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草根作曲家助力山茶花经济
他没有接受专业的音乐培训,却颇通乐理,能自编曲目;他是平民花农,闻名全乡。日前,在竹马乡东宅村,记者见到了现年66岁的李东生。
婺剧之乡唤醒少年天赋
1948年,李东生出生于金华城郊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两岁时过继给舅舅,来到竹马乡东宅村。竹马是有名的婺剧之乡,村里就有自己的婺剧团,幼年的李东生就非常喜欢看戏。上小学后,学校开设音乐课,李东生初步接触识谱、读谱,那些数字在他看来是神奇的精灵,“懂了乐谱,听了就能记下来,给人看了就能唱出来,非常有用。”李东生回忆说。于是他听得十分仔细,还四处找来乐谱资料深入学习乐理。1966年,李东生读初二,本想报考艺术院校,却因家庭经济问题不得不从双龙初中辍学,回家务农。
但少年李东生是幸运的。辍学后,在村里频繁举行文艺活动的熏陶下,家里买不起乐器,他就自己动手削竹子,问人讨来蛇皮,煮了糯米浆糊,照着模样做了把胡琴。凭着天赋敏锐的听觉分辨力和音乐领悟力,他自学成了二胡能手,随后又自学了板胡、京胡、南胡、笛子、唢呐等民间乐器,并最终担任了村婺剧团的主胡角色。
上世纪70年代末,李东生参加了县里的文艺创作学习班,找来《百寿图》、《辕门斩子》、《三请梨花》、《僧尼会》等经典戏,边听边记谱,自己给自己做试听练耳,并开始尝试作曲。他结合时代背景,先后创作了《攻坚团之歌》、《民兵战歌》、《对山歌》等曲目,并排演了自编自导节目锣鼓说唱《计生法》、婺剧表演唱《四大娘说娃》、小品《来料加工》等,得到群众广泛好评。
草根作曲家助力山茶花经济
竹马乡遍地是茶花,李东生家也经营着茶花园,在自家宅院里也会放上几盆以供赏玩。谈到茶花经营,李东生提出了自己作为民间艺人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婺剧和山茶花一样,都很有本地特色,用婺剧可以很好地助推茶花文化,促进发展茶花经济。
于是,2010年,李东生为金华市第十八届茶花展暨首届婺城茶花节编写了婺剧《家乡山茶花》,“阳春阳春三月茶花开,逃离飘零花凋谢啊花凋谢,唯有山茶花,唯有山茶花耐久开,从头年十月间啊开到四月间,你们看,大红绣球,狮子笑,绯色芙蓉赛牡丹,大五宝,小五宝,五彩缤纷赛洛阳;花鹤龄,花槟榔,十八学士东方亮;六角大红,真当红,红得大地气象新来气象新……大家看,茶花之乡客人多,川流不息来不断,东南西北花老板,物色品牌忙不断,扛得扛抬的抬,一车一车外地销,富民政策真当好,花农脸上咪咪笑来咪咪笑,家乡山茶花名扬国内外……”花农的智慧,艺人的才情,全写在了这戏里。
最新力作描绘农村新貌
李东生回忆说,自己近几年来在音乐方面的成长非常快,对曲目创作也是颇有心得,“为了配合表达的需要,必须是先写词,再谱曲,汉字有平仄音,音符有升降调,词曲统一才能出好作品;写曲子最好是在晚上,想到一句好的就赶紧起来写。”写下谱曲后,李东生就会操起胡琴对照音准、音色,再与妻子梅翠华合作说唱演奏,不断调整修改,直到曲词顺畅、和谐。
目前,他正在组织编排一个最新曲目,用于参加婺城区团体演艺类大赛,在舞台上秀出竹马乡的风采。曲名叫《美丽的茶花农家园》,是婺剧表演唱芦花调,歌词写得十分应景。在李东生家里,记者看到了他多年来原创的曲目和部分翻译的曲谱,堆了厚厚一叠,李东生有些兴奋地说:“以后要努力把好的东西都写出来,表达和赞美我的家乡。” (实习生张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