒闭的农贸市场要就地转型经营;对那些人满为患,车人混行,治安极差,生意较好的城市中心农贸市场,要加大市场资金投入,增加硬件设施和管理人才,在市场升级改造和创建星级农贸市场上下大功夫。
三、通过产权改革,掌握市场发展主动权。
鉴于农贸市场的公益性,通过市场产权的改革有利于市场的规划、管理、提升、改造,有利于政府“菜蓝子”工程的建设,也最大限度的有利于解决百姓的民生需求,对此对当前农贸市场的产权改革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
1.现有农贸市场全部产权由政府按市场评估价格收购,这一方案的有利面在于:一是农副产品市场首先满足的是社会民生需求,但民营投资追求的往往是经济效益,政府收购后,可以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老百姓买菜难的矛盾,可以统一规划与管理;二是民营或集体经济主办市场,对市场的建设、管理上能力和经济实力不一,政府收购后,避免了市场举办者因管理人员和经费缺乏经验而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解决的是一个长期性问题。困难:政府投入资金量较大,同时存在评估的价格是否合理问题。
2、政府收购一部分股权。有利面:可以按照市场管理的要求,统一经营和管理,适当把握市场的建设、发展方向。困难:国有和民营产权同时持股,而民营资本往往只愿意享受成果,不愿意承担责任,如何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以及双方如何划分权力义务,需要科学界定。
3、由社会各种经营主体投资建设市场,建成后委托政府部门管理。有利面:政府不投入资金,能掌控市场的管理。弊端:对市场的规划、建设没有主动权。(作者系婺城工商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