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婺城新城区的教育项目相继建成,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品牌全面打响。十年的时间,婺城新城区规划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格局:从幼儿园到中学,跨越各阶段;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一应俱全;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面面俱到。而且,名校人才齐聚,教育资源充沛,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名校的优秀教育模式。
完美进化,全面构建完善的教育格局
十年前,婺城新城区刚成立之际,这一带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小学只有白龙桥中心小学校长和下辖的几所完小,中学有让长初中、古方初中、虹路初中、乾西初中四所农村初中,都是乡镇学校,没有明显特色,格局比较单一。十年来,依托婺城区教育强区的品牌建设,婺城新城区建设了一大批优质教育项目,包括婺城小学、婺城中学、婺州外国语学校、城北环城二小等。同时,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大胆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教研、教改实验成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整体水平,全力提升教学质量。
如今,省一级标准佳禾艺术幼儿园在内的多所幼儿园现已投入使用。金师附小教育集团婺城小学、荣光国际小学投入使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金华四中分校婺城中学也已投入使用,今年中考还获得了优异成绩。婺城新城区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从幼儿园一直上到小学、中学,相当方便。
此外,全国重点职校金华实验中学在校生突破一万人,生源涵盖19省96县市,甚至台湾高雄市也有学生慕名前来。近年来,实验中学毕业生遭到哄抢,学生就业非常吃香,由从前就业单一,到现在多元选择,让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够找到理想的岗位。而且学校的管理得到了教育部门、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其树人立德、精挤立艺的办学理念,也成为当前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至此,一个完善的教育格局已经形成,从幼儿园到中学,跨越各阶段;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一应俱全;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面面俱到。婺城新城区教育体系迈进新纪元。
名校入驻,带动新城区教育走向一流
在金华,金师附小是不言而喻的名校,不仅因为她具有近百年的历史,不仅因为她是中国名校,更因为她培养了中国“诗坛泰斗”艾青、著名儿童文学家鲁兵、原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马樟根、工程院院士黄文虎、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等知名人士,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2007年,金师附小成立教育集团,采用“名校+新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实行管理一体化,师资统一调配,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理念,盘活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婺城新城区的婺城小学和国际荣光学校就是金师附小教育集团所办的学校。婺城小学是婺城区委、区政府投资5000多万元投资兴建的新学校,是婺城区迄今为止一次性投资最大、设施最为齐全的公立小学。自2007年9月投入使用以来,依托金师附小教育集团的优质资源,婺城小学“小班化”凸显出优势,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取得骄人的成绩。荣光国际学校是纯民办学校,也是金华市全力打造的一所高标准、高规格的国际化新型学校。她与金师附小统一办学理念、统一办学目标,致力于打造轻负高质、适合孩子发展、协调孩子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并着力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与交流。
强劲的硬件设施加上金师附小教育集团的优质办学理念和师资力量,这是一些主城区域都难以匹敌的优质教育资源。而除了小学外,婺城新城区还有优质的中学,婺城中学就是其中一所。
婺城中学成立于2009年8月13日,隶属于金华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前身为创办于1967年的让长初中。学校有着一流的硬件设施并纳入金华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统一管理,与金华四中实行统一办学目标、统一办学要求、统一教师待遇、统一办学评价的管理体系。在今年的中考中,婺城中学共有20名学生被金华一中正式录取,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上了省一级重点中学正式录取分数线,有75.6%的学生上了普高线,中考成绩创历史新高。
金师附小教育集团、金华四中教育集团等一系列名校的入驻,为婺城新城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动力,引领、带动新城区教育事业走向一流。(下转第4版) (上接第一版)
特色展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下社会普遍重视的事项,也是各级政府着力破解的难题,而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婺城新城区已迈出了坚实步伐,金师附小、金华四中等名校集团化办学就是促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成果,此外,婺城新城区还拥有民办教育领军学校——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
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是在省基础教育阶段入学“零择校”的政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学校以浙江师范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科研水平为后援依托,并因此而形成了特色化、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方案,在充分利用浙师大师资优势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校长由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著名初中校长吴根土担任,并组建了一支高水准的教师团队,这个团队中包括了特级教师、名师、名师培养人选、教坛新秀和优秀班主任等各色优质人才,以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领先地位。此外,婺州外国语学校还有一个特点,其学生初中3年毕业后,将统一参加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20%以上学生可直升浙师大附中(金华二中)实验班。同时,浙师大附中(金华二中)将有倾斜地拿出定向指标招收该校毕业生。
学校筹办的时间虽短,但工作实效高,迅速赢得了学生家长的认同,实现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而今年,婺州外国语学校招生形势更是喜人,学校计划招生240人,但是,前来报名的学生有1000多,其中多数学生都来自于金华市区的金华名校,还有一些来自外县、市的。由此可见,婺州外国语学校的名声已经一炮打响。
此外,在新城区还有金华女子中学、金华十中(虹路初中和古方初中整合)、金华十七中(乾西初中)、金华特教中心等教育资源,构建整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回眸十年征程如歌,回味十载硕果累累。十年来,婺城新城区不断开发、进取,在大力建设共建项目的基础上着力拓展教育事业,造就了一个教育新格局。如今,新城区诸多楼盘都在积聚人气时都以周边的教育配套为招牌,可见,教育已成为婺城新城区的又一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