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是给后人整理规范自己的镜子,也是一个国家整理得失政策的镜子。历史可以让我们懂得一些谋事的道理,也可以让我们获得走向成功的经验。
从小我就喜欢看历史,读历史,是个十足的历史迷。有一次在书店里偶然看到《明朝十六帝》这本书,越看越有味儿,于是就把它买了下来。之后就对它爱不释手,每天晚上都要看十几页才能入睡。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明王朝十六个皇帝的宫廷生活和每个皇帝的性格特征。从兴盛到衰落,作者把大明王朝写得淋漓尽致,独具匠心。这十六个皇帝中,有雄才大略的,也有昏庸无能的。而我在这十六个皇帝中最喜欢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他当皇帝的十年里,关心国事,用人高明,吏治民生和内政外交都处理得很好。经张居正的改革后,全国复兴有望。但是好景不长,待到明朝最后一帝明思宗,他很想做一个中兴之主,但迫于明末农民战争的冲击,也由于他个人在用人上的刚愎自用,小心多疑,最终把明王朝的江山断送。
存亡之道,兴衰之术。一个王朝兴起了,一个王朝灭亡了;一个王朝兴盛了,一个王朝衰落了……历史表面的光彩夺目,历史背后的心酸痛苦,一代一代演绎着。看这本书时,有时真的很困惑,权力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能让这么多的人都付出血的代价?即使如此,后人亦是哀之而不鉴之,宁愿铤而走险,在所不惜。
看完整本书,我替明朝感到惋惜。如果明朝的皇帝可以多多关心百姓,体恤民情,在外交上多下功夫,或许就会永久不衰。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这些封建王朝灭亡所带来的经验教训,哪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也会有困难和血泪,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因为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一种成功,一份财富。发奋吧,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
指导老师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