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慧敏
“抓项目大干快上,掀起建设热潮;促投资拼争抢创,吹响图强号角”。今年10月,婺城区2019交通大会战暨第二期“双十大”百亿投资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在主会场蒋堂镇直里村,婺城区琅琊至兰溪市上华公路项目地块,人潮涌动,旌旗猎猎,现场气氛喜庆热烈。
70年来,婺城区抓住机遇,全力推动各类交通项目建设,经过几代人的不断艰苦奋斗,婺城交通出行实现了从无到有,由线到网的转变,一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画卷在婺城徐徐展开。
为全面贯彻市委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决定,今年婺城又新建、续建市政交通和公路交通项目40个,总投资100.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0.55亿元。其中公路交通2019年计划投资11.93亿元,包括金武、金兰快速路、杭金衢拓宽改造、衢江航运、“四好农村”路等一大批交通项目全面落地开花,为交通廊道突击战贡献婺城力量。
全域通达跑出婺城交通新速度
宽敞的河道上,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货船顺利地从婺城航运船闸通过,缓缓向龙游方向驶去。近日,记者在衢江婺城段航运开发游埠枢纽看到这样一派繁忙景象。自衢江金华段通航以来,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了走水路运输货物。“之前船闸没开通前,上游船上不去,我们的货都是在兰溪码头卸下,转到大货车上,现在可以直接开到目的地附近再卸货了,既节约了时间,也省下了不少成本。”从事货物运输多年的“船老大”们纷纷感叹赶上了好时代。
据悉,衢江航运开发工程是“港航强省”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经过婺城交通人4年的砥砺奋斗,衢江婺城段航运开发工程已实现发电、通航、防洪、灌溉等功能。去年10月25日,婺城航运游埠船闸的首次成功通航,标志着衢州、金华、兰溪的水上运输大通道被顺利打通了。此外,婺城航运洋埠电站的4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以每小时16000千瓦的电流向国家电网输送,婺城“航电结合,以电养航”模式的振兴水运之路已经正式开启。
如果说婺城的水运复兴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轨道交通建设则为群众提供了更为快速、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来到位于铁路金华站附近的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在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中,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排土工作。据统计,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婺城段线路从金华站延伸到婺江南岸,总长2.1公里,投资10.6亿元。婺城工程段这短短的2.1公里,是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缩影。该轨道建成后,从金华市区到义乌城区最快36分钟,到东阳城区最快50分钟,到横店最快59分钟。
S313(45省道)婺城段工程、G235金武公路婺城段工程、金义东轨道交通婺城段、杭金衢高速二期拓宽、上华-琅琊公路……一个个重点交通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婺城综合交通发展建设,跑出婺城交通“新速度”。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我们还以交通规划为引领,全域谋划了十四五‘一港一轨四高四干五联’的交通蓝图,不断打造一个集轨道交通、高速交通、快速干线、港口航运立体化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
畅安舒美美丽公路幸福通万家
从婺城新城区公铁立交桥驱车西行,一条笔直宽敞的“迎宾大道”一直向前延伸铺展。只见中央绿化带内植入了各类花草和精品苗木,还添置了假山等别致造型。别致景观带扮靓了道路两侧,路景相生,格外养眼。“道路变宽了,景观变美了,整个新城区瞬间高大上了。”目睹道路优化改造后的美丽蝶变,不时可以听到这样的赞叹。
不仅仅是宾虹西路提档改造,近年来,婺城区交通运输局发挥经济建设先行官作用,以“美丽公路”建设为主抓手,着眼历史人文、美丽乡村、特色旅游、资源禀赋,进一步延伸到美丽乡村示范点、生态廊道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主要节点,并通过实施路网优化、品质提升、绿色养护、安全提档等工程,实现美丽公路的再升级。
白鹭群、水草湾,农家乐、古建筑,青山染翠、满目葱茏。沿着汤莘公路一路驾车向莘畈乡驶去,宽阔的沥青柏油路、工整的人行步道、崭新的交通标识,还有路边别致的景观小品……在不经意间就让人的心情舒缓了下来。
莘畈乡按照“山水莘畈,体旅之乡”的发展思路,打好“体育+旅游”两张牌。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态优势逐步变为发展优势,该乡连续三年举行的毅行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该乡还开设了农家乐12家,民宿床位300余个,2018年共接待游客近25万人次,总营业收入接近千万元。白龙桥镇依托美丽公路发展了乡村采摘游、农家乐,草莓、樱桃、枇杷、蓝莓吸引了大量城里人来休闲采摘。塔石偏僻小村余仓,因美丽公路而发展出原生态民宿,成为游客喜爱的“世外桃源”。交通好了,百姓出门更方便了,农产品对外销售也快捷顺畅了。每到周末,城里人到乡下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以往人迹罕至的小山村,成了游客蜂拥而至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此外,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婺城还形成了城乡一体化流通服务网络,有力的拉动了农村的消费增长和农村电商,土货出城。目前,婺城有道路货物运输企业665家,货运经营户7100户,营运货车8509辆,年货运量达841万吨、货物周转量达73098万吨公里。婺城区现代物流业占服务业比重21.8%,占GDP比重10.69%。如今,婺城建成的村级电商服务点将为村民提供网络代购、电商培训等服务。农村公路实施改造提升、公交一体化后,电商下乡,土货进城,邮政线上线下实现产销对接,打通了农村电商的“最后一公里”。
一条条自然生态、畅通舒适、美丽致富的“风景线”,打通了婺城城乡的经济社会联系,撬动了全域美丽产业发展。美丽公路+”的新模式,给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带去了美丽经济发展的红利。
科技创新
信息化打造智慧交通
绿化修剪机、护栏清洗机、简易路面“修补王”、自制路肩松土器……在婺城各公路养护站,总能看到一些其貌不扬,并与市面上销售的机器长得不一样的各类道路养护机械。“这些都是我们各养护站的工作人员们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自主发明或是改造的。你可别小瞧它们,它们在我们实际养护工作中起了大作用,不仅效果显著,还节省时间、人力、物力。”白龙桥公路养护站的站长黎国军骄傲地说。
近年来,随着婺城区公路交通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公路养护里程的逐年增加。一直以来,婺城区交通运输局都致力于养护机制改革,对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养护模式提出挑战,用机械逐步代替人工,使婺城公路的养护逐步走向机械化、市政化、规模化,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原先的一把扫帚,变成了现在的四个轮子了。工作效率快速提高,作业安全度大大提升,管养成本也大幅下降了。”区交通运输局公路段段长陈豫这样感叹如今交通养护工作的变化。
公路机械化养护管理模式的变化展现了婺城不断创新的精神。而在婺城的各大小公路干线上,一系列婺城特色交通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更是推动了婺城交通管理向信息化、智慧化的转型升级。
在没有路灯的虹戴公路上,夜晚行人走上斑马线,警示灯会自动亮起,提示过往车辆;路口的“自适应信号灯”可以根据行人和车辆流量,自动设置间隔时长;路上有事故、坠物掉落或者违法违章行为,视频监控系统会自动检测纪录,并在后方的显示屏上提醒或曝光,指挥监控中心会同步收到,派出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如今,依托信息化建设,婺城农村交通监管变被动为主动性的动态监管,给农村公路装上“智慧大脑”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监管执法依据。“这是非现场执法系统,该系统专门用于公路超载超限检测与执法,可以实现针对超限车辆的自动判别,鉴定,现场处罚。”在婺城区公路应急指挥中心,陈豫向记者介绍,为预防严重超限车辆对公路的严重危害,婺城专门开发了现场超限报警系统,实现了超限数值可设,若发生严重超限车辆,可以实时推送致路政管理员,做到非现场执法和现场执法相结合。
据统计,婺城已定制开发了区公路应急指挥平台,设置了超限运输非现场执法系统6套27车道,安装监控视频138套,公路信息发布系统20套,打造出了具有视频全覆盖、信号灯自适应、事件自动检测预警、指示信息自动发布、环境气候信息交通违法行为自动提醒等智能化功能的农村公路信息化体系。
下一步,婺城区将继续依托科技力量,针对农村公路的信息化、智能化进行专项研究。同时深化其与“四个平台”系统对接,开发交通管理模块,实现综治、公安、交通等部门间的视频监控网络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利用大数据,不断打造出具有婺城特色的智慧交通,从而实现“人、车、路、环境”的全面智慧协同。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