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婺城引来跨省种地“新农人”

2025-04-10 09:00:09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金华传媒记者 余美娜 厉胜男

  本报讯(金华传媒记者 余美娜 厉胜男)日前,42岁的安徽籍“新农人”潘文奔波400多公里,出现在婺城区白龙桥镇新昌桥村的田间地头,熟练地操作无人机,为早稻播种忙碌。

  2023年,潘文在网上看到新昌桥村有大片良田可承包,发现这里土地肥沃,且政府对种粮大户的扶持政策力度非常大,于是和妹夫一起来到新昌桥村,承包了800亩婺城良田,开启跨省种粮“新农人”生涯。

  “我们把该干的事干好,用心去干,肯定能有个好收成,有钱挣。”潘文说。这份自信不仅来自他多年务农的经验,更源于婺城区政府给予的坚实后盾。

  婺城区农业农村局出台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明白卡》,让潘文吃下了“定心丸”。其中,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额补充保险,财政给予93%的保费补助;按实际种植面积,每亩还可获得350元的补助。“政府的各项补贴,已经基本和我们的地租持平了,这些政策大大减轻了种粮大户的经济压力,增强了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潘文说。

  到金华的第一年,他按照惯例采用了老家单季稻加小麦的模式,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在婺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和乡镇农技员点对点政策解答帮扶后,他对这边的气候以及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今年,入乡随俗,改种双季稻。

  为了让种粮大户种好粮,婺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农技站专家在微信群24小时“坐诊”,从“倒春寒应对指南”到“智慧灌溉攻略”,把技术锦囊直送到田间地头。除了政策保驾护航,科技也为农业添砖加瓦。“我现在用无人机播种,相比传统人工,可以在更短时间内精准完成更大的播种面积。”潘文介绍。通过GPS定位和智能导航系统,无人机播种可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准确落在预定位置,提高出苗率和作物产量,还能减少人力成本。

  自开展非粮化整治以来,婺城区整出了四五万亩的优质农田,同时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建设等措施又让种粮大户可以更好地进行机械化种植,提高亩产效益,吸引了不少像潘文这样的外乡人跨省来种粮。

  据统计,2024年外省籍在婺种粮大户合计承包面积约4003亩,种植面积约7968亩。这些“新农人”的到来,不仅为婺城区的粮食生产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推动了婺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