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垃圾分类,您做到了吗?

  ——记者带您看婺城区垃圾分类特色亮点

2018-05-10 08:46:23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苏晓婕 陈晓倩

  记者苏晓婕、陈晓倩

  据悉,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于3月31日批准了金华市人大常委会报批的《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起施行,这标志着生活垃圾分类从实践层面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自2014年婺城区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试点以来,目前全区330个行政村已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建成太阳能堆肥站232座,建成快速成肥机械设施1处,配备分类垃圾桶14万只。今年,婺城区将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村绿色发展的目标,结合“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继续扎实有序地推进农村生活分类减量化处理工作,完善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

  二维码刷卡监督管理农户垃圾分类工作、建造垃圾资源化快速处理站、推行“妇女街长制”、严格落实党员联系户制度……在婺城区,各乡镇街道根据自身实际推出各项措施,提升垃圾分类实效。今天,记者带您走进乡村,看看婺城垃圾分类特色亮点工作是怎么做的。

  竹马乡 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都干干净净,环境卫生都不比城里差,我们住得也开心。”说起这几年竹马的变化,最让村民赞不绝口的就是环境卫生。

  2014年5月,竹马乡率先在婺城区整乡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经过近四年时间,全乡各村形成了“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卫生保洁有偿服务,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定点定时收集清运,监督考核规范操作”的有效垃圾分类模式,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显著成效。

  为了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展开,乡党委和村两委想了许多方法。“垃圾分类工作时民生实事,要想做得好,还是得依靠群众的力量。”竹马乡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是关键。”

  按照这个思路,乡、村干部党员以“联邻帮户”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为契机,上门征询农户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因地制宜”探寻推行垃圾分类的好对策。同时,除了运用小品,三句半、竹马山歌等特色文艺节目,逐村表演宣传,乡政府还为每位保洁员配备了流动小喇叭,做到保洁到哪分类宣传到哪。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开始,竹马创新管理模式,运用“互联网+”,实行二维码刷卡监督管理农户垃圾分类工作。通过“扫一扫”有二维码的“家规家训”牌进行“定位”,同时检查并上传照片,点击“检查评价”。通过二维码管理让联村干部每一次下村、入户检查实现“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推进落实垃圾分类等各项工作。

  蒋堂镇 启用高端设备

  在蒋堂镇下尹村与浪坦塘村的交界处,安装着一套名叫“大树”的有机垃圾处理设备,它全天24小时无休运作,日处理垃圾能力高达800公斤,垃圾进料速度每小时300公斤,发酵仓容量为4吨左右,垃圾减量率达80%。蒋堂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垃圾堆肥房相比,垃圾资源化处理站不仅可供临近村共用,有利于进一步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还能对各村每日清运进行登记,使可烂垃圾量及分拣情况一目了然,便于掌握管理;最重要的还是减量化明显,出肥环保可利用。

  据介绍,蒋堂镇设立这个高端设备,还是因为集镇范围的年坑、田甫、沙畈、达利园、溪口、清水塘、下尹、浪坦塘8个村因土地限制难以开展堆肥房建设,因此蒋堂镇引进垃圾资源化处理站模式,以租用土地的方式联合建造垃圾资源化快速处理站,负责蒋堂镇集镇及8个村可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工作,并成为婺城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快速机械式处理的试点。

  蒋堂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如今,8个村的清运员每天将各村可烂生活垃圾运至资源化处理站,操作员对各村垃圾进行登记、二次分拣及资源化处理。8个村大概3000人,日均可烂垃圾约600公斤,每个月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平均出肥3到4次,每月出肥重量是2吨左右。通过垃圾资源化出来的肥料很干燥,呈粉末状,会被送往蒋堂镇各个农田中充当肥料,既方便又环保。

  莘畈乡 妇女顶起半边天

  一大早,莘畈乡祝村的妇女街长赖晓红就开始每周三次的日常检查。只见她每到村里的一户,便认真地检查了垃圾桶内垃圾分类是否正确,房前屋后是否有杂物堆放。遇上有分类错误的,赖晓红便认真地为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村民纷纷表示:“自从有了这些妇女街长,大家对垃圾分类更了解了,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像赖晓红这样的妇女街长,祝村还有6位,目前,莘畈乡在祝村、方家、大立元3个村进行试点。

  据介绍,因地处山区,外出人口较多,妇女是留守的主力军,自2017年4月开始,莘畈乡制定妇女街长制,挑选既有热心又有责任心的女性,担任村里相应街道(自然村)的妇女街长,做好所辖街道(自然村)的垃圾分类、环境卫生、四治两化等宣传、督查、劝导工作,还要对所管辖范围内农户进行评分并给予公布。

  “妇女街长的优势在于比一般乡镇干部更了解本村情况,村民们也更能接受她们的意见。”莘畈乡妇联主席伊丽艳告诉记者,因为同是本村人,在莘畈乡有许多外出人口,妇女街长更清楚每家农户的动向,可以根据情况对管理的片区进行调整,不会有所谓“跑空”的现象。再者,对于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妇女街长在熟悉村民的情况下,对村民的劝导、宣传和监督工作也更好开展。

  箬阳乡 垃圾分类长效化管理

  如今,走进箬阳乡,家家户户门前灰绿两色的垃圾桶,结合山区特色,垃圾桶上种植花草,整齐划一,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自2014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经过4年的探索、总结、巩固和提升,箬阳乡已经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独具本乡特点运作机制。

  “箬阳乡地处偏远山区,村户之间分布较散,这几年的垃圾分类工作下来,我们总结出一套经验,就是要抓好队伍建设,从源头上保证分类质量。”箬阳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确保垃圾分类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的有效运作,箬阳乡建立激励机制抓保洁员队伍建设。通过公开竞争的形式选聘责任心强的保洁员,乡政府每月召开例会开展业务培训,通报考核结果,点评工作情况。“保洁员例会经常以现场会形式召开,直接现场找问题、寻举措,几年下来,乡里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支比较敬业、比较专业的保洁员队伍。”箬阳乡相关负责人说,“而去年开始,我们要求保洁员每天填写垃圾分类日报表,这张报表不仅是每月各村评选先进户、促进户的重要依据,也是保洁员们的季度考核依据。”

  对于获得先机户、促进户的,授予流动红旗,并给予毛巾、肥皂、牙膏等物质奖励。而对于保洁员,每个季度评选出优秀、良好、合格上三个档次,分别给予资金奖励。此外,箬阳乡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进一步激励保洁员做好垃圾分拣工作,我们将可回收垃圾售出额的50%奖励给保洁员。同时,今年,我们分片安排了环境卫生和垃圾分类监督员,监督保洁员工作、考核农户垃圾分类是否到位。”

  新狮街道 党员发挥带头作用

  走进新狮街道沙溪村,村民的房前屋后收拾得非常整齐和干净,一些村民在门前的小庭院中种植了小青菜、丝瓜等,而更多的村民屋前是一盆盆景观盆栽和盛开的鲜花。只见村子里乡村路面干净整洁,看不到一点果皮纸屑,翻开垃圾桶,可烂不可烂分类十分清楚。

  沙溪村共有党员22人,村两委一直以来都致力于通过加强“党建”,把“垃圾分类”、“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结合在一起,通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自家工作,积极落实党员联系户制度,村(居)两委委员承包一片,每位党员承包几户,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据介绍,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村里全体党员率先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了清理,按照要求在门口除了摆放垃圾桶和盆景,主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同时,沙溪村以此为契机,大力在村里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让党员干部指导村民积极参与。在村里,每名党员都安排了十几户的联系户,党员除了要带头遵守规定,还要不间断地上门与联系户沟通、交流,督促指导他们完成相关工作。

  过去的“脏乱差”变成了整洁、清爽的宜居环境。环境变化了,苍蝇蚊子等都少了许多,让村民切实享受到了环境变化带来的成果。对于如今的环境,村民们纷纷表示:“环境变好了,大家都开心,现在的好环境当然也离不开村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