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
头。49岁的农妇董观荣生平第一次抱着吉他,流着泪水唱着。她想为身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儿子祈福,把他年轻的生命留在春天。她的歌声感染许多人,大家将她称之为“春天妈妈”。
生命相随,妈妈的爱守护你的左右
2010年9月的一天下午,董观荣家里的电话铃声打破了乡村午后的宁静,不知为什么,当时董观荣的心头一紧,总觉得被什么东西揪得难受。
“德彪的病,医生说不是贫血,而是叫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丈夫杨道宏的声音。“什么贫血?不是说不是贫血吗?到底是什么病啊!!?”董观荣听得一头雾水,急切地追问究竟是什么情况;“就是…就是白血病……”董观荣只记得她只听到了那三个字——“白血病”!那三个字就像一束闪电突然袭击她的头顶,瞬间将她撕成两半;又像是无人山谷里悠远而迫切的呐喊,一步步地将她紧逼……董观荣瘫坐了下来,夏天炎热的晌午,已分不清脸上是汗水还是泪水。脑子里一片空白……
董观荣今年50岁,大半辈子都和56岁的老伴待在安徽广德农村老家务农,生活简单而平静;最让她感到知足的是生了两个孝顺懂事的儿子,大儿子杨德彪今年27岁,在浙江省安吉县工作,是一名车床技术工人;二儿子杨德志在广东一家服装厂上班。两个儿子都快到了而立之年,虽然算不上事业有成,但都有一技之长,董观荣盼望着来日方长,两个儿子都能在城市里立住脚跟,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也是两老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大的盼头和心愿。可是,老天爷似乎并不打算让这一家四口简单的幸福持续下去。2010年7月,在浙江省安吉县打工的大儿子杨德彪因严重贫血在湖州市医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依靠每天输血接受治疗;两个月后,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有所加重,而不得不转院到浙江省第六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因为各血液指标都降到了最低点,医院叫来了远在安徽老家的杨德彪的父亲来医院签字表示愿意接受血液治疗。在家中的董观荣觉得杭州是个大城市,丈夫都去签字了,儿子的贫血一定会在杭州治好的。可一心等待好消息的董观荣怎么也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儿子白血病确诊的消息。简单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同时也让董观荣对生活的所有期许都化成了泡影。放下电话的董观荣虽然不愿相信自己年轻的儿子得白血病的事实,但她还是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今年儿子离家这么久都还没见上过一面,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那种病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儿子在医院里吃的好不好?”一想到这些,董观荣的心里总是翻江倒海一般。她再也坐不住了,马上打点好行李,第二天一大早启程去杭州。从安徽老家到杭州没有直达车,董观荣只能转好几趟车,坐的都是私营的慢客车。坐在车上的董观荣哪里顾得上车里其他乘客异样的目光,她望向窗外,脑海里不断地闪现出杨德彪小时候的活泼可爱模样,任眼泪在脸上倾泻。“为什么这样的命运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是我前世做了什么孽要我的儿子来承担这样的痛苦?!我的罪我自己来受就好了,别去找我的儿子!是不是误诊了?会不会拿错了别人的病例?”她的大脑发疯似地转动着,计算着儿子是误诊的几千几百个理由。车上的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十几个小时的旅途让她度时如年,她恨不得自己长了一双翅膀,立马飞到儿子的身边。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煎熬,董观荣来到了浙江中医院。疯狂的思念让她几乎是奔向儿子的病房的,可就在病房的门口,她突然停了下来转身走向家属接待室。她放下行李,收起脸上的倦容,把十几个小时风尘仆仆而留下的“证据”销毁得一干二净后才放心地朝病房走去,她不想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儿子的病情。
此时躺在病床上的杨德彪,脸、脖子和脚上布满了细细密密的出血点。这一场景几乎灼伤了刚刚迈进病房的董观荣的双眼,让她瞬间感觉要晕了过去;那一个个出血点就像一把把刺刀一般刺穿了她的身体,觉得浑身都疼得难受。她定了定脚步,马上收起所有的情绪,朝儿子的床头走去:“德彪,妈给你从家里带了点东西过来,我先去给你拿来。”董观荣找了个借口,又快步走出病房,这时的她再也控制不住了,内心所有的煎熬和心痛此时都化成了无尽的泪水,她要一次性哭个够……
巨额医疗费拖垮了整个家,路到底在何方?
“有妈妈在身边照顾,我安心很多,有妈妈的地方就是家……”董观荣来杭州后,杨德彪的心情好了很多,虽然“绝症”的阴云还没有在他的心头完全散去,但是有妈妈的照顾,杨德彪有信心了许多,他求生的欲望很强,更加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母子俩相依为命,看到儿子的变化董观荣很欣慰,但在她心里还有更加沉重的心事:儿子在湖州看病时候就已经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那接下来的治疗到底是多大的一笔数目?听说这个病做手术动不动就要好几十万,董观荣想都不敢想接下来会是什么样。为了节省开支,董观荣来医院后,杨德彪的父亲杨道宏就回到了安徽老家;为了筹集治疗的经费,杨道宏将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卖了,又向亲戚借了20几万元,这才应付了杨德彪一期的治疗。
杨家由于家庭困难,两个孩子上完初中就出门打工了,没想到大儿子却得了这样的病。在医院里,每天日常的开销最少也要四五千,最多的时候甚至高达近万元。为了节省一切开支给儿子治病,董观荣每天晚上跟儿子挤在一张床上过夜。“医院的伙食太贵了,一顿至少要15块钱,两个人就要30块钱,我们吃不起。附近的快餐店也很贵,而且好多菜口味偏淡,喜欢放糖,我儿子不习惯。”董观荣从2010年9月份来到杭州,清淡的杭帮菜母子俩吃来很不习惯,而且杭州物价偏高,董观荣多想如果可以,她宁肯自己不要吃了,把这些钱省下来给儿子治病。来到杭州的第二个月,她在医院附近闲逛时,发现三条街外有家稍微便宜点儿的快餐店,“附近的农民工都在那儿吃,饭菜便宜多了,一份菜两份饭只要6块钱。”他们母子俩每顿饭加一起就一份菜、两份饭,一天的伙食也就花15块钱。每天,她都要步行10多分钟,穿过三条马路,到那家快餐店购买饭菜。“大部分吃的都是素菜,有时候他(杨德彪)想吃肉的时候就买一点。”有时候化疗过后,杨德彪的胃口变得很差,一天下来都不愿意吃什么东西,董观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看儿子不吃,她也舍不得吃,就背着儿子从邻床的病人家属那里拿一些剩菜到开水房去热一热吃。
到2010年11月份杨德彪的医疗费加起来已近30万元,家里的所有积蓄、亲戚朋友哪里借来的钱也都快要花光了,可是医院还是每天下账单下来。“你们再不把钱交齐,我们医院就要停药了,要不你们就回老家去好了,你们这样交不上钱,我们也没有办法再给你们治了,要么就把钱交上来,不然还是回老家吧,这种病没钱也是治不好的!”那几天,护士每天都过来催他们交钱,面对护士冷冰冰的质问和催促,董观荣只能一边默默答应,一边把无尽的苦楚和无奈往肚子里咽。而杨德彪自己求生的欲望也极其强烈,因为缺钱输血,他自己偷偷地跑去献血车附近,乞求献血的爱心人士指明捐献,只为可以获得一张救命的血票。“这条路既然走了就要选择走下去,走不走得通,希望就在哪里;而如果连走都不去走的话,只有死路一条!绝对不回去!”董观荣对自己说。
街头学唱,妈妈的爱全在那“春天里”
杨德彪这个病,治好的途径只有两种,一是尽快地做骨髓移植,这样有80%的成功治疗机会,再有就是抗人淋巴免疫球治疗法,而这样只有40-60%的机会,骨髓移植的前期手术费用都需要40万左右。这对于董观荣母子二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到哪里才能借到这么多钱啊!?有人对董观荣说,杭州有许多好心人,不妨救助一下。可是,怎么求助呢?有人建议她抱着吉他上街唱歌。董观荣难住了,她不会唱歌,更不会弹吉他。可是除此之外,她还有什么路可走呢?正当她一筹莫展时,又一张杨德彪的病危通知书到了她的手里……
当她决计去唱歌时,偶然听到《春天里》:“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歌还没听完,她已是泣不成声。这时杭州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儿子的生命也进入寒冬,眼看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就要发生……
2010年11月15日,董观荣像往常一样到附近的快餐店买来午饭放在儿子的床头。“你慢慢吃,我到外面去买点东西,可能会迟一点回来。”董观荣不敢说太多怕露了马脚,走出病房后拿起借来的吉他匆匆跑出了医院来到杭州百货大楼门前。
百货大楼位于杭州最繁华的商业区,董观荣好像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匆匆过往的人,她置身于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之中,仿佛是一只因迷路而受了巨大惊吓的小鸟,阵阵汽车的鸣笛就像是猎人的枪声,让她无处闪躲。董观荣哪儿也不敢去,就抱着吉他在街边的花坛边坐了下来。她粗糙的衣着在这样的街区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这年头出来讨钱的真多,都是唱唱歌、拉拉琴的老把戏了!”“刚刚碰到一个人在那边拉二胡,搞不好她们是一伙儿的,现在有很多组织就是这样骗钱的。”过往的行人毫不客气地评论着这位“扎眼”的老妈妈,这些话也一针一针深深地刺进了董观荣的心里。她就像是一个刚出生就被这个城市抛弃的弃婴,任凭她怎么“哇哇大哭”,过往的人只是出于好奇地冷眼看着,就是没有人敢收留。 “儿子还在医院等着救命钱,只要能筹到钱,我做什么都没有关系,无论什么我一个人担着就够了。”董观荣再次擦拭了脸上的泪水,勇敢而坚定地唱了出来“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在那时光里!”声音几乎是喊出来的,她是在呐喊人生,呼唤儿子生命里的春天。可能是董妈妈的真诚和热切感动了大家,过往的行人开始围了过来一位年轻的女士,她从钱包里拿出50元钱塞在董妈妈的手里。那是儿子的命啊!董妈妈紧紧握着那张单薄的绿色纸片,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泪水夺眶而出“谢谢!谢谢!……”这位老妈妈的泪水感染了现场的路人,大家纷纷掏出了自己的爱心,1元、5元、10元、20元、100元,放进了募捐的箱子里。“都散了,都散了!你们在干吗!?”这时人群中走出几位穿制服的人,他们是商场的保安和社区的城管。“你要唱歌去其他地方唱,在这里讨钱会影响别人购物的,你知不知道!”董观荣吓坏了,她只紧紧抱着募捐箱,仿佛连呼吸能力都丧失了一般,一动也不动地呆呆地站着。几个知情人士连忙上前制止要没收东西的城管,并向他们说明了董观荣的情况,他们这才停止了干涉“只能唱一个小时!你再不走我们就没收东西。”仿佛对她下了最后通牒一般地呵斥。“儿子、儿子、儿子……”董观荣的心里默念着这唯一的信念,唱得更大声了。“社会上毕竟还是好心人多,有一个先生骑着电瓶车过来,知道是我儿子生病没钱才出来唱歌,跟我说身上没带太多钱要去取来给我,后来就真的到附近的取款机取了500块钱给我……”说到这里董观荣再次哽咽。为了不让儿子产生怀疑,董观荣每次只唱了2个小时,下午2点又匆匆赶回医院去。
董观荣的母爱感动了路人,也感动了社会上的各大媒体。11月15日晚上10点,浙江在线的一篇“为救患重病儿子,五旬母亲当街唱《春天里》”新闻报道,引出了社会救助的开端,这篇新闻,在11月16日效应性地得到了接近50篇全国新闻媒体的转载,杭州电视台也对此事件高度的关注,从这天开始,新闻搜搜看栏目组开始每日跟进事件进展。从12月中旬开始,浙江电视台、浙江在线等媒体、协会举办多场义演、义卖,共计为董观荣母子筹到将近50万元的医疗费。
2011年3月15日,杨德彪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很成功,现在的杨德彪还住在无菌病房里需要观察2~3个月。为了能随时观察到儿子,也为了节省开支,董妈妈每天就住在巴掌大的家属接待室里,“到了晚上我就在这里打个地铺,想和他说话就打电话给他,他只能吃流食,胃口也不好,我就给他弄点稀饭、泡点藕粉。但是医生说他身体状态挺好的,精神也好!都到这一步了,不管多难一定会坚持着走下去的!”董妈妈久违的笑容终于开始在那种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