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生态廊道注活力 千年古村看古方

2017-07-18 09:11:5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郦莎

  未来三年,婺城区将围绕“做美大郊区”的战略目标,重点打造五条生态廊道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让廊道沿线美丽乡村风景线景观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了让市民更加了解生态廊道建设的相关情况,7月5日,婺城发布发起了对生态廊道美丽乡村的点赞,截至7月17日下午5时,共有121132人参与投票,其中,白沙溪·古方一村以20268的高票荣登美丽乡村点赞榜首。

  作为白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古方到底有何魅力?日前,记者来到古方,感受这个美丽乡村的悠悠古韵。

  走进古方,感受古韵

  古方村位于金华城西南15公里的洞山脚下,千古白沙溪傍村而过,南数里即是连绵起伏的括苍山仙霞岭余脉,俗称南山。古方原名酤坊,新中国建国后改名为古方,并分设一村二村两个行政村。现古方一村有农户650余户,人口1700余人,古方二村有农户480余户,人口近1200人。除本古方主村外,另有黄家垅、溪对岸(窑岗上)2个自然村。古方村民以朱氏为主姓,除此之外,还有胡、王、陈等十几个姓氏。

  来到位于古方一村的白沙溪桥头,只见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大桥、休闲长廊、垂柳和白沙溪畔洞山上的洞山塔自成一景,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在古方村,有朱氏宗祠、洞山塔、南溪市、紫阳书院等众多古建筑。洞山塔位于古方村白沙溪畔洞山上,该塔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建造,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氏宗祠位于古方一村,为明孝宗弘治年间所建,存世已520余年。朱氏宗祠为三进建筑,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主轴线上有门厅、正厅和寝堂各五间,两边有厢房和耳房。据了解,朱氏宗祠曾是朱氏宗亲供奉先人的祠堂,后因种种原因渐渐荒废。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后期,朱氏宗祠还当过粮食仓库,办过粮校和酒厂。

  2004年3月,朱氏宗祠公布为金华市文物保护点。但由于资金紧缺,宗祠的修缮一直未摆上议程。位于宗祠后部的紫阳书院也因多年无人管理,终于在风雨飘摇中毁于一旦,仅剩一片残墙烂瓦。

  祠堂虽然破败,但这里依然是村民们夏天纳凉的好地方,祠堂内房梁虫蚁不蚀,蜘蛛网不结。关于这个未解之谜,有村民说是因为风水考究,也有村民说是木材质地的原因。

  从朱氏宗祠出来,左手边便是“南溪市”,这里的“市”,指代的是集市。这条位于古方一村中部的街市穿村而过、自北向南,全长约一华里。传说此街始于宋时,是官府衙门专营制酒售酒以及老百姓销售日用百货商贸的集市,明清成规模,民国与解放初还很繁华,尤其是每年农历三月十六和九月十三庙会期间,门庭若市,热闹非凡。现老街虽有所改变,但原貌基本保持。街上的一些店铺仍在营业,每年两次的庙会也沿袭至今。

  回归历史,名人辈出

  “古方原名酤坊,是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对白沙文化颇有研究的地方文史专家杜顺华告诉记者,据考,先朝明时《酤坊杜氏宗谱》序中(卷之一,第66页)有载:“白沙乡之名酤坊,从来朝廷有酒禁,各市镇设有酒坊、酒正,以禁民家私造者,故留有酤坊之名也。”从此专述中可知,原来古时米酒也与茶盐一样均系官衙专营,严禁民间私造、私售。为此,各地市镇必须设有官办酒坊,并有司业官吏谓“酒正”专管。

  现今的古方,原名之所以为“酤坊”,就是指古代专营制酒之场所。

  除了村名大有来头,古方朱氏更是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直系后代。杜顺华介绍,据《南溪朱氏宗谱》记载,古方朱氏一世祖朱和是朱熹的九世孙,朱和的父亲朱元,于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年),任婺州府茶课司大使,家自钱塘迁居永康南园。朱元之子朱和科举擢贡,于元至大年间任职婺州府提举司提举,致仕后,迁居白沙洞山酤坊村,为酤坊朱氏一世祖。

  明弘治年间建成的古方朱氏宗祠厅堂内,原有钦敕“大方伯”的匾额,为的是彰表布政使朱胜系大家风范之意。又谱载,雍正五年,大清皇帝为褒扬前朝朱宁的忠孝仁德,特授其匾额追谥朱宁忠臣忠烈,题敕“忠臣朱宁”四字。至近代,金华革命党领袖、辛亥志士张恭为褒扬和勉励当年古方百姓积极参加爱国反清之勇事,特赠书有“大庇下民”字样匾额一块,此匾至解放初期还曾在祠堂挂置。

  朱氏宗祠后方,即是古代金西有些名气的紫阳书院,此系古方朱氏族人为纪念先祖朱熹所建,书院自明末至解放初一直尚存,既是用于祭拜先祖朱熹,又是古方各姓氏门生弟子读书习经之场所,系古时地方重要塾馆之一。明清时,曾在此教育培养了多位名人学士。

  考先朝《汤溪县志》、《金华县志》及《南溪朱氏宗谱》等史书方志,古方村先祖是英才辈出,代有其人。特别是朱氏家族,自元初至迁来酷坊之后数百年来,更是人才济济,数不胜数。其中有如明洪武年间任中军都督府经历的朱迈,有同期任河北河间知府的朱宁,有明正统年间任刑部郎中的朱庆,有明宣德年间任山西按察司知事的朱义,更有历任武昌、苏州知府,后迁江西布政使的朱胜,还有更多官仕各州县知事、县丞、主父谕等的比比皆是,难以计数。

  展望未来,焕发生机

  “古方历来风光秀美,民风淳朴,名人辈出,人文资源丰富。这次,古方成为金华白沙溪生态廊道精品线路上的美丽乡村之一,我们都很兴奋。”朱震林是古方朱氏族人,多年来,一直为古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四处奔走。

  去年12月,借着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东风,朱震林和一众朱氏族人成立了朱氏宗亲会,到今年3月,宗亲会已经发展到100人左右,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朱氏后代。“宗亲会成立的目的,一开始是为了修缮朱氏宗谱和朱氏宗祠,可越了解历史,我们越发现古方文化的积淀深厚。”朱震林说,古方村除了朱氏宗祠外,还有古窑、古堰等一批不错的文物古迹,有的保存还相对完好,而像七推头(七堂楼)、元檀寺、铜山寺、天主堂等古建筑,大都已经被毁。

  由于多年无人看管,朱氏宗祠也有好几处屋顶已经塌陷、漏水。前些年部分村民的文保意识还不够,有的将这里当成仓库,什么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小货车以及钢筋、农具、柴火、杂物等都往里面放。这让朱震林等朱氏族人痛心疾首。

  为了彻底解救“岌岌可危”的古建筑,朱氏宗亲会成立后,于去年底自发组织成员对宗祠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理,将无关杂物、器具等都搬了出去,并将大门上锁,避免村民随意进出,消除安全隐患。然而,由于力量有限,朱氏宗祠的“改造”也就止步于此。

  “今年,古方成为金华白沙溪生态廊道精品线路上的美丽乡村之一,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知道机会来了。如果借助生态廊道建设,对古方进行美丽乡村的升级,古方必定会焕发生机。”得知婺城发布组织对生态廊道美丽乡村进行点赞后,朱氏宗亲会的成员立刻发动所有的亲朋好友来投票,为大家介绍古方、宣传古方文化、描绘古方山水,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方,爱上古方。在他们的努力下,短短11天,来自甘肃、河北、杭州、江西、甚至东三省的点赞如雪花般纷至沓来。古方,不仅收获了婺城人的肯定,更走出婺城,让外乡人心驰神往。

  朱震林说,假以时日,古方的改造将会搬上议程,届时,朱氏宗亲会也会成为古方发展的“智囊团”,为古方的未来出谋划策。

责任编辑: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