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婺城水资源:
不懂得珍惜,就是最大的短缺
水资源概况:
婺城区是金华市降水高值区之一,据水文资料计算,婺城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3.111亿m3,产水模数为94.46万m3/km2,婺城区的地下水资源量为2.41亿m3。婺城区域内河流属钱塘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衢江、金华江和武义江。
衢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青棣尖,于洋埠镇西入境,与兰溪市共界流向北东,主流长度257.9km,流域面积11477.2km2,区域内主要支流有莘畈溪和厚大溪,莘畈溪发源于菁莲山,经莘畈水库至盛村,于洋埠黄稍汇入厚大溪,主流长度39.3km,流域面积167.7km2;厚大溪发源于金华遂昌交界的上白岩,至罗埠董家汇入衢江,主流长54.0km,流域面积170.9km2。
武义江:武义江是金华江的一级支流,源于武义县泉溪镇董源坑,绕经缙云、永康,复回武义,流经金东区,在市区与东阳江汇合后称金华江,主流长129.2km,流域面积2520.4km2,区域内主要支流有梅溪,主流长52.4km,流域面积243.9km2。
金华江:金华江是钱塘江主要的一级支流,上游为东阳江,全长194.5km,河道坡降3.1‰,流域面积6781.6km2,东阳江与武义江在婺城区燕尾洲汇合后称金华江,其中三江口至兰溪市马公滩长27.4km,河面宽240~350m。区域内主要支流为白沙溪,主流长68.3km,流域面积314.9km2。
婺城区域内流域面积50km2以上的河流还有:盘溪,源于罗店镇九龙山,主流长17.5km,流域面积52km2;桐溪,源于沙畈乡大平尖,主流长22km,流域面积53km2;马达溪,源于汤溪镇百亩山,区域内主流长35.6km,流域面积150.8km2。
婺城区域内大多数河流为山区性小河流,源短流急,洪水瀑涨瀑落,河流基本不能通航和养殖。
婺城区的水域类型有以下几种存在形式:
(1)河流水域。区域内有省、市、县和乡镇级河流76条,其中金华江、武义江和衢州江为省级河流,白沙溪为市级河流。
(2)水库水域。区域内有5座中型水库和65座小(一)、小(二)型水库,众多的水库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生产用水。
(3)山塘和池塘水域。全区有206座山塘。
(4)其他水域。本水域内水库灌区引水渠众多,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还有跨区域引水渠道乌溪江水库引水渠,为蒋堂、汤溪等乡镇提供生产用水。
管理与保护:
近年来,我区的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这与我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分不开。在今后的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我区继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抓好以取水许可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计划编制完成我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功能区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全面开展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工作,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健全入河排污口登记备案制度。
婺城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投入巨资对水环境进行治理,以江河溪流形成的水系为基础,以水环境功能区划为依据,通过实施“截污、护岸、疏浚、绿化、管理”等综合整治措施,使区域内的河道水质得到根本好转。
由于婺城区现状水面面积、蓄水能力和水域水质尚不能满足金华市区及婺城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现状水域进行有效地保护,从而达到保护目标:一是在保护好现状水域率的基础上,逐步使未来水域达到基本水域面积率;二是通过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使河道水域的水质逐步达到水功能区的要求。
2012年,我区将针对婺城水资源保护实施金华江流域治理“531”工程,加大电镀、化工等高污染行业整治力度,确保婺江断面水质合格。加强莘畈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启动莘畈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湿地工程建设,该工程被划入2012年婺城区十大重点惠民实事。
另一方面,婺城区对水文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挖掘山水文化内涵,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建设适应21世纪的人居环境,努力构造生态区,大力宣传人水和谐的水文化,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积极做好“水”文章。婺城新区正努力建设成为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现代高效、环境优美的综合性生态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