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长期从事三农工作,为农服务是主责主业,在乡村振兴中更要主动担当、主动作为。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供销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实现村美民富产业兴的目标,关键在于立足实际,找准定位,主动作为。
一、当前我区“三农”工作基本现状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义
现阶段我区“三农”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美丽乡村建设不平衡,农产品特色化程度不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贯彻落实省、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婺城农业发展质量不高、农村发展速度不快、农民增收较慢等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可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使农民享受更广泛的服务,提高农民收入。
二、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尽管,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在监管监督、产业化程度、人才管理、政策配套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存在的问题
缺乏农业专业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者大多文化知识、经营能力、技术水平等相对较低,难以实现规模化的经营管理工作。而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身条件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从事农业劳动劳动者以老年人、妇女为主,年轻人外出务工比例较大,总体文化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偏大等问题突出。
创品牌意识不够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三品一标”认识还不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和市场准入上尚需突破。大部分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认为只要产品有销路,商标注册与否,用与不用问题不大,这使得一些优质农产品“藏在深闺无人知”,没有很好地实施好商标战略、利用好名牌优势。
资金短缺制约发展。我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面临均面临前期资金投入大,投资回报期长,资金短缺的问题。在走访浩富果蔬专业合作社时,正值合作社休整基地,据介绍预计将投入500余万元用于完善玻璃温室、冷库、配送车间等农业基础设施,接下来准备建设腌菜中心,往深加工方向发展,因此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同样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其他农业经营主体也都普遍存在。
(二)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社会因素
信贷支持力度不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起步规模较小,资金实力差,而且农产品受季节性制约,短期贷款需求大,农业抵押担保难,贷款难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对资金运转困难,短时间内无法获得融资需求,就会在季节性农产品收购、加工、运输等方面出现问题,造成较大损失。
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可供流转土地少和流转难是主要制约因素。同时受苗木种植田租的影响,现在蔬果粮食种植的土地租金亦日趋升高,但仍和苗木种植的田租无法相比,契约精神的缺失,导致了谁出的租金高就租给谁,合同效力低,难追责,保障低。
三、促进我区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发展的举措
引导和规范发展。制定新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提升发展政策,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范化建设,健全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扩面工作,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示范性强、运作规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规范化建设,相关扶持政策向规范化、示范性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做大做强婺城农业优势农产品,加大花卉苗木、优质稻米、茶叶等优势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加快绿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和农产品营销平台的培育与搭建,大力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提升婺城农业品牌影响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加紧完成乡镇农合联的会员信用档案登记完善工作,为省农合联会员信息系统平台运行提前打好基础。深入推动我区供销社的农信担保公司担保服务平台建设,优化贷款担保服务流程,重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等涉农群体进行担保倾斜。
开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供销社合作经济组织的独特作用,打破一二三产业条块分割,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拉长产业链,让农民在三产融合中有更多获得感。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产权联结,发展订单生产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业附加值。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