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名称,经常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比如金华,传说一朵金色的莲花降落在婺州而得名;又如汤溪,因明太祖盥水于圹而叹曰:“真乃汤圹也”,即命名为汤溪。
那末,金西为什么古称“仙舟”?汤溪古镇的主干道为什么叫“仙舟大街”?汤溪城隍庙的门楼左边上方,有一块砖雕上为什么刻有“仙舟保障”四个字?汤溪镇的西南方有一座山,为什么叫“仙舟山”?……这个历史疑案,汤溪的古县志里也没有答案,问了几位朋友,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因此,我想只能依义、依理进行推想了。
依义而论,仙舟就是神仙乘坐的船。在九峰仙舟山的民间故事里,倒有仙人乘船的传说。话说八仙参加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后,乘坐仙舟回到人间。八仙一走,仙舟就化成了仙舟山。另有“西汉张骞乘槎归去,仙舟弃于姑蔑”和“白沙大帝……船弃之于桃源“的传说。都与船有关,只是八仙换了张骞和白沙大帝。这几则都是民间传说,但历史上倒真有“仙舟”、“仙槎”、“浮槎”的记载。“槎”就是“筏”、“船”的意思,与舟同义,即水上交通工具。
关于“仙槎”,有三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其一与秦始皇有关:“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侵入。其国人长十丈,两目似电,耳出于项间,颜如童稚,编鸟兽之毛以蔽形。秦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睹”。这段文字记载十分精彩。把仙舟的名称、形状、性能、以及外星人的通称、身高、形状、衣服都写得清清楚楚。更让人吃惊的是:他们竟然和秦始皇交流了宇宙的产生和演化情况。
其二是“严遵(即成都严君平,是位算命先生)仙槎,唐置之于麟德殿,长50余尺,声如铜铁,坚而不蠢。李德裕(一名官员)截细支尺余,刻为道像,往往飞来复去。广明(唐僖宗年号)以来失之,槎也飞去”。这艘仙舟更是有据可考了,不仅有名有姓,还陈列在皇宫内的麟德殿展出。
其三,《博物志》记载了内蒙古的居延海“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有人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廓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这段文字,竟记载了一位胸怀奇志的人,乘浮槎到外星上去玩了一趟,来往日期、外星球上的情况,都有描写。简直就是航天事件或叫宇航旅游。一千多年前的浮槎,居然比我们今天的宇航飞船还要先进,只十余日就到了别的星球上。今天美国发射的飞船飞了多少年了,才刚刚飞到太阳系边缘。
这三则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汤溪的仙舟,也许就是秦始皇见到的螺舟,就是麟德殿上的仙槎,也就是飞往外星球的浮槎,我们今天不也把宇航器叫做宇宙飞船吗!
现在,我们可以作如下推理了:金西之所以古称仙舟,一是可能出现过外太空来的飞碟;或与古代浮槎一样,是定期来往于地球与外星之间的宇宙飞船。不然,汤溪城隍庙上的“仙舟保障”四个大字,又作何解?金西恐怕还是这艘“仙舟”的技术维修站或总指挥塔、或能量供应处。至于为什么找不到有关“仙舟”的文字记载?这或许为了保密而不立文字,也许文字资料由于岁月久远而被湮没。总之,我国古代也许不止一个“宇航站”,而至今仍有据可考的只有内蒙古的居延海了。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汤溪没有发现飞碟呢,其实不是没有,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吧:2006年5月15日晚上,白龙桥退休干部陈耀君、佛手栽培技术员藤永忠以及他俩的好朋友藤林华三人,看到九峰上空有一个脸盆大小的圆形发光物,不停地兜着圈子,像在执行什么任务。两个多小时后,才升高离去。由于白龙桥离九峰景区有十几公里,这个不明飞行物实际上大得惊人,所以,汤溪至今仍有“仙舟”前来拜访。
综上所述,金西古称“仙舟”,并非空穴来风。再说几句题外话:即将安放在白汤下公路与仙舟大街交叉口的“仙舟”,太缺想象力了。这不是“仙舟”,是凡舟、帆舟。既不原始,又无“仙气”(高科技性能),有点不伦不类。
总之,汤溪与“仙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篇探索文章仅作引玉之砖,希望大家踊跃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