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图片 | 数字报纸 | 浙江网视 | 民生帮帮帮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婺城网视 | 图库中心 | 新闻专题 | 婺城政务 | 人文婺城 | 婺城彩票财经法制 | 体育赛事 | 旅游导向 | 车行天下 | 生活资讯 | 房产装饰 | 婺城论坛 | 实力婺城 | 少儿文艺
--------------------------------------------------------------------------------------------------
新闻热线:0579-82532488 0579-82305868
报网互动
新闻搜索:
 
 
婺城支站 浙新办[2008]15号
区内联网: 新城区 金西 双龙 仙源湖 罗店 乾西 竹马 雅畈 安地 白龙桥 琅琊 蒋堂 汤溪 罗埠 洋埠 长山 沙畈 塔石 岭上 莘畈 箬阳 城东 城西 城中 城北 新狮
您现在的位置: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警惕“泛假心理”侵袭社会

2012年03月16日 09:4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发表评论] [ ] [打印]

  “泛假心理”是时下流行的一种畸形心态。其特征是,以消极悲观的态度看待虚假现象的存在,并接受关于虚假现象的炒作,把属于某一局部的虚假问题泛化为社会的普遍现象,进而用怀疑一切的思维定势去研究市场、评估同志、游戏政治,使社会管理领域弥散着一种诚信缺失和信任危机。“泛假心理”作祟的范围很广,表现林林总总,危害不可忽视。

  从政治层面看,“泛假心理”的渗透和浊蚀,严重地污染了官场的政治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有的干部在“谁不造假谁吃亏”的心理诱导下,不是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而是权谋上;有的人为了政治升迁,挖空心思造假档案;有的人为了捞取政治资本,热心于玩“数字游戏”、搞“泡沫经济”,欺骗上级、蒙蔽群众、误导舆论;更有少数干部把严肃的政治问题当“儿戏”,弄虚作假、阳奉阴违。对上级政策各取所需,变通执行,走“钢丝”、闯“红灯”,甚至顶风违纪,铤而走险。

  从经济层面看,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断出现,使一些社会成员产生了“泛假”的认知定势,在心理上表现为一种积重难返、无力回天的忧虑和默认;在行动上表现为一种无为而治、任其自然的妥协和放纵。正因为如此,那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奸商,借助“泛假”的烟幕,或明或暗地把假冒伪劣商品推向市场,大赚昧心钱;更有一些原本心地纯朴的经营者在“泛假”心理作用下,纷纷效尤,也加入制假贩假的行列,把一个充满活力的商品市场搅得乌烟瘴气。

  从社会层面看,“泛假心理”作祟于人际交往领域,给人们心理罩上了一层阴影。一些社会成员带着提防和戒备的心理进入人际交往,猜忌代替了信任,虚伪湮灭了真诚,社会成员之间出现了一种无可名状的信任危机。有的人戴着假面具进入人际交往,交际场上虚与委蛇,逢场作戏,一派政客作风、市侩习气;有的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与人相处不讲真话、不现真心、不动真情,即使是知心朋友也要“留一手”。致使社会交往“暗礁”增多,人际关系越处越玄。此外,“泛假心理”的持有者习惯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对先进的人和事百般挑剔,吹毛求疵;年轻同志受到青睐或倚重,便猜测其与领导之间存有某种“特殊交易”。在“泛假者”的思维中已形成一种定势:一个干部被提拔重用不是“关系网”,就是“权钱交易”。一言蔽之曰“有假”。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一些地方提拔任用年轻干部频频遭遇“人肉搜索”;各条战线推出的先进典型,每每遭受各种质疑。说长道短的比比皆是,见贤思齐的寥若晨星。细究起来,“泛假心理”的影响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导因。

  凡此种种,都从不同侧面告诉我们:“泛假心理”的存在不仅危害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而且严重吞噬着部分社会成员的道德良知,使人们在善恶、是非、美丑和真伪的认知上,出现神经麻木和理性虚脱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觉,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控与矫治。近年来,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虚假现象,很多与领导干部的不良行为有关。有的领导干部或直接参与,或暗中操纵,或庇护纵容,对社会上的制伪造假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这层意义看,要有效遏制“泛假心理”的传播与扩散,抑制虚假现象的滋生与蔓延,作为社会事务管理者、社会风尚引领者的领导干部必须注意检审自己言行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带头塑造身正影直的良好形象。身教重于言教。只有官风正,才能民风纯。这就要求领导者在施政履职的过程中,必须力戒虚华浮躁,摆脱名缰利索,做到说话掷地有声,办事抓铁留痕,言必行,行必果,处处以身作则,事事率先垂范,切不可因为一时一事的虚妄而毁损民众的信任之基。

  此外,还需综合运用法纪监督、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手段,着力打造“不敢、不能、不愿”造假的约束机制,凝聚人人参与防伪打假的行动合力。当虚假现象在社会生活中销声匿迹时,“泛假心理”的雾瘴也将随之消退。——资料来源:2012年02月02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婺城区举办“3·15”纪念宣传活动
·婺城旅游业走进“春天里”
·灿烂茶花迎客来
·挥翰墨 书正气
新闻排行榜
· 一方青砖“雕”乾坤
· 城东街道桃园社区助力城创这么干
· 满怀文化自信走进新时代
· 婺城“喜庆十九大”文艺巡演走进安地
· 曹荣安:环保路上坚持“雷锋心”
· 遂昌婺城文化 走亲共贺盛会
· 书画名家走进婺小 挥毫弘扬传统文化
· 市委政法委专家组来婺 检查指导维稳安保工作
· 公安部督查组来婺指导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白沙溪的倒影

道情宣讲省党代会

义诊践初心

角逐赛场竞风采

记革命烈士——徐文佩
  服务  
?公交 ?列车时刻表
?常用电话 ?邮政编码
?企业档案查询 ?电信话费帐单
?学历证书查询 ?自考信息查询
?长途区号 ?外语翻译
?技术供求信息 ?汽车客运
?科技信息资源查询 ?航空航班
?移动话费帐单 ?地图查询
?机动车违法查询 ?网上报警
?驾驶员违章查询 ?专利检索
?医疗卫生 ?法规查询
?教育局考试成绩、录取情况查询
 

婺城新闻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网站地图

浙新办2008[ 15 ]号 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辩率调为1152*864

浙江在线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