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乡里管账目收支群众看
不久前,箬阳乡箬阳村干部余凤奎把村里上一季度的账目,拿到公开栏进行张贴,大到村干部报酬、误工补贴等支出,小到购买簸箕、热水瓶等,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村级财务公开,在箬阳村已持续了好几年。如今,箬阳乡每个行政村的账目都要送到乡里统一做账,然后在各自农村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百姓监督。
如何加强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规范化监督管理,一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婺城区高度重视农村“三资”监管工作,针对部分村财务管理混乱、非生产性支出过大、集体资金借贷不规范等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了系列规范村级“三资”管理办法,大力推进“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到今年,查办农村党员干部违纪案件较2006年—2008年同比下降8.7%,其中经济类案件下降了55%。
自从我区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以来,与箬阳村一样,我区大部分行政村将农村“三资”管理纳入到村级财务会计代理中心的管理范畴。目前,全区已建立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机构(简称代理中心)的乡镇(街道)18个,全部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全区村(社)562个(包括城郊村改居村),已实行代理制的村545个。通过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村财务管理不规范、村集体资产流失、不合理开支难以控制等问题。
为了确保“三资”监管得到真正落实,我区每年由区纪委监察局牵头,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农林局、民政局、审计局等单位组成督查组,就村级财务会计代理中心记账情况、票据审核情况、年度账表及会计资料归档情况、村务财务公开情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款收据使用管理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区审计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2007年以来完成清理和审计190个村,审计金额达9.2亿元,提出整改意见1665条,审出违纪金额59万元。
近年来,我区还创新“三资”管理模式,保障农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制定《婺城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施方案》,出台《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意见》、《婺城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婺城区违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婺城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有关文件,及时发现问题并追究责任。去年以来,我区共对100多个村的财务活动进行了审计,查纠各类问题90多个,有5人被追究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