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大事”先从“小事”管起
因该享受到的优惠政策没有享受到,江苏兴化一市民到市政府“反映问题”,门卫见“事情不大”,说“政府只管大事,不管小事!”拒绝其进入,引发争论。
“政府只管大事,不管小事”?说者似乎理直气壮,听了却刺痛人心。对老百姓而言,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入学难,乃至如厕难、洗澡难、出行难、维权难,哪一件不是影响工作、生产和生活的“大事”?
君不见,前几年“甲流”到来之前,有关部门就及时印发各种形式的宣传材料,帮助市民了解“甲流”常识,增强预防传染病能力;为提醒驾驶员安全行车,西宁市一些主要路段设置了“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电子显示屏;冰雪天气,摆上“注意慢行,小心滑倒”的提示牌……为帮助居民控制每日的食盐油量,北京市政府在全市发放500多万把限量小盐勺和限量油壶。一份防病宣传单、一句提醒语、一把小盐勺,费不了多大事,也算不上惊天动地,但就是这样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民生“小事”,政府把它当作以人为本的大事来抓,温暖了百姓的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和谐社会建设,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小视,更不可置若罔闻、漠不关心,而应竭尽全力去办。
管“大事”先从“小事”管起。如果连老百姓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小事”都办不好,怎能做好“大事”?“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及时解决小问题,可以避免大问题。对党员干部而言,把自己看低一些,群众就会把你看高;把自己看小一些,群众就会把你看大。要主动接近群众,与群众“零距离”,自觉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在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中树好形象、赢得民心。
——资料来源:2011年5月19日《青海日报》
全球调查
民众对本国发展方向的满意度
在反映一国凝聚力的民众满意度上,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2005年不足半数的美国受访者表示满意“国家的当前情况”。这一比例大致相当于同期英国、印度的民众满意度,虽高于法、德、俄、意等国的民众满意度(均不超30%),但显著低于中国的民众满意度(超过72%)。调查还显示,2002-2008年间,美国民众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满意程度呈下降趋势,从41%一路降到23%,2009年民众满意度虽有所提高(36%),但2010年又出现了下跌的趋势(30%)。美国民众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满意度不仅远远低于中国(2006年以来一直在80%以上,2009年和2010年都达到87%)、印度(2007年以来也在40%以上,2009年达到53%)等新兴经济体,而且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是偏低的。
——资料来源:2011年5月下《人民论坛》
基层声音
让官德考察成为有效的过滤器
干部考察是决定干部能否提拔重用的重要关口,落实选拔干部的德才兼备原则,就必须要把考察官德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控制“失德”官员进入领导层。
无庸讳言,当前官员道德滑坡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失德”在少数干部身上尤为明显。有的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有的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有的贪图享乐、玩物丧志,有的官气熏天、横行霸道,有的信念丧失、求神拜佛,有的趣味低级、包养情妇情夫……从某种意义上讲,官德不正问题,已经成为吏治腐败的一个重要特征。干部考察是决定干部能否提拔重用的重要关口,落实选拔干部的德才兼备原则,就必须要把考察官德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控制“失德”官员进入领导层,才能有效阻挡他们对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干群关系甚至党的事业带来负面影响和致命损害。官德不彰,民风难淳,从古至今,概莫如此。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官员选拔任用就要严守“德”这条红线。
由于官德衡量存在具体量化的困难,考察官德也往往不易操作,少数地方在选拔干部时存在重才轻德的现象,在考察时对干部品德考察了解也只是走走形式,只谈政绩,不讲品德表现,致使一些“失德”官员堂而皇之进入干部队伍,留下了隐患。因此,要积极研究探索和应用科学有效考察官德的方法,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要多听基层服务对象代表等普通群众的意见,尽量避免在干部中考察干部、在官员中了解官员现象。更要多用经常性的民意测验,及时跟踪掌握官员平时的道德品质表现,既防止考察期间出现假象影响考察结论的公正,又可加强对官员的经常性监督。通过积极探索途径、制度革新、考核具体化,让官德考察成为真正有效的过滤器,不走过场。
——资料来源:2011年5月25日《南方日报》
反腐倡廉
比腐败更危险的是什么
许多国家都在为腐败而头痛,是因为“腐败”与“危险”之间可以划等号。不少国家出现动荡,甚至引发战乱和分裂,原因不管有多少条,腐败总是其中一条。“当前最大的危险是腐败”这一命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腐败是危险的。有没有比腐败更危险的呢?有,那就是不把腐败当腐败。不是吗?中国有多少搞腐败的人不承认那是腐败,即使是在入狱之后,还是信誓旦旦,振振有词。明明是黑色收入,他说是“灰色收入”;明明是反规则,他说那是“潜规则”。都已经腐烂透了,他还认为那是“臭豆腐”,闻闻很臭,吃吃很香。在十手所指之下,有些人把经济腐败当腐败了,却不把政治腐败当腐败。“不把腐败当腐败”不仅不利于遏制腐败,而且还会助长腐败的蔓延,导致“前‘腐’后继”。
“不把腐败当腐败”是更危险的,那么,还有没有比“ 不把腐败当腐败”还要危险的呢?应该承认也是有的。那就是:有防腐剂不用,防腐剂就在手头也不肯用。
“不把腐败当腐败”,说的是已经腐败了的官员。相比之下,更值得注意的是,不腐败的为什么会变成腐败的。“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不是善,人之初也未必就是恶。任何搞腐败的人原本都不是搞腐败的,甚至还有原本是反腐英雄的。因此,我们在讲“严惩”的同时,也应当为之惋惜;在“决不心慈手软”的同时,也不能“心满意足”。腐败分子占人口的比例,占官员的比例,通常是个常数。比例高于“通常”了,就要从“顶层设计”上找原因,就要问一下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了。
连不识字的老妈妈都知道,在黄梅天到来之前最好能够把衣被拿到阳光下晒晒。为什么?唯一的目的是防腐。各国的历史经验,当然也包括我国的成功经验表明:腐败最怕阳光。
阳光是照不进暗室的。要防腐,要阳光,对官员来讲,就是把收入、财产公开。官员、公务员在任何国家都是熠熠生辉的岗位。百姓可以不赞成官方的主张,但是,最终还得听官员的裁决。只要你在位,就要听你的。正因为你头上有光环,所以你应当接受比别人更严格的监督。正因为“权”很容易转为“钱”,所以群众更应当监督你手中的钱。官员公开收入是举世公认的最有效的防腐剂。官员公开收入不仅会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也会提升官员个人的威望。现在流行的财产申报制,比不申报要好。可是,只向上申报,不向下公开,是“半导体”,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是阳光,是餐桌上的烛光。烛光不及阳光的亿万分之一。想想看,每年处分的万名以上处级,十名以上部级,有哪一位没申报过?少数人看申报表有什么用呢?
我们总是说:“现在条件不成熟,等成熟了再公开……”这似乎是尊重客观,是反冒进。其实,不是这样。请问:是官员的条件不成熟,还是群众的条件不成熟?群众早就伸长脖子等着瞧了,有的人已等得头发白了。随着近几年人们对阳光的认识提高,官员也在赞成公开。据中国社科院法学所2011年2月发布的《法治蓝皮书》称:关于公职人员的财产问题,在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中,85.7%的人认为应当公开公职人员的财产。在被调查的县处级、科级以及科级以下的官员中,认为应当公开公职人员的财产的,也占到七成以上。很明显,官员的条件也开始成熟了。
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迅速试点,迅速推广阳光收入,官员的腐败面会马上缩小。中国的官员99.9999%都会成为金子,闪闪发光的金子。提升了公信力以后,官员心情舒畅,金点子也会多起来。百姓就会为政府高唱公平颂、高效颂、廉洁颂。
——资料来源:2011年5月下《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