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涤衣声,水污久未闻;
着力还新貌,姑嫂浣清晨。
厮闹邻里亲,嬉戏和睦情;
梦中儿时景,重现在当今。
这首名为《儿忆》的小诗,是婺城区乾西乡湖头村文化员沈争鸣于近日创作而成。他说:“这一次是有感而发,我们村的母亲湖——西湖,因为多年污染,变成了污水池,臭气熏天。今年下半年,村两委下决心整治西湖,花了3个多月时间,投入数百万元资金,使西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已几十年无人敢洗衣、洗手的污水池,如今成了村里的新景观,村民又能在这里洗菜、洗衣了。”
的确,眼前的西湖,已丝毫不见污水池的影子:湖内一汪碧水,波光粼粼;两侧裸露出部分青石壁,刻画着岁月的痕迹;每隔一段距离会有台阶埠头,间或有农妇在洗菜、浣衣,相互攀谈之声清晰可闻;两岸是青石栏杆、水泥路面,不远处是拓宽加固的百年古桥银寿桥(又称“宁寿桥”);犹为特色的是,东岸保留着近三十株古树,西岸则布置了几处以整块的青石打磨而成的桌、凳,配合农村文化礼堂的“五廊”(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好一幅“西湖美景”图!
面对如今的西湖,湖头村民叫好连连,特别是居住在湖边的村民,更有着深深地感动。52岁的陈字婵,在西湖西岸居住了近30年。她感慨地说:“西湖曾经让我们受害,如今让我们受益。”据她回忆,她二十多岁嫁入湖头村,当时的西湖水已经开始受污染,因为始终没有治理,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最近十多年,两岸的老房子大多租给了外地人。这些外地人以捡废品、收废品为生,常常把淘汰的废品直接扔进西湖。这样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将西湖当成巨型垃圾场,西湖水变得又黑又臭,“洗个手都会得皮肤病”。70岁的陈兆湘也对此深有感触:“之前的西湖污染有多严重?连几十年的老树都被‘毒’死了!”他告诉记者,早些年,他家在西湖西岸有一块地。上世纪60年代,他的母亲养蚕,遂在这块地上种了50多株桑树。由于西湖污染严重,沿岸垃圾、污物堆积,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些桑树就开始陆续死去。直至今年西湖改造,“仅剩了三五株半死不活的桑树”。
湖头人都知道,西湖污染积诟已久。因此,今年7月,村两委开始着手西湖治理时,很多人持怀疑态度,反对者也不在少数。“一开始,我说要为西湖清淤,很多人不相信、不认同,觉得西湖七八十年没有清淤了,工程太大,万一做一半撂下了,浪费钱,还不如不做。”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加平坦言。面对这样的压力,村两委仍然义无反顾上马了这一项目。
据陈加平介绍,此次西湖治理,最难的是清淤项目,一做就是一个多月。陈字婵亲眼看着湖底的污泥被一车车运走,她说:“看着西湖里的污泥一天天减少,我心里特别高兴,专门计算了污泥数量——5吨的大货车,超过了500车。”陈加平则给出了更具体的描述:“用货车运污泥已经是第二步了。首先是清洗淤泥,把第一层泥用水冲,然后用吸泵吸掉泥水。这一步,把湖里的淤泥‘洗’掉了一米深。接下来是多年积成的垃圾污泥,杂物多、泥土较硬,这一层才用货车一车车往外运,又下挖了1.5米。这样才算彻底完成清淤工作。”很难想象,80余亩湖面,下挖2.5米是怎样一个概念。难怪不少村民一提起西湖清淤时的场景,都说“很热闹,机械车、运输车、人工一齐上阵”。
西湖清淤项目顺利完成,湖头人奔走相告,所有的怀疑在那一刻烟消云散。之后,湖岸道路建设、“五廊”建设等等,都得到了村民的全力支持和配合。近四个月的努力,西湖有了当下风光。对此,陈加平内心充满自豪和感激:“村两委三年一届,这三年里能做一件人人称好的事,值得每一个人骄傲。当然,这么大的工程,200多万元的投入,也并非凭湖头村一己之力能完成。它得到了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对此,我和湖头村民满怀感恩。”
据悉,西湖全长约3公里,水面面积80余亩。此前,该村筹资28万元,完成了上游200米(农田灌溉区)的湖底清淤和堤岸加固。而此次治理的是西湖中段(住宅区段),长200米左右。通过水治理配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湖头村将西湖与休闲广场、文化礼堂大舞台和文化长廊连成一片,打造出了一个“景观式文化圈”。目前,这个“景观式文化圈”已经吸引周边上陈、雅宅、联合等行政村村民每晚前来休闲、健身。
下一步,该村还将筹资对西湖下段进行治理改造,让湖头的“母亲湖”水更清、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