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官司而成钟鸣鼎食之家
说到雅畈,就不得不提雅畈的始祖叶敬甫。这个叶敬甫原是松阳括苍山卯山人,宋绍定四年,他远游至婺郡南乡,即今天的雅畈,见此山川秀丽,土地肥沃,便在此定居。据传,叶敬甫起先定居在叶村蓬,后因大水淹没周边大片土地,唯高台门因地势高未受淹,于是迁居到高台门。高台门成了雅畈集镇的发源地。
在雅畈立足之后,叶氏繁衍子孙,建厅堂,扩街道,发展族群,并根据水、陆两路的走向,建成了雅畈古街。民间把雅畈古街拟为一条头朝东、尾向西的龙。
如今,雅畈老街上尚完好保留着叶氏、章氏等数座古祠,传当年章氏移居上王村,而叶氏则于此繁衍子嗣,成为雅畈的主姓。
传宋朝年间,松阳县括苍山峰卯山村的叶敬甫早年种烟叶兼卖烟叶。有一年,他雇人挑了上百担烟叶到金华府去卖,路过汉灶村的田畈,在田边的树荫下休息,他们吸了旱烟后继续上路,将烟火遗留在路边的稻田里,由于天旱草枯,结果火星很快引起了一片大火,霎时殃及大片干枯的稻田,上千亩稻田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周围汉灶村、赵宅村、上王村等村庄农户的为头人看到大旱之年又遭到火灾,非常心痛,就深入追查起火原因。结果查到火灾是由松阳烟贩吸烟引起的,就揪住老板叶敬甫不放,要他赔偿损失。而叶敬甫认为天旱稻枯是天灾引起的,本来就已经颗粒无收,请求赦免赔偿。于是各村的村头将他告到官府,官府在众多村民齐声索赔的要求下,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判处叶敬甫每亩田赔偿一斗稻谷,叶敬甫当堂提出今后如果稻田返禾抽青有收成,该归谁所有。村民们齐说:“枯稻烧毁哪能还魂返青,倘若有收就都归你松阳人收割好了。”叶敬甫当场要求将这个承诺写进官府的判决书。
不料,审判结束后,一行人步出金华府城不久,天空中突然乌云翻滚,雷声大作,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被烧的稻子似施肥后获得甘霖,丛丛被烧掉的稻子返禾抽青,长得比以前肥嫩壮实。待到秋收季节,叶敬甫带了几十个松阳老乡,按照官府的判决书来收割稻子,一行人就在汉灶村西北角的一个土墩的树林边扎下茅屋居住,因为主人姓叶,周围各村的村民就把这里叫叶村蓬。
叶敬甫将这大片田地收割后,按照官府的判决给每亩田赔偿,还剩下很多稻谷,全都归自己所有。当进村上许多村民粮食不够吃,就向叶氏告借,这样一年年生利,加上叶氏勤劳节俭善于经营,不久就成了殷富人家。
相传叶氏落脚雅畈之后,勤劳节俭肯做肯干,不仅繁衍众多子孙,且粮食增产很快,每年都有大量粮食出产,用水路运往各处销售。
有一年叶氏太公将粮食用大船载往余杭出售,船行至九里垅,夜幕降临,就停泊在山脚下过夜。半夜时分,叶氏太公正在船舱酣睡,突然梦见一位穿盔甲白胡须的老将军对他说:“你船停泊在此处非常危险,快快离去!”叶氏太公醒来,知是一梦。梦中之事宁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叫船家起锚撑离此地。船家说:“我们历次往来都停泊在这里,不碍事。”最后叶氏太公出高价叫船家起锚将船撑到对岸。
当夜山洪暴发,沿山停泊的船只全被山洪乱石打翻,不少人员遇难身亡。叶氏太公觉得有神灵庇护,第二天一早,上山寻找,只见山脚有一小庙,此庙所供的是三国时蜀将严颜,与昨晚梦中穿盔甲白胡须将军完全吻合。叶氏太公于是上前叩拜谢恩,并拿回铸有“严公大圣”四字的铁香炉,回雅畈建殿宇作为本保老爷供奉起来,供叶氏子孙及乡邻敬拜。由此,雅畈老街有了严公庙。
后叶氏子孙守着这一方热土,家境蒸蒸日上,终成钟鸣鼎食之家,后又领衔组了公益协会,百代传承。如流传至上世纪的渡船会,便是严氏捐田近百亩,聘专人管理,收取田租,用以造船,来往四海,不收银两。又如“接谷会”,每年青黄不接之时,便会有负责人敲锣打鼓走街串巷,“鸣锣为号,击鼓开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仓中谷物从何而来,这是叶氏倡议大家于富足年月捐献稻谷,屯入粮仓,待到粮食紧缺时,粮仓便行低息借粮,再用借粮所得多收一些新鲜粮食屯着,以待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