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显威力 晒谷不再难
“我这台烘干机一次最多能烘1万公斤的稻谷!”日前,在白龙桥镇东周村种粮大户周渭祥的谷仓,记者见到了8米多高的大型烘干机,黄色的机身,一启动,就发出隆隆的响声。
割稻容易,晒谷难。周渭祥是婺城区有名的种粮大户,拥有200多亩稻田,亩产上千斤稻谷,100亩中早39品种早稻被市种子管理站认定为市级早稻示范方,钱优1号品种晚稻被认定为市级晚稻示范方。但种粮大户也愁有谷无处晒,能拥有一台烘干机一直以来都是他的梦想。这个梦想终于在一个月前实现了,在区农技站的帮助下,周渭祥花费18万元从安徽引进了大型烘干机,放置烘干机的平房特别设计,要比一般平房高很多,两边侧墙留有出稻谷口。
现在,村民们要来周渭祥这里烘稻谷,每小时只要支付30元的烘干费用,4个小时就能烘1750公斤稻谷。“这如果换作以前晒谷,2天时间再加上2个用工,总共要200多元,而且还要碰上好天气才行。”村民郑大爷说。
周渭祥不仅是种粮大户,也是东周村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往年秋收时节,农户们为了抢晒谷场地,天还没亮就要起来占位子了,为此邻里之间也少不了口舌之争。烘干机的引进在解决晒谷难的同时,也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
“去年相比,今年的晚稻每亩多产100公斤,早稻也多产100公斤。”周渭祥说,6000公斤干湿中等的稻谷放进去六个小时就烘干了,我现在有一台收割机,一天下来割上30亩稻子都不愁没地方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