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夫”追寻多年为九峰山找回被遗忘的名人足迹
清代一兵部尚书曾出家九峰寺
位于婺城区汤溪镇的九峰山,留下过龙丘苌、达摩禅师、贯休等历代名流高士的足迹。近日,号为“九峰山夫”的市民刘金桂指出,有一位名流高士的足迹被人们遗漏多年———那就是清康熙时的兵部尚书蔡毓荣,他曾在九峰禅寺出家为僧。
搜索多年,兵部尚书蹦出网页
刘金桂与清兵部尚书“邂逅”,并不意外。
38年前,刘金桂出生在九峰山脚的宅口村。那时正值“文革”时期,位于九峰山上的九峰禅寺遭到破坏,寺里的和尚皆被赶走,村里让刘金桂的爷爷奶奶上山守寺、看树,年幼的刘金桂就跟着来到寺里,并在那里度过6年时光。这些经历,奠定了他对九峰山一生的眷恋。长大后,他像古人那样为自己取了个号———“九峰山夫”,并从20多岁起搜集与九峰山有关的资料。
今年8月,刘金桂在电脑上用“汤溪”、“九峰”这些关键词搜索资料时,打开了辽宁省锦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的网页,在“锦州历史名人选录”这一栏目里,发现了锦州历史名人蔡婉的父亲蔡毓荣出家九峰寺的信息。
“如果这条信息无误,我可能是第一个发现蔡毓荣与九峰山有关的金华人。”刘金桂说。之前,他曾查阅过《汤溪县志》等资料,均未发现此类信息。记者联线,锦州专业人员证实
昨日,记者登录了锦州地方志网站,看到相关信息:“蔡婉(1695~1755),字季玉,清代锦州人,是一位很有才气的女诗人。其父蔡毓荣……因坐事被朝廷削官夺爵,自云南回来,到浙江汤溪县九峰禅寺遁入空门。她为此写了一首题为《九峰寺》的七律:
萝壁松门一径深,题名犹记旧铺金。
苔生尘鼎无香火,经蚀僧厨有蠹螓。
赤手屠鲸千载事,白头归佛一生心。
征南部曲今谁是?剩有枯禅守故林。
这首诗,前4句写禅寺的破落荒凉,后4句写蔡毓荣从云南征战到削发出家,感慨悲歌……”
网上了解到的信息是否确凿,刘金桂的心里也没底。记者遂电话联系了锦州地方志,采访了当年编修地方志的牛广臣。他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锦州各县、区向市里递交地方志的材料,其中蔡婉的材料系义县选报。后来,关于蔡婉和蔡毓荣的这段记载又被写进《锦州春秋记事》等书。在他看来,此记载的可信度应该较高。
蔡毓荣是清高官名将
在查阅的大量资料中,刘金桂考证出,蔡毓荣是清代高官。
他向记者提供了一份介绍蔡毓荣的资料。“蔡毓荣,汉军正白旗人。兵部尚书蔡士英之子。康熙初,任刑部侍郎。先后出任湖广四川总督、湖广总督加兵部尚书、云贵总督。”
此外,刘金桂还认为蔡毓荣是名将,一生功绩卓越,他将其功绩总结如下:
有治理才能。刘金桂说,多处资料显示,蔡毓荣在担任湖广四川总督时,多次向皇上建议让四川招民垦荒。在担任云贵总督时,提出了“治滇十疏”,涉及开荒、理财、防盗、军制等,这些举措在当时颇为睿智,也受到了后世的称赞。
重保护景区。蔡毓荣曾写过《重建诸葛忠武侯祠碑记》一文,其中提到了他对位于荆州的诸葛亮祠堂的保护,不仅捐款,还亲自题碑。
蔡毓荣很体恤百姓。康熙十二年,蔡毓荣担任湖广四川总督时,有不少百姓上武当山烧“龙头香”。烧“龙头香”非常危险,龙头很窄,在万仞峭壁上悬空伸展,百姓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蔡毓荣遂下令禁烧“龙头香”,并立碑于龙首石的华表旁边。碑文告诫人们,真正的神恩泽众生,即使你不烧一炷香,不丢一文钱,只要你是真诚的,照样有求必应。
有军事奇才。康熙十四年(1675),蔡毓荣率绿旗兵征讨“三藩之乱”,后领衔绥远将军,总统绿营,先后败吴三桂部于岳州、长沙、衡州、辰州、贵阳、云南。
因爱美人获罪,遁入空门
让刘金桂大惑不解的是,如此的高官名将为何要出家为僧?经过大量搜索,刘金桂找到了答案。
一份来自三醉斋茶网的资料详细披露了蔡毓荣出家的原因。“康熙时,任绥远将军率绿旗兵平叛三藩之乱的蔡毓荣尽管战功卓著,但担任云贵总督后却太好色,既收吴三桂的女人‘八面观音’,又收吴三桂嫡孙女为妾。‘八面观音’是蔡琬的母亲,在明末清初极为有名,不光美艳绝伦,诗琴书画、轻歌曼舞样样出色,被赞为‘尤物’出世。‘八面观音’曾是明末礼部侍郎李明睿家的名妓,后随吴三桂得宠……蔡毓荣因女人而庇护吴三桂余党胡永宾,最终得了个‘隐匿应官妇女’的罪名,落得‘拟斩,籍没,命免死’,枷号三个月,鞭脊一百,最后与蔡琬的同父异母哥哥蔡琳一并遣戍黑龙江,回来后弃家归空门,长斋奉佛以终。”
那么,蔡毓荣为何偏偏选择在九峰禅寺出家呢?刘金桂从史料中获悉,九峰禅寺系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菩提达摩所创,并是他的圆寂之地,“蔡毓荣在大起大落之后来到九峰禅寺,可能有追随达摩的因素。”刘金桂推测道。
蔡毓荣可能重建了九峰禅寺
据悉,九峰禅寺在明嘉靖时遭到毁坏,因此蔡毓荣到来时,九峰禅寺已破败不堪,这点从蔡婉的诗中可初见端倪。令人疑惑的是,现在的九峰禅寺看上去并不破败,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考证,刘金桂大胆推测,现在的九峰禅寺可能是蔡毓荣移址建造的。理由有二:
一是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九峰禅寺系前清建筑风格。“我对古建筑有所了解,另外,我爷爷也说九峰禅寺是前清建筑风格,我想,这种说法可能是代代传下来的。”
二是九峰禅寺的位置引人关注。刘金桂说,九峰禅寺的原址在九峰山下(有遗址为证),而今天的九峰禅寺却在九峰山上的安正书堂之处,这一点可从寺院西北角的一块石碑上得到佐证,那块石碑就是安正书堂的石碑。九峰禅寺的地址变迁有可能是蔡毓荣所为,因为那时的九峰禅寺已经被废。另外,要在山上建造一座寺庙绝非易事,蔡毓荣的女婿即蔡琬的丈夫高其倬当过闽浙总督,可能出过力。”刘金桂推测道。
这样的考证,为九峰山这座文脉久远的山又增加了一抹光彩,这是刘金桂所希望看到的。生在九峰山下、长在九峰山中的他,表示将继续关注这座母亲山,希望它能恢复昔日的光辉,为当地百姓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