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完早饭、把孙女送到学校后,我就会到孙家村做来料加工,一天下来大概可以拿到五、六十元的加工费。”罗埠镇上张村村民张大婶告诉笔者。据悉,近年来,随着该村来料加工业的发展,从事来料加工的村民日渐增多,孙家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来料加工村”,周边许多村民都会聚集在此做来料加工。2012年,该村还被评为了“金西开发区来料加工先进村”。
58岁的潘晓香是孙家村的一名来料加工经纪人。说起自己的“来料加工”之路,潘晓香表示还颇有几分坎坷。20多年前一次偶然机会,她在亲戚家看到有人在做来料加工,收入还不错,有生意头脑的她马上就联想到村上大多数村民都靠务农为生,每天早出晚归,收入也不是很高,办个来料加工点应该不错。
说干就干,潘晓香开始跑上海、宁波找厂家,一开始没有工厂肯把单子放给她做,但见她一次又一次地坚持,就试着让她做了一些单子。潘晓香知道机会来之不易,就更严格以待,慢慢地,她就做出了口碑。现在,潘晓香接手的单子常常“排起了队”,加工的活也是五花八门。2012年,潘晓香发放来料加工费将近150万元。
目前,潘晓香的来料加工点有20多名工人,另外还有30多拿到自己家里做。这些人当中,大部分是和张大婶年纪相仿的妇女。张大婶说,自己村上的土地被征用了,可干的农活也少了,儿子、媳妇又外出务工。因为要在家照顾老人,小孩,她不可能去厂里上班,所以和村上许多的留守妇女一样,选择利用空余时间做点加工活也可以补贴家用。
罗埠镇分管来料加工的方映涵介绍,正因为方便、易学,没有门槛,一经引入,“来料加工”便广受到村民的欢迎。
家住罗埠镇后张村的郑卫明,虽然只是做来料加工,但和上班族没有什么区别,三年前,他开始在潘晓香的加工点做工,他说:“现在村里的大部分青壮年都出去经商、打工了,原本繁荣的村庄一下子冷清起来。但自从这些加工点建立以来,许多留守劳动力都到加工点做工,村子好像又热闹了起来。”
方映涵介绍,孙家村的来料加工相对发展得较早、较好,现在村上有10多个“加工点”,每年发放的加工费将近400万元。“来料加工让留守劳动力有了事情干,实现了就地就业,很多低收入家庭也借此改善了生活。现在是人人有事干,村村无闲人。”方映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