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用真心换来百姓暖心
“这车坐起来真暖和!”昨天,汤溪镇的范大爷坐在502路公交车上说,令他更高兴的是,他坐车还能享受半价优惠,原先坐车要花5.5元,现在只要2.3元。记者看到,这辆新开通的502路公交车又新又干净,售票员正热情地招呼老百姓上车,“我们进城更加方便了,城乡公交统筹这件事做得好。”
听到老百姓的赞誉,汤溪镇的党员干部们很是欣慰。在市区农村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第一阶段,全区共有52辆中巴车,其中28辆车涉及汤溪籍股东92名,汤溪镇成为此次城乡公交统筹签约工作任务最重的镇。由于少数中巴车主对政策不理解,个别车又是刚转让过来的,一些车主要求的补偿额较大,股东情绪较为激动。因此,工作刚启动时,举步维艰。
面对一度难以推进的签约工作局面,在客观分析了汤溪镇的实际状况后,汤溪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定人、定车、定任务”的工作方式,以镇班子成员为组长,组成15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负责一辆车。在开展签约过程中,工作组成员用亲情、友情、感情来融化车主和股东,确保每天有人签约。党员干部表率作用突出,少数涉及公司化改造的党员干部,都在三天内完成了签约,凡与车主和股东有亲属有关系,党员干部也积极上门做工作,确保按时签约。
“我们所有工作组成员发扬了‘拼搏、奉献、敬业、团结、创新’的九峰移民精神,放弃所有休息时间,深入车主、股东家中,苦口婆心地讲政策,分析形势,有的在股东家里一坐就是10多个小时、一等就是一宿。”汤溪镇党政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去年12月14日,该镇人大主席戴东华的父亲因病情加重,当时正是城乡公交统筹签约的关键时刻,一边是病危的老父亲,一边是箭在弦上的工作,戴东华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作中,顺利完成了任务。12月28日,在汤溪镇全面完成签约任务后的第三天,戴东华的父亲不幸去世。听闻此事,一些股东纷纷给戴东华打来电话表示安慰和歉意:“你父亲病重,你还这么认真来做我们的工作,我们真的过意不去。”
在汤溪镇,这样的例子很多。原镇干部范志忠已经退居二线,但他依旧冲在了第一线,做股东的工作,连着四个晚上没合过眼。去年12月25日,汤溪镇顺利完成签约任务,他却病倒了。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拼搏进取工作精神,汤溪镇推动着城乡公交统筹工作的进程,保证了车辆签约、交车工作的完成。去年12月31日,汤溪镇的15辆客运车顺利交车。
记者看到,在502路金华———汤溪公交沿线路段,每个公交站点都有2至3名戴着红袖套的镇干部忙着维护交通秩序,对前来坐车的群众进行解释、宣传、引导,维护好集镇秩序。除此之外,镇政府还做好宣传工作,将有关优惠政策、公交站点等信息录制成广播,制作成宣传标语、横幅,张贴在集镇及各行政村,使市区大公交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要站好每一班岗,让居民将更加感受到城乡公交统筹带来的甜头,再苦再累,我们都值了!”汤溪镇的党员干部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