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接地气”才能不忘“我是谁”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到基层去”在新闻战线已经蔚然成风。镜头对准基层群众,笔尖流淌民生关怀……一支支记者队伍深入各行各业第一线,体验群众生活,感受百姓冷暖,与基层群众同甘苦、共劳动,写出了一批“接地气”、“有人气”的新闻报道。
“走基层”是“走、转、改”的基础,也是开展这项活动的关键和核心所在,新闻工作者只有常到基层“接地气”,才能为自己定好方向、找准坐标,才不会忘记“我是谁”。
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常常问一问“我是谁”这个问题十分必要。常问“我是谁”,是一种可贵的自省意识。只有常问“我是谁”,才会让自己的言行和身份相吻合,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一名干部只有知道“我是谁”,才不会滋长骄傲之气,“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名医生只有清楚“我是谁”,才能够真正把患者当亲人;一名教师只有清楚“我是谁”,才能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做自己的人生信条。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而言,明白“我是谁”同样至关重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前不久在一次讲话中提出: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我是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一些新闻工作者却始终搞不清楚。有的新闻工作者以“无冕之王”自居,觉得自己高出群众一等,整日飘飘然;有的新闻工作者忘记了“为人民鼓与呼”的职责,整日热衷于追明星、傍大款;有的新闻工作者作风漂浮,抄材料写报道、隔车窗搞调研,习惯于闭门造车,写出来的稿件群众看不懂也不爱看。这些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一些新闻工作者忘记了“我是谁”。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 这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对“我是谁”的最好回答。
常“接地气”、以群众为师,这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认清自己、定位自己的最好方式。回顾那些在人民群众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新闻名篇,无不是关注群众、聚焦基层,真正反映了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常“接地气”是一把钥匙,只有把实践当成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成最好的老师,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锻炼品质、净化心灵、改进作风,才能不断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本领。著名新闻前辈范长江曾多次跟年轻的记者讲:“决胜于社门之外。”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也曾说过:“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可以说,下基层越深入,新闻工作者才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群众的思想脉动、利益关切,“接地气”越经常,新闻报道才能真正反映群众呼声,才能真正受到群众欢迎。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脱离群众是最大的危险。这不仅是对广大干部的告诫,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警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其核心是勿忘人民。常“接地气”,常问“我是谁”,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就会认清自己的职责,当好讴歌时代进步、记录时代变迁的“宣传员”,当好弘扬正气、鞭挞歪风的“监督员”,当好真心为民、奉献社会的“服务员”。
——资料来源:2011年9月5日《河北日报》
社会声音
幸福不幸福 百姓最有数
安居乐业不能开“空头支票”
前段时间,有的地方提出要建幸福省,有的要建幸福市,全国各省市都幸福了,中国无疑成幸福国,这恐怕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可我们毕竟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能给公民提供那么多幸福吗?兑现不了的东西不要夸海口,人民群众不需要空头支票,更不想“被幸福”。人民群众从心底感到幸福,那才是真幸福。
有个地方领导接到上级通知,说近日有更高一级的领导要来巡访调研,事先组织一些能说会道的人让他们多说幸福,少讲困难。发言的人不仅说自己幸福,全家幸福,而且全村人都幸福。那位领导听了,自然是装了一脑子的幸福。但事后有人提出,我们只是“被幸福”了一下。这种把群众当道具,表演幸福的事恐不只此地一处。
人民幸福靠服务创造,靠服务搭建,我们既然承诺了人民的幸福,就只有靠服务兑现。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一味强调抓大事,没有精力、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抓“小事”。他们习惯高高在上管理群众,却不善于在群众的监督下服务群众。
和谐社会是以服务为基础的。国家需要安定、社会需要和谐,人民需要安居乐业。当全社会所有成员都觉得自己活得有意义、有尊严、有价值之时,你不说幸福,大家也觉得开心。
——资料来源:2011年第8期《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