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全市各县(市、区)民政局长汇聚婺城,共同交流民政工作经验,婺城区民政工作受到充分肯定。
近年来,婺城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的系列部署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规范完善、科学高效”的工作思路,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到2009年底,我区已累计建成100个农村社区,计划到2012年底,所辖540个村中60%完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目前,绝大多数建成的农村社区管理服务运转正常,初步构建起以农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农村现有管理体制不变,功能健全、运转规范、有序正常的工作机构和服务体系。农村社区的建设进一步深化了村民自治机制,增强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促进了基础设施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了村容村貌;拓展了服务领域,发展了卫生文化事业,促进了农村的祥和稳定。
一、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做法和成效
1.坚持因地制宜,明确社区建设思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制订出台婺城区《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通知》以及《关于明确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及考核验收工作的通知》等,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明确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工作内容、实施步骤和考核标准,为做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根据任务指标和建设要求,按照村庄大小和村庄布局,按一村一社区或多村一社区为模式,统一规划社区建设布点,使社区有一定的服务人口和辐射服务面积,并逐年按规划分布实施。同时,要求围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追求千篇一律,不搞花架子和形象工程,有多少力量办多少事情。
2.加强指导培训,突显社区建设特色。结合各村的基础条件、区域位置、人文环境以及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各社区建设的规划和业务指导,加强交流学习,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乡镇分管领导、民政助理员进行农村社区知识讲座和业务培训,并多次组织村书记、主任到汤溪镇下新宅村和义乌市早溪塘村等地观摩学习典型经验,提高建设村的思想意识和直观认识。用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指导农村社区的建设,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和村落文化,实行社区的差异化、特色化建设,挖掘和展示“一区一品、一村一貌”,如雅畈徐店的“东方斗牛”、罗埠下章村的古村落、蒋堂下尹村新村新貌、白龙桥洞溪“华东汽配第一村”等特色文化,提升了农村社区的文化内涵。
3.整合各方资源,夯实社区建设基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并给予政策倾斜,从2007年起区财政安排落实试点专项经费,整合有关部门为民服务设施资源,规范制度和服务内容,统一制作标牌及农村社区工作台帐;各建设村也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改建、扩建和新建等渠道,以村原有设施为基础,加强社区的阵地建设,完成农村社区建设的村均建立了集管理、服务教育、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实施“四五”工程,即:建成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办公室、党建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治保调解综治室、图书阅览室等五个室,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农村社区帮扶救助服务站、卫生计生服务站、科技信息服务站、环境卫生监督站等五个站,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环保护绿队、护村队、文化娱乐队、体育健身运动队等五个队,完成了一个农村社区公开栏(党务、村务、财务)、一个社区活动宣传栏、一个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一所农村村民学校、一套健身器材和街路门牌的五个一设置。
4.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服务体制机制。紧紧围绕便民、助民、利民的目标,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入手,突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积极为群众提供高效、畅通、便捷、优质的服务,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建立了集中办公制度、办事代理制度以及乡村联席服务日等制度。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发挥了村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社会各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农民的作用,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各建设村基本组建了由在村离退休干部、退休教师、老村干部、老党员参加的社区服务队、健身运动队,老复员军人、民兵参加的护村队,有一定文艺专长和文艺爱好居民参加的文化娱乐队等等。
5.建立激励机制,推进村民自治进程。完善指导标准和评价体系,根据农村社区建设目标任务和考核验收标准,以自查与督查、平时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扶持农村社区建设,并开展先进评选表彰。理顺社区内各种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强化民主管理,根据“四个三”工作目标和体制机制建设任务要求,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以现有村委会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农村居民广泛参与、各类社区组织合作互动的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机制,有序推进农村社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稳定发展。
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农村社区建设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资源整合、深化村民自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要真正使农村社区建设取得实效,符合农村发展实际,满足农民的客观需求,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1.整合资源,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农村社区建设面广、量大,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把农村社区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加强工作协调,统筹各部门为民服务的内容和措施。要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契机,结合“创建小康示范村”和“星光老年计划”等,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理念,整合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场地、器材,完善社区服务、活动用房建设,加快推进“四通四改一化”为重点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使村民能切实感受到农村环境的变化和生活的便利带来的实惠。
2.实事求是,有序推进,忌快求稳。根据我区各乡镇(村)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有条件建的先建、建设意愿强烈的先建。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找准工作定位,加强工作指导,把重心下沉到社区、落实到社区,把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增强工作凝聚力和推动力。要结合农村区域文化特色,充分挖掘自然文化资源,打造农村社区文化品牌,形成乡村特色。
3.外讲形象,内强素质,重在服务。在健全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强化宣传引导,切实增强农村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实现由动员式参与向主动性参与的转变,努力打造和谐农村社区。要加强队伍建设,选拔农村优秀人才进入村级组织班子,使之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服务者,并以培训会、考察观摩、专题辅导等形式开展培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作者系婺城区民政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