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玉洁)眼下,婺城区塔石乡余仓岱上村岱上自然村的高山蔬菜迎来收获季,西红柿、黄瓜、四季豆、南瓜等各类蔬菜陆续成熟。每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村里的种植户便上山采摘,随着一筐筐蔬菜被挑下山,这个小山村开启了一天的忙碌。
沿着蜿蜒山道,记者走进岱上村。宽敞的村道上,有村民肩挑大筐快步走过。山泉流淌过村口的几户人家,白白胖胖的黄瓜洗个冷水澡,被整整齐齐地码进塑料筐,分拣、清洗、过筐,村民们动作娴熟利落。
在村民傅文源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他家的蔬菜种植基地。大棚外,豇豆垂成翠绿的帘子,毛芋的大叶子相互簇拥着,手臂大小的黄瓜压弯了竹架。大棚里,番茄一株株整齐排列,长势好的一串能挂果五六个,大的小的,青的红的,鲜嫩的果实散发着清香,模样诱人。“番茄的价格还得看品相,品相好的在市场上很抢手,每斤能卖到5元,品相一般的只能卖到2元每斤的价格。”傅文源一边说一边仔仔细细地挑选着,不一会儿便摘了一大筐。
岱上村海拔600多米,昼夜温差大,早晚云雾缭绕,且山泉水资源丰富,在这样优质环境中生长起来的蔬菜,口感格外好,深受市场好评。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早在1998年,村民傅文登便开始了蔬菜种植的初步尝试,但那时交通不便,种出来的东西很难卖出去,基本上是自种自吃。没多久,进村的环山公路开通,蔬菜种植技术不断提升,市场的大门被顺利撬开。就这样慢慢摸索着,一户带着一户干,如今,全村共有23户种植户,种植面积达90余亩,收入十分可观。
站在高处眺望,连片的大棚点缀绿野山间,这个小山村的有限山地被精心开垦,泉水潺潺流淌,浸润着各类蔬菜茁壮成长。阳光透过升腾的云雾洒在层叠的梯田上,两辆大卡车正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向市区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