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堂寻根——全德堂背后的一代艺术大师
黄堂村地处金衢交界,靠山临水,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村东有良田五千余亩,是丰姓五村三千父老世代勤劳耕作、赖以生存的粮仓;村西连绵起伏的丘陵土地,是盛产水果、杂粮的好地方;村南有远近闻名的九峰山,层峦叠嶂,连岗奇峰,山中的千年古寺,相传是当年葛洪炼丹,陶渊明所赋桃花源记之地;村北有一倾千里的电气化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遥想丰姓祖先当年在为子孙后代选择安居乐业之宝地时,必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丰氏族人的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占地近六亩,坐南朝北,共计五十四间,原址就是现在的丰子恺小学所在地。宗祠檐柱用青石制成,共计一百二十根之多,明堂(天井)皆用青石板铺就,东西两角有二口小井,美观大方。其后时代变迁,祠堂屡毁屡修。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祠堂遭到很大的破坏。后因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灾害,祠堂被定为危房,于八十年代初全部拆除。可惜当时连照片都没保留一张,成为丰氏后代一生的遗憾。
如今宗祠只剩孤单单的大厅,无声地蜷曲在一片空旷的广场之上,虽外形保存较完好,但内部早已没了以前的鼎盛摸样。空荡荡的大厅萧肃寂寥,原本精致玲珑的摆设和浑然大气的雕刻建筑消失得无影无踪,独剩高高拱起的横梁上精雕细琢的花鸟虫鱼,依旧顽强挣扎着不肯离去。厅内的戏台是以前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那时祠堂大戏台每年春节都演戏。唱戏班子在附近几个村庄里轮流演出,是极为热闹的盛会,还有晒谷场的露天电影,只是后来都没有了。现在的老戏台堆积着厚厚的灰尘,布制的鲜花和长条板凳杂乱地交缠,坠入无边的黑暗。从天井射下来的阳光打在老旧的青石板上,许是前几日的秋雨,让石板周围的凹槽蓄满了水,加上长时间的荒置,水面竟生起薄薄一层翠绿的浮萍,浮萍与石板夹缝中探出头来的无名野草窃窃私语,成为这死气沉沉宗祠中唯一的生气。
移步换景,整个祠堂四进而入,寓意子孙后代加官进爵、前途光明。所幸丰氏后人不辱祖宗遗训,子嗣之中人才济济,文武双全,更有一代艺术大师丰子恺光耀门楣,传为佳话。丰子恺祖籍婺城区汤溪镇黄堂村,系黄堂村“全德堂”丰尔福派下。明末清初,丰尔福后裔丰圣文从黄堂迁移到桐乡石门湾,丰子恺即丰圣文第十七代世孙。丰子恺是中国漫画的开山之人,其独创的“子恺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恒久的艺术魅力。
子恺先生虽没有到过祖地宗祠,但他对故乡族人却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一点,在他的文章中可见一斑。据丰子恺1940年所著的《桐庐负暄》一文中记载:“我们的老家,是浙江汤溪,地在金华相近,离石门湾约三四百里,明末清初,我们这一支从汤溪迁居石门湾,三百余年以后,几乎忘记了自己的源流。直到二十年前,我在东京遇见汤溪丰惠恩族兄,相与考查族谱,方才确知我们的老家是汤溪。据说汤溪有丰姓数百家,自成一村,皆业农。惠恩是其特例。我初闻此消息,即想象这汤溪丰村是桃花源一样的去处,其中定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情景,而窃怪惠恩逃出仙源,又轻轻为外人道,将引诱渔人去问津了。我一向没有机会去问津,到了石门湾不可复留的时候,心中便起了出尘之念,想率妻子邑人投奔此绝境,不复出焉,但终于不敢遂行,因为我只认得惠恩,并未到过老家。”言词之间,足见丰子恺先生对祖地的向往与眷恋。
1962年,丰子恺携女儿丰一吟曾回到金华,并游览了金华古城,还在通济桥上拍照留影。原本先生欲1975年春回故乡,但未能成行。同年9月15日,子恺先生带着遗憾病逝于上海,终年78岁。
1996年11月9日,“金华县丰子恺艺术研究会”在汤溪成立,其女丰一吟等人从上海赶来参加成立大会,并专程到黄堂丰氏“全德堂”寻根归宗,终圆先生遗愿。从此,丰一吟与汤溪黄堂结下了深厚的情意,上海、汤溪两地丰氏后人也一直书信不断。此后,丰一吟还多次回到黄堂村寻根问祖,并于2008年在黄堂村筹建“丰子恺小学”,以弘扬先父的爱国敬业精神,故乡情义源远流长。
近日,黄堂村又开始筹备宗祠的修缮工作,对于黄堂人来说,这位现代著名的画家、翻译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尽管生前未曾回归故里,但丰氏祖地却与丰子恺先生缔结着不可分割的血脉情缘,艺术大师丰子恺既是他们心中的骄傲,也是婺城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丰氏宗族的后人,定要将先生祖宗的根基保护下去,以大师的风范激励后人,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