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根荣:用长寿面记录岁月
天气好的时候,罗埠村的村民们依然能看到晒在俞根荣家周围的长寿面。在金西一片,俞根荣做长寿面是出了名的。不论红白喜事,村民们都会到他家里买上几斤。
今年57岁的俞根荣从21岁开始学做长寿面,至今已经整整36年了。回忆起当时学做长寿面的事,他还是印象深刻。他说,在自己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着用机器制作面条,慢慢地就喜欢上了这一行。后来,他得知村里有位老师傅有制作长寿面的手艺,便到老师傅家中边看边学。不过,他并没有拜老师傅为师,也没有得到老师傅的专门指导,但他肯于动脑钻研。
“制作长寿面不但辛苦,而且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俞根荣说,第一步,原料面粉的选取至关重要,要求选取的面粉筋度要高,这样做出来的面条才能更劲道。和面时,要根据当天的气温来调配面粉、盐和水三种原料的比例。比如,天热的时候,盐就要多一些,天凉的时候,盐则相对少一些。和面的时间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
完成和面这道工序后,便进入到了晒面的工序,俞根荣会在和好的面团上加上一些菜油,如此一来,面条下锅不容易糊,吃起来也会更加爽滑劲道。随后,再拉出一根根面条,有两根木棒一上一下挂在特制的木架子上。这个过程中,需要时刻留意气温、风向以及太阳的照射角度等等自然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何时能拉面条,这样才能拉出光滑、粗细均匀的面条。等到面条有2米长时,便可以收下来,盘成8字形,就可以出售了。
“‘8’代表着‘发’,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农村人都喜欢。”提及把面条盘成8字形的原因,俞根荣说。
由于制作时间花费长,又要经过很多道工序,俞根荣不得不在凌晨两点左右就起床开始制作,一直要忙到下午4点钟。一次下来,能做50斤长寿面。做好后,俞根荣的妻子便会拿到菜市场上去卖。
由于俞根荣制作的长寿面吃起来爽滑劲道,很多人都会选择到他这里购买。除了金华本地的客人,还有一些来自杭州、上海的客人。生意好的时候,还需要提前订购。
对于这门老手艺,俞根荣曾经想过收几个徒弟,把它传下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机器渐渐代替了很多东西,也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学习这样的老手艺了。
![]() |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