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婺城首届发展大会前夕,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多路记者奔赴全国各地,访乡贤、听乡音、叙乡情,把婺城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一一呈现给家乡人民。采访途中到底发生了哪些触动人心的故事,且听记者慢慢道来。
“乡贤之旅”让我遇到了两位特别的婺城人
10月底,当我接到要前往无锡和南京采访乡贤的任务时,有些茫然无措。虽然已有三年多的采访经验,但是面对两位在各自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科学家、企业家,我的心情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在赶往无锡的高铁上、下榻的酒店里,我查阅了大量有关两位乡贤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并拟定好准备采访的提纲。
江苏艾尔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方攀峰是我采访的第一位婺城乡贤,没有想像的困难,他非常热情地接受了采访。方攀峰气质儒雅、话语谦和,与他交谈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一位科学家创业之路的艰辛与曲折,看到了他知难而进的顽强与执着,感受到了人生有追求有梦想所收获的那一份充实与快乐。
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我见到了第二位婺城乡贤——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济林。他穿着一身正装,神采奕奕。由于周院长的工作时间安排得异常饱和,所以能给我们采访拍摄的时间并不长。为了尽量多给我们一些时间,周院长主动腾出了自己的午餐时间。那一天,我有幸坐上周院长的车来到南京大学左涤江天文台。在这座全国设备最好的教学天文台内,周院长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以及几十年来的天文研究成果,让我领略到了一段温暖的人生旅程。
此时此刻,当我重新触摸采访时记录的每一行文字,品味那一段段生动而厚重的生活体验与心灵感悟时,我知道,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一份份快乐与感动,更多的则是一种醇厚而饱满的精神滋养。此次乡贤之旅,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我庆幸生命中与新闻工作者这个岗位邂逅,让我有机会认识了这两位特别的人。
(记者邱琪)
人归故里日触景生情时
在我敲下这段文字的时候,2019婺城首届发展大会刚刚落幕。当时,我的朋友圈里还在被8分钟乡愁短片刷屏,落叶归根,无数人的乡愁在同一时间凝聚。
发展大会上,我的摄像小伙伴们抓拍了不少乡贤们潸然泪下的动情时刻。其实,身处千人会场,这种纯粹的乡愁会被无限放大。至少,作为一名新金华人,全程,我是几次抬头,将眼泪生生憋了回去。
每一部完美作品的呈现,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身处每一环的小伙伴都该为自己的努力大方点个赞。会前,6天时间,我和戴建东老师、嘉明同事一道贴着晕车贴奔赴杭州、绍兴,采访了7位乡贤。他们中,有人自小生活在金华城区,有人从大山深处走出来,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百忙之中的相聚甚是短暂,无一例外的是,我从他们的身上读到了对家乡浓浓的眷恋。这种感情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酝酿成诗,存在于一草一木、一蔬一饭。一段脱口而出的乡音,足以让每个人都眼神发亮。
在刷屏朋友圈的图文中,我看到了绍兴市金华婺城商会会长江有财抹泪的片刻。一叶知秋,这些真情流露的背后,有着出走半生的喜怒哀乐,远不是我煮字到凌晨三点的只言片语所能尽述。我想到了他办公桌上,常常黯然摩挲的《寻梦九峰》,想到了令大家热泪盈眶的烂菘菜滚豆腐……
“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作为一名一线青年记者,有幸成为身边大事小事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和前辈们、编辑家人们,一起呈现世间百态、品咂百味人生,我期待着自己的蜕变,也和万千游子一样,期待着第二故乡——婺城的崛起。
(记者梁亚伟)
婺城发展大会把乡愁带回家
为了举办2019婺城首届发展大会,9月底,我们追寻海内外乡贤的足迹,率先前往广州采访了两位乡贤创业创新、回报桑梓的故事。
婺城乡贤胡静女士和孙海法教授热情地接待了初到广州的我们。胡静说:“常年待在广州,看到家乡来的人,感觉格外亲切。”
在与胡静和孙海法的交谈中,我能感受到少年生活在他们身上刻下的某种痕迹。“不管我走到哪里,有了什么样的成就,我的根永远都在婺城。”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向,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苦与甜,对家乡的思与慕,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裹着他们。在那一瞬间,我仿佛明白了这份“乡愁”的厚重。
“我们有一个微信群,里面都是在广州发展的婺城人。”孙海法说,“婺城有什么消息,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查看转发。”采访中,孙海法与我们分享他对婺城发展的一些见解和建议,眼中满是真诚的期盼与喜悦。胡静也表示,要把自己的思乡情与创业激情一起挥洒在美丽婺城,同时也将带动身边更多的企业家朋友来婺城投资,共谋大业、共叙深情。树高万丈不忘根,人若功成不忘本。反哺家乡,成了婺城游子们深切的乡愁。
从广州到杭州再到南京、绍兴,我见到了许多定居他乡功成名就的婺城人,他们都心系家乡,关注婺城的发展,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婺城人。
现在,2019婺城首届发展大会已经圆满结束,但婺城前进的脚步不会停下,我们静待下一届发展大会再与乡贤们见面,共同见证一个更好的婺城。
(记者戴嘉明)
一路向北乡贤采访让我
再次知道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北京在我眼里是自带耀眼光芒的。所以,去的前几天我就在想,得是多么优秀的人才能在北京工作、生活,最后拼搏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采访团队一行5人一路北上,去探寻一个“神奇”的领域。
采访对象距离我们住所较远,为了能准时到达采访目的地,我们选择了地铁出行。
几个采访目的地距离都较远,几乎每天我们都在拥挤的车厢里一站就是十几个站、一个多小时。
北京地铁之多,换乘之复杂,在采访期间足以领教。挤地铁,查路线,换乘,在北京采访五天时间里,地铁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
北方的天气过于干燥,团队里好几人都鼻炎作祟,头痛再加南北差异的水土不服,以及骤降的气温,采访间歇的我们一刻都不想动弹。多喝热水真的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了。
说回被采访对象,忍不住由衷地感叹,优秀的人真的令人倾佩,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也“理所应当”。越是成功的人,越是自律。在北京采访的这四位乡贤,虽然是四个完全不同领域,但是在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特点:严谨,自律,谦虚而又博学。讨论自身领域时,他们严谨专注,耐心地给外行的我们解释专业知识。讨论家乡发展时,他们又能从社会、文化等角度提出独到见解,并不束缚于自身领域。
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他们的待人处事方式更值得我们年轻一辈学习。
(记者陈晓倩)
乡贤采访的三个印象
“婺城乡贤的学识和观念,让我学会很多,懂得很多。”在采访完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后,我看着刊登出的版面,看到的不仅是采访人物背后的故事,脑海中也浮现出了对北京这个城市、天气、地铁、居民的印象,这段采访让我对首都有了重新的认识。
上午8点半,北京乡贤采访的队伍就现场感受了一番北京地铁的“高峰期”。我的单反相机镜头盖就在人潮中掉了。好在有北京大妈帮忙捡了起来。 “看来北京人还是挺热心的。”这是我对北京第一个深刻的印象。
在采访之前,我们采访团队便已经对采访人物作了初步的了解和功课,看到简介上的介绍,大家还是一头雾水。“教授的故事可能不太好写吧,专业术语我们都听不懂啊。”行走在校园中,团队中的小伙伴们还在自嘲,但大家心里却想着,不管如何,只要是我们采访的对象,听不懂也只能记下来自己上网查了。
伊成器的故事,已经被很多媒体写过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双聘研究员,回到北大后,他牵头组建了“核酸修饰与表观遗传学”实验室,并逐年招收博士生和研究人员,从事生命科学范围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但当我们真正见到采访对象时,一说起婺城,大家马上便打开了话匣子,大家心里松了一口气,“都是婺城人,还有有共同语言的。”在采访的过程中,伊成器也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为我们介绍他现在所从事的工作,让我们明白成绩的背后有那么多科研团队在努力着。
“在北京的婺城人挺拼的。”这是我对北京的第二个印象。
“对我们这些一线科研工作者来说,我们可以以提供智力服务为核心,也可以通过专利技术、课题研究、项目合作等途径,不受工作地域、时间、方式的限制,满足家乡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在采访最后,作为北京大学的教授,在外工作多年,伊成器也依然时刻关心、关注着家乡经济的发展。
“我们婺城人真棒!”这是我对北京的第三个印象。
(记者苏晓婕)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