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图片 | 数字报纸 | 浙江网视 | 民生帮帮帮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婺城网视 | 图库中心 | 新闻专题 | 婺城政务 | 人文婺城 | 婺城彩票财经法制 | 体育赛事 | 旅游导向 | 车行天下 | 生活资讯 | 房产装饰 | 婺城论坛 | 实力婺城 | 少儿文艺
--------------------------------------------------------------------------------------------------
新闻热线:0579-82532488 0579-82305868
报网互动
新闻搜索:
 
 
婺城支站 浙新办[2008]15号
区内联网: 新城区 金西 双龙 仙源湖 罗店 乾西 竹马 雅畈 安地 白龙桥 琅琊 蒋堂 汤溪 罗埠 洋埠 长山 沙畈 塔石 岭上 莘畈 箬阳 城东 城西 城中 城北 新狮
您现在的位置: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理论  


理论学习走出选拔年轻干部的五种误区

2012年03月16日 09:4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发表评论] [ ] [打印]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我党各项工作和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也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然而部分地方在选拔使用年轻干部方面经常发生一些超常规行为,比如28岁厅官、29岁县长、25岁镇长,等等,引起多种猜测和质疑,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公信度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仔细分析各地在选拔年轻干部中的特殊情况,从中不难发现一些偏差和误区。

  一是以结构需要代替工作需要。过多地从年龄、性别、党派、学历等结构方面考虑人选,而不是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考虑,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年轻干部认可度往往不高,容易成为“花瓶”,不利于树立正确的干部工作导向。

  二是以任务指标代替科学培养。重选拔轻培养,通过下达指标来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力度,比如硬性规定30岁以下处级干部要有多少人、30岁以下科级干部要有多少人等,而忽视了选拔前的培养锻炼,容易出现拔苗助长、降格以求、突击提拔等情况。

  三是以领导赏识代替群众公认。以领导干部的个人眼光为主要标准,而不是以德才兼备、群众认可为用人标准。如果主要领导认为某个年轻同志有能力、有潜力就加以提携。这种“点将”方式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造成因人设岗、任人唯亲等情况,同时也容易滋长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四是以破格提拔代替解放思想。把破格提拔干部作为思想解放的表现,以至于少数干部连续被破格提拔、越级提拔,甚至出现一年两升、两年三升的情况,影响干部工作的严肃性,而对于不同意见,则被认为是思想保守、缺乏魄力。

  五是以追求影响代替求真务实。在选拔年轻干部时作风不够务实,盲目追求影响,以吸引社会关注为目标,通过干部工作进行炒作、作秀,甚至作为政绩来追求,以此来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偏离了干部工作的初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者认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是选拔的前提和基础,年轻干部的成长必须经历相应的培养锻炼,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不可急于求成。在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为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条件,做到先培养后选拔,不迁就选拔,不突击选拔。同时要规范破格提拔干部程序,在破格提拔年轻干部时,特别是在选配地方党政正职干部方面,选拔标准要更高,公示范围要更广,选拔程序要更严,一定要看德才、看实绩、看公论、看岗位的匹配性,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性别,更不能唯关系。——资料来源:2012年01月16日《学习时报》

【作者】: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婺城区举办“3·15”纪念宣传活动
·婺城旅游业走进“春天里”
·灿烂茶花迎客来
·挥翰墨 书正气
新闻排行榜
· 一方青砖“雕”乾坤
· 城东街道桃园社区助力城创这么干
· 满怀文化自信走进新时代
· 婺城“喜庆十九大”文艺巡演走进安地
· 曹荣安:环保路上坚持“雷锋心”
· 遂昌婺城文化 走亲共贺盛会
· 书画名家走进婺小 挥毫弘扬传统文化
· 市委政法委专家组来婺 检查指导维稳安保工作
· 公安部督查组来婺指导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白沙溪的倒影

道情宣讲省党代会

义诊践初心

角逐赛场竞风采

记革命烈士——徐文佩
  服务  
?公交 ?列车时刻表
?常用电话 ?邮政编码
?企业档案查询 ?电信话费帐单
?学历证书查询 ?自考信息查询
?长途区号 ?外语翻译
?技术供求信息 ?汽车客运
?科技信息资源查询 ?航空航班
?移动话费帐单 ?地图查询
?机动车违法查询 ?网上报警
?驾驶员违章查询 ?专利检索
?医疗卫生 ?法规查询
?教育局考试成绩、录取情况查询
 

婺城新闻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网站地图

浙新办2008[ 15 ]号 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辩率调为1152*864

浙江在线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