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文化教育

老物什上的婺城记忆

2012-08-30 09:37:3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实习生 郦莎 文/摄

百年皮箱:医学世家四代相传

 

  “这个箱子,是外公送给母亲的陪嫁,母亲和父亲结婚时又带了过来,母亲死后,箱子就传到了我手上。”踏入郑震的中医诊所时,她正在为病人针灸,混合各种草药的艾条躲在角落静静地燃烧,就在一片烟雾缭绕中,她从阁楼小心翼翼地搬出这个流传百年的皮箱。

  清朝时期,家境贫寒的外公13岁便做了药店的童工,耳濡目染之下,老板身上的一袭长衫渐渐成为他心驰神往的衣裳。做工期间,外公一有时间就跑到门布后面偷看老板抓药治病,闲暇之余,他还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废寝忘食地沉浸在医学的海洋。日积月累,外公的医术越来越精湛,二十几岁,就成为了当地的名医,每天都有许多人寻着他的名气来看病。而皮箱,就是外公为一个大户人家治好病后,富人赠与他的谢礼。那个年代,这样镶着铜边的木箱,自是十分贵重。外公喜爱万分,出诊的时候便放入药材和几件随身的衣裳到箱子里,带着它四处行医。

  外公与外婆结婚不久,舅舅和母亲就出生了。封建社会,医术传男不传女,可惜天不从人愿,舅舅从小不喜学医,女儿身的母亲却热衷于看病救人。无奈之下,外公只好将毕生所学传给了母亲。之后,母亲攻读了专业的医科学校,成为一名妇科医生,靠着一身精湛的医术得到了业界人士和病人的一致好评。

  郑震说,父母的亲事,外公一直十分反对,父亲家在金华,母亲却是地道的福建人,两地相距太远,火车不通,来去只能坐轮船周转。但母亲心意已决,外公见状,只好作罢。出嫁那天,外公把跟随自己多年的皮箱贴上喜字,送给了母亲做嫁妆,希望这只皮箱能跟着女儿继续治病救人。就这样,箱子跟随母亲漂洋过海来到了金华。当时,中国正处于最动荡的时期,抗日、抗美…硝烟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为了解放中国奋起反抗的勇士们在战争中一次次倒下,又站起来。身为医生的父母,就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中带着皮箱和年幼的她四处辗转救治伤患,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直至母亲临终前,才把这只记录了太多故事的皮箱交给了她。

  2006年,退休后的郑震,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带着箱子从福建回到了金华。她说,落叶归根,我是金华人,终究还是要回来。同年4月9日,她在四牌楼同升巷34号开了自己的中医诊所,与同样学医的大儿子一起为街坊邻里看病。虽然现在已不需要上门问诊,很少用到箱子。但她依旧习惯把它带在身边,存放一些自己曾在学术界上获得的荣誉证书。郑震表示,以后她还会把箱子当做传家宝送给儿子,让它继续流传下去。

  如今,斑驳的皮箱静静地躺在阁楼安享晚年,虽然已失去了原有的光鲜亮丽,但经过了百年的岁月洗礼,那些因皮箱而重获新生的鲜活生命和祖祖辈辈的美好回忆,却让它沉淀得更加耀眼。似乎,它已经不单单是只皮箱了,更是一种传承,一种伟大精神的延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潘登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