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实现“村村覆盖”
致力打造“文化粮仓”
宽敞明亮的书屋里,窗明几净,各类图书、报刊整整齐齐地排放在书报架上,井然有序。几个刚刚做完作业的孩子正捧着儿童读物看得津津有味,图书管理员在对新进的图书进行分类,几个农民读者或翻阅报刊,或精选图书……这是记者在罗店村农家书屋内看到的真实场景。
据介绍,罗店村农家书屋面积40平方米,陈设3个书架,总共有3000多册图书,30多种报刊杂志。在书屋里,几个村民正在认真翻阅书籍。该村村民方大爷说,自从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特别是对村里的未成年人来说,看书确实方便多了,以前看书要到城里的图书馆借,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免费看书。记者了解到,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来书屋看书,该书屋位于村中央,每天都是准时开放,村民借阅书刊非常方便。
据了解,罗店村早在70年代就设立了图书室,当时仅放置了一些陈旧的书刊、杂志,没有建立制度,也没有人员管理,作用不是很明显。2004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村里投入3万余元用来改造图书室,改造的图书室面积40平方米,配备有3个书柜、6张桌子及12把椅子,有书籍达3000多册,报刊杂志30多种,电子音像制品100多张。并邀请了文化馆领导给予业务指导,把书籍分为文学类、教育文化类、政治法律、历史、经济、农业、医学、综合类等。
据悉,罗店村对农家书屋工程包括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四个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做到在工作中注重细节、追求实效。在书屋开放时间上,该村规定每日开放的时间为4小时以上,只要有村民有阅读或借书的需要,随时开放,并配有专门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借阅登记和图书管理、秩序维护工作。在制度操作上,村图书管理员和相关文化工作负责人经过上级图书馆的指导培训,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做到了对农家书屋的所有书目都认真核对、接受、登记、制度上墙、免费借阅管理,同时制定了具体的读书借阅制度、文化工作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及图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挂牌上墙。在管理措施上,在书屋多视角醒目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对桌椅、书柜、报栏位置等精心设计,用心摆放。应村民需求,随时为村民播放农家书屋内的电子音像制品。还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出版物需求的意见。
负责农家书屋管理工作的罗店村干部詹素娟告诉记者,自图书室改善以来,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帮带支持下,每年新增图书百余册,更新的快了,村民们前来借阅的也多了,村中看书读报的“味”也渐浓了。有的村民笑说:“现在不到书屋来看下书读下报好像感觉少了点事情…”最令村民感到欣慰的是:今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来考察时,连连称赞农家书屋办得有水平、有特色,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办得更好,让农家书屋真正惠及广大百姓。
花卉之乡,书香飘溢。罗店村农家书屋办得有声有色,这是罗店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把它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为了确保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真正落实到位,罗店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陈旭日为组长、镇长邵国龙为副组长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今年,罗店镇根据市、区“农家书屋”建设的部署和要求,5月30日前,全镇30%以上的行政村要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在今年年底前,60%以上的行政村要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到2012年6月底前,全镇所有的行政村要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农家书屋”村村全覆盖。罗店镇党委书记陈旭日说,农家书屋的建立,点燃了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进一步活跃和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改善了农村文化环境。我们会珍惜这种机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依托农家书屋,为罗店百姓打造一个理想的精神文化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