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以来,根据金华市委关于在区级机关部门党委建立纪委的通知精神,结合机关部门党委换届工作,我区有6个局机关党委建立了纪委。从一年来的运行情况看,机关纪委在遏制违纪违规、预防腐败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从总体情况分析,机关纪委的作用还未得到很好的发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引起各局机关党委、领导的重视。
一、在加强机关干部法纪教育上下功夫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诱惑较多,可以说无处不在。少数喜欢投机钻营的不法分子,瞄准手握实权的机关干部,无孔不入。为投其所好,无所不用其极,利用金钱、美色、古玩、字画等,拉拢腐蚀机关干部下水,为其所用,替其卖命,出卖灵魂和国家利益,从而谋取暴利。也有的以同学、朋友、亲戚的名义,借各种渠道进行感情投资。如若没有扎实有效的法纪教育,就不能树立牢固的思想防线,很难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
近几年,机关干部的法纪教育有所弱化,忙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业务工作,法纪教育流于形式,主要用来应付检查。诸多案例说明,法纪教育很重要、很必要、很需要。身陷囹圄的贪官反省时,无一不提到不重视参加法纪教育。有的感到自己是领导干部,根本没必要参加法纪教育,有的忙于工作无暇参加。纵览古今中外,贪污腐败总是少数官员的问题,就是历史上最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廉吏、名臣也大有人在。污吏与廉吏之别,全在于思想观念上的异同,根本的问题还是教育引导方面的差异。有力的法纪教育能够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这是预防腐败的铜墙铁壁,是最有效的武器。事实说明,经常参加法纪教育,警钟长鸣大有益处。机关纪委应主动担负起“敲钟人”的责任,帮助广大机关干部铸造起“拒腐蚀,永不沾”的“钢铁防线”。
二、在加强违纪违规现象处理上下功夫
限于机关工作的特点,许多机关干部的处事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一团和气”。因此,工作中,少数机关干部的违纪苗头和现象,以及一些存在的潜规则,实际上,大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心知肚明,不去挑破。机关纪委必须打破这种陋习,因为遏制违纪违规苗头、惩处腐败现象是机关纪委的重要职责,如果漠然视之,甚至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任由少数机关干部在违规、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势必会滑向犯罪的深渊,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样的工作态度是对机关干部的不负责任,对于机关纪委同志而言无异于渎职。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位高权重的腐败分子,无不是从收受节日礼金、喜事红包这条小道走上了犯罪不归路。贪欲是个魔鬼,如果潘多拉盒子不留丝毫缝隙,就不会出问题。机关纪委就要做守卫潘多拉盒子的哨兵,恪尽职守,保证风吹不进、雨淋不进。因此,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杜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坚持从小、从早、从严,做到“小事”不小视,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严肃纪律、严格办案。否则,受损的是组织建设,受伤的是干部本人,实际上是害了干部。
三、在加强预防机制建立上下功夫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关纪委要积极发挥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重点是做好预防机制的建立。
一是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和配套措施。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强党组织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强化对民主集中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解决一些领导班子中存在的不注重发扬民主,不善于正确集中的问题。健全党内生活,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二是健全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认真落实金华市纪委《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操作规范》精神,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完善党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行为规范。认真贯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三是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坚持阳光政务建设,按照效能、廉洁、便民原则,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权力运行程序全部予以公开;四是规范公共财物使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机关物品采购、管理和领用制度,加强公用物资管理。规范公务招待,完善公务车辆使用管理,严格控制行政性费用支出;五是加强效能建设和效能监察。围绕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效能投诉体系和工作机制,严肃查处各种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发展环境问题。
设立机关纪委是新时期党务建设的创新举措,必将有利于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各机关部门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探索研究,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努力推进机关纪委作用的充分发挥。(作者婺城区系经贸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