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声音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9月1日出席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他强调,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继承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要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经受住“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
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经历的刻骨铭心磨难、我们伟大民族进行的感天动地奋斗、我们伟大人民创造的彪炳史册伟业,深刻认识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前辈共产党人建树的优良革命传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奋斗。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认识党的光荣伟大,不仅要充分认识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光荣伟大的业绩,而且要充分认识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中披荆斩棘、不断开辟胜利道路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资料来源:2011年9月1日《新华网》
理论学习
多在“怎么办”上下工夫
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最近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该书紧密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对物价、分配不公、住房难、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发展不平衡、反腐败8个方面的问题做了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既分析“怎么看”,又阐明“怎么办”,在拉直干部群众心中一个个问号的同时,更增添了他们与党和政府共克时艰、团结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马克思曾经说过,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时代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聚焦热点难点,直面现实问题,以鲜明的态度维护群众利益,为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谋思路、出对策、想办法。这就深刻地启示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怎么看”,而要在把问题看准、认清、分析透之后,多在“怎么办”上下工夫,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解决现实问题,应对各种挑战。
多在“怎么办”上下工夫,就要以扎实的作风推动工作落实。为政之要,贵在落实。每一项规划,每一个决策,不管有多么科学合理,如果没有抓好落实,也只是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实际作用。当前,少数领导干部面对上级的决策部署时,陷入“从要求到要求、从口号到口号、从论证到论证”的怪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作风不扎实。有一句格言说得好:“想做一件事只需一个理由,而不做事则可以找出许多理由。”对领导干部来说,就应牢记党的宗旨、忠诚履行职责,对待工作不懈怠、不敷衍、不推脱,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好思路、好办法,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实绩取信于民。
多在“怎么办”上下工夫,就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左传》云:“政如农功,日夜思之。”党员干部对待自己的职责,要像农夫耕种一样,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倾注于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日三省,殚精竭虑。有了这样的精神状态,就能知责尽责、勇于担当,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各种任务;就能经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鞭策,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就能鼓舞群众、带动群众,形成和衷共济、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多在“怎么办”上下工夫,就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必须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应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甘当孺子,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迈进。
理论的魅力在关注民生热点中持续绽放,理论的活力也在回应现实中不断迸发。《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拉近了理论和群众的距离,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深入领会其精髓,积极汲取其营养,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资料来源:2011年9月1日《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