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总第65期)
2009年6月23
本 期 要 目
理论学习
*批判借鉴西方民主制度需要把握两个理论要点………………………2
社会传真
*只有“真征求”才有“真意见”………………………………………2
干部论坛
*莫让“空头政策”削弱政府公信力………………………………………3
人民论坛
*别让老实人在视线里“走失”…………………………………………3
热点评论
*邓玉娇案很难说是谁的胜利……………………………………………4
问题思考
*别让环保部门“孤军奋战”……………………………………………5
思想纵横
*干“得罪人”的事一定丢选票吗 ………………………………………6
社会时评
*信息公开是政府最明智的应对…………………………………………7
社会观察
*怎样让悲剧不再重演?…………………………………………………7
域外传真
*白宫是如何操控记者的…………………………………………………8
人生思考
*常识………………………………………………………………………9
理论学习
批判借鉴西方民主制度需要把握两个理论要点
怎么看待西方的民主制度,虽然从理论原则上已经解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和清醒。恐怕这还是一个会长期存在的问题,因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还将长期共存,并在许多方面处于强势,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在一些国家还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一个新生事物,但自身还有一个完善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会有一个过程。
因此,现在我们观察分析西方民主制度,在批判其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有两个理论要点需要把握。
一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从世界范围看,民主制度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所以不能只看到民主具有普遍性价值和某些共同要素和形式,就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民主模式,即以民主的普遍性否定民主的特殊性;反之,不能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和民主制度的性质和形式,就完全否定民主的普遍性,这就根本上否定了在这一领域相互学习借鉴的可能性。
二是低级阶段的东西与高级阶段的东西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在革命性地批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更加高级的政治民主制度,所以它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扬弃,其中必然包含着一些合理的因素,不能完全对立起来,或者简单地批判否定。
对于西方的民主制度我们应该采取批判性的吸收、借鉴,但决不照抄照搬。我们要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同时,下功夫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应该承认和强调,这方面的发展空间和我们所担负的责任、任务还是十分繁重而艰巨的。
——资料来源:2009年6月10日《报刊文摘》
社会传真
只有“真征求” 才有“真意见”
现在一些部门经常通过下发征求意见表征询民意、汇聚民智。但收回的意见表,很多都填“无意见”,或者干脆“交白卷”,抒真言、献良策、出点子的好意见不是很多。
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是由于征求意见前大张旗鼓的宣传,把群众的参与热情吊得很高;而在意见征集到之后,问题依然是问题,我行我素,一切照旧。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征求意见,群众当然不满意。
征求意见贵在一个“真”,在改善作风中动真格,在解决问题中出真招,在改进工作中使真劲,不让征集的意见“打水漂”,才能充分激发群众问政献计的积极性,才能征集到“真意见”和“金点子”。
——资料来源:2009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干部论坛
莫让“空头政策”削弱政府公信力
一个县在搞城镇建设规划时,为了整齐划一、美化环境,要求临街房达到一定高度。个别领导干部许诺说,只要群众建房达到要求的高度,政府就给予补助。然而,临街群众按要求建好了房,政府给的钱却比许诺的少很多。群众在多次上访没有回音后,将县政府告上了法庭。法院经审理,判决政府败诉,补偿群众损失。
时下,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个别领导干部在制定、实施政策时,不能依法行政,往往自行其是,甚至出尔反尔、失信于民,使本来出发点良好的惠民政策人为地变成了悬在半空得不到落实的“空头政策”。这既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威信,也造成了干群之间的矛盾,导致群众对政府的不满。
“空头政策”现象的发生,既折射出一些政府部门和少数领导干部权力本位意识浓厚,心中没有群众的位置,认为群众应无条件服从行政指令,政府可以随便应付群众,也显示了个别领导干部缺乏起码的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既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也影响着社会风气。
——资料来源:2009年6月22日《报刊文摘》
人民论坛
别让老实人在视线里“走失”
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是领导干部要有一双识别老实人的慧眼,不让老实人在视线里“走失”。
为什么许多老实人错失提拔使用的“黄金期”?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领导干部不能及时、准确辨别老实人。所以,关心老实人,不仅要口头上重视,文件里强调,更要在实践中明辨是非,把老实人看准了、用好了。
以下十类老实人,领导干部要格外关注——
一是不和你套近乎但积极配合你工作的人。这类老实人工作起来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勤奋努力,一切听从组织安排,不习惯于察言观色。不像有些人,见风使舵,投上所好,即使“积极”也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
二是不和你多走动但能体谅你良苦用心的人。这类老实人,能深切体会组织、领导的关心和厚爱,总想着以更高标准、更好状态投入工作,用实绩来报答组织的关爱,而不是靠多和领导走动来拉关系、捞好处。
三是不往你家里跑但常往基层跑的人。这些同志,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基层了,不怕领导不注意,就怕基层不满意。他们能记住老百姓的门朝东开还是朝西开,却记不住领导家的门牌号码。
四是不关注你的生活私事但能帮下层排忧解难的人。这类老实人,不琢磨人,专琢磨事。他们对领导的私事没兴趣,对基层疾苦很关心;对领导的生活习性、兴趣爱好知之甚少,对老百姓的需求、困难如数家珍。他们往往容易被有些领导认为“不会来事”、不懂“道理”而受到排挤。
五是不当面恭维你但能帮组织树立威信的人。他们不习惯说客套话,讨厌说违心话,不善于说让领导高兴的话。他们认为,威信不是恭维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树立起来的。
六是不向你表态但能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人。他们不声不响地工作,竭尽全力地干事。他们信奉说得好不如干得好,坚持低调做人、认真做事。
七是不爱表功但能创造性工作的人。这些人为了干好工作想千方百计,吃千辛万苦,不爱多表功,只求多立功。对这样的老实人,如不加以重视,时间一长容易挫伤积极性、创造性。
八是不爱提个人要求但表现积极的人。他们为了工作可以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压力和痛苦,却从来不提个人要求。以致有人感叹:如果用这种工作劲头为个人升迁跑门路、拉关系,恐怕早就“功成名就”了。
九是不看你脸色行事但能秉公办事的人。他们坚持原则,不徇私情。这种老实人最让人放心,因为他们是你工作少出错、少失误的“保护神”。
十是不喜欢给在职领导“烧香”却给离职领导“送暖”的人。他们为人不势利,做事很厚道。
老实人,就这样,说话老老实实,干事踏踏实实,生活朴朴实实,为人真真实实,一点也不矫揉造作。领导干部应当格外关注这些老实人。
——资料来源:200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
热点评论
邓玉娇案很难说是谁的胜利
6月16日上午,“邓玉娇刺死官员案”在湖北巴东法院一审结束。法院当庭宣判,邓玉娇行为属防卫过当,且邓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又有自首情节,所以对其免除处罚。
公众对邓玉娇案的一审判决予以了高度的赞扬,仿佛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舆论拉锯战中,民意已经彻底获得了大胜。但除了邓玉娇案一审判决的结果令人满意之外,其他一切被冠之以“某某的胜利”的词藻,恐怕都是牵强附会的民间解释。
首先,邓玉娇案一审结果难言是民意的胜利。这不是要否认民意与舆论对邓玉娇案公正判决所起到的作用,但在当今的法律体系之下,倘若说民意能影响到司法的判决,那也未免有些过于高看民意的作用。
其次,邓玉娇案也难言是司法的胜利。因为司法从来不需要什么胜利,只需要进行公平公正依据事实进行判决。但若是从邓玉娇案一步步演变的过程来看,为何公众与媒体的质疑之声远远大于对巴东县司法体系的信任?显然,对邓玉娇案最初调查的结果公众是非常不信任的,若非后来的外力干涉,很难有今天的结果。
再次,邓玉娇案更难言是舆论的胜利。舆论监督所起的作用大不大?回答显然是肯定的。但一度复杂如悬疑剧一般的邓玉娇案,其发展的脉络,其转变的原因,其判决的依据明显呈现出一个渐变的过程,导致这一渐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现在看依然是不明朗的,舆论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肯定不是决定性作用。
如果司法判案总是要受到这种因素或是那种因素的左右与影响,那么司法本身就难言公正,那么判决自然是难遂人意。当然,倘若最终的事实说明,邓玉娇案的确是在没有受到任何内力或外力的影响之下作出的一审判决,那样我们才能说这次判决是“某某的胜利”。
——资料来源:2009年6月22日《学习时报》
问题思考
别让环保部门“孤军奋战”
因擅自开工建设未经批准的铸锻钢基地及技术改造项目,日前国家环境保护部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违反环境法规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处以20万元罚款。
尽管有人质疑,“区区20万”能否对其起到震慑作用,但对于国家环保部,这已是罚款的上限。然而,在这一事件中,如果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处罚上,则可能忽略更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被查处的环境违法项目,许多都是类似“中国一重”的“未批先建”,这已经成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按照我国当前的行政审批体制,一个建设项目要获得“准生证”,往往需要经过环保、计划、建设、规划等多个部门的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更是明确规定,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其他部门不得审批。
那么,对“中国一重”的“未批先建”,我们不禁要追问,在没有环评审批的情况下,该项目其他的手续又是如何办下来的?
无独有偶。据报道,日前环保部叫停的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等项目,都存在未经环评审批就擅自开工的问题,“有些项目甚至已经建得差不多了”。这些年来,一路绿灯最后卡在环评上的建设项目,并不少见。本该最先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却往往成了最后一道关卡,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根据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环评法执法检查报告,许多地方和部门存在着“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未评先批”等现象,一些地方甚至用“红头文件”为此保驾护航,仅2007年全国就清理出51件与环评法有关规定不相符合的地方性文件。
由此可见,一些部门罔顾环评审批前置的相关法律规定,默许甚至是支持违法项目上马,这才是当前环境违法事件频发的深层次原因。近几年来,无论“环保风暴”的不断掀起,还是环保局长的匿名举报,都显现出环保部门“孤军奋战”的无奈。而这背后,则是相关法规制度和发展理念的缺失。
正如国家环保部所言,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的项目可能会借机卷土重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要求绝不能为保增长而把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避免环保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值得认真思考。
建设生态和谐中国,环保部门独木难支。如何让环保部门告别“孤军奋战”,如何使环保不至于成为少数人“寂寞的欢愉”,有赖于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有赖于执政理念的不断进步。
——资料来源:2009年6月18日《人民日报》
思想纵横
干“得罪人”的事一定丢选票吗
“干得罪人的事丢选票。要保住位子,进而有所发展,得罪人的事就应少干或不干。”这是目前少数领导干部秉持的一种所谓“理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不妨作一些分析。
如果从一般意义上考察,把“得罪人”理解为违背或侵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搞“一言堂”或以权谋私,那么,这种“得罪人”的事就绝不能干。而且,这样干事的领导干部不会得民心,丢选票也是必然的。但是,在现实语境中,“得罪人”常常有着特定的含义,指的是敢抓敢管、勇于开拓,敢于与少数人、小团体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不得罪人”则往往是指不敢抓、不敢管,对不正之风或违纪违法行为轻描淡写甚至放任自流,以求得一团和气,明哲保身。从这个角度说,“干得罪人的事丢选票”的观念就成问题了。
客观地说,敢抓敢管、勇于开拓,与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肯定是会得罪一些人的。在现实生活中,也确有领导干部因此而丢了一些选票。这是少数领导干部不愿意干“得罪人”的事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如果出以公心,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领导干部的责任和义务来考虑问题,这种“得罪人”的事就必须干。领导干部的言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领导干部都为了保选票而不“得罪人”,又如何能够保证一个单位或部门风清气正,保证党和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呢?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那些干“得罪人”的事的领导干部,最终却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赢得了更多的选票。相反,那些拿党性和原则做交易的人,虽然得到了一些选票,但常常导致本单位或本部门管理松懈,正气不足、邪气上升,最终会失去大多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因此,干“得罪人”的事,未必对领导干部个人的发展不利;不干“得罪人”的事,最终也不一定能够得到选票。
当然,如果敢抓敢管的领导干部受排挤、不能正常进步的现象不得到改变,那么,“干得罪人的事丢选票”的观念就仍然会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在这个问题上,除了要求领导干部排除私心杂念,讲大局、讲党性、讲原则,还应当从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方面入手,尽量减少或避免出现因“得罪”少数人而影响发展进步的现象,进而形成讲大局、讲党性、讲原则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比如,票决制本来是民主推荐、民主选拔、民主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制度,但一些地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简单化现象。这可能是导致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抓、不敢管的一个直接原因。这启示我们:在重视选票作用的同时,还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走访和调查工作,全面了解领导干部的任职情况以及群众的评价和意见,使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全面。这样,才能解除领导干部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正愿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资料来源:200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
社会时评
信息公开是政府最明智的应对
最近,浙江杭州发生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事发后,杭州市警方通报该事故时,引用肇事者胡斌及同伴的陈述:案发时肇事车辆速度为每小时70公里左右。这一说法与目击者“受害者被撞飞5米高、20多米远”的描述反差较大,引起了许多网民的质疑。一些具备专业知识的网友迅速展开了自发调查,他们中有人到现场察看,有的进行相关测试,并将调查结果发到网络论坛。最终,杭州警方向社会道歉,认为“70码”的说法有误,肇事车辆的时速最终被认定为84.1公里~101.2公里范围,案件也进入了司法程序。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事实真相和公平正义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从陕西“华南虎事件”到云南 “躲猫猫事件”,乃至最近的杭州“70码”飙车案,公民自发调查的行为屡见不鲜。
面对这一现象,政府是否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从一些公民调查事件来看,地方政府对此似乎并未做好心理准备。事实上,围堵和封杀显然并不明智,这只能使政府部门在处理事件时陷于被动,最终带来的只是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损失。
作为政府来说,对公民调查不必大惊小怪。公民意识的觉醒必将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则是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政府对于公民自发调查应该积极回应,加以引导,最好的做法是迅速公开相关信息,进而建立一套便于操作、行之有效、与时俱进的信息公开制度。
——资料来源:2009年6月10日《报刊文摘》
社会观察
怎样让悲剧不再重演?
近日,成都发生的公交车燃烧事件,将大众的视线一下转移到了公共交通安全的话题之上。
悲惨的结局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故发生之后,成都市人民政府、市交委、公交集团及卫生局等部门,没有遮掩信息,推诿责任,而是迅速采取措施应对灾难,积极善后;沈阳、北京、武汉、杭州、重庆、广州等地则对本地公交系统安全隐患展开了大排查。这些亡羊补牢之举,推动着事件向好的一面发展。
出行,如同吃饭、休息等一样,是人们最基本的权利。如何相信并确保自己的出行处于安全状态,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公交系统并不由乘客自我掌控,因而出行的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公共交通系统的严格管理和有关部门的有效监控。目前,我国的公交汽车及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基本上都掌握在地方治下的国有公共交通公司手中。廉价的公共交通系统,含带市政便民及惠民举措在内,是民众享有的基本福利,而每年公共交通系统又从国家税收中享受一笔不菲的补贴。这都要求职能部门对于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安全担负起必要的监控责任。
但是,有些事总是让人感到揪心。从毒奶粉事件到华南虎事件,再到“俯卧撑”、“躲猫猫”等系列公共事件的发生,都让人看到有的职能部门在公共事件中的被动局面,往往只有在发生不可控制的严重结果之后,问题才可能得到令人相对满意的解决。虽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促使部门工作在人民监督之下有所进步,但在事件发生之前的不自律,以及事件发生前期的束手无策,总是让人痛心不已。
此一事件,也许会促使其他城市对公交系统的安全进行排查,效果究竟如何,尚待观察。2007年上海地铁就发生过屏蔽门夹死人的事件,2008年上海842路公交车也曾经发生过燃烧事故导致死伤的惨剧。而以“公交、燃烧”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搜索,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25.6万个,也让人约略看出此类事件并非孤例。即便在北京,近期一段千人拥上一辆930公交车的视频也活跃在各大视频网站之上,假若事故不幸发生在这里,带来的伤亡将会有多严重,简直无法可想。
其实,在近邻日本,东京等地也时有公共交通系统发生大拥挤的新闻爆出,但出现重大伤亡的情况却并不多。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值得关注并借鉴的。
——资料来源:2009年6月9日《人民日报》
域外传真
白宫是如何操控记者的
丹尼尔·巴特利特在小布什总统时期担任过长达7年的白宫传媒顾问。《文汇报》6月15日刊登该报驻美记者朱幸福对他的采访文章。摘登如下。
记者:白宫不掌握媒体,不能控制媒体,但你们是如何操纵记者的?
巴特利特:当白宫有重大政策行动时,为了确保准确,有时提前向特定记者透露一些主要内容,旨在早期塑造故事。在选择记者方面,你一定要熟悉对方擅长报道哪些议题。如果总统想在艾滋病问题上发表重要政策演讲,我们决定选择《华盛顿邮报》记者。因为我们了解这是对方喜欢的议题。白宫记者很多,你很难操纵他们。现在媒体比里根时代更多,有这么多因特网,75%的美国人现在通过因特网了解新闻,你完全控制很难。但如果你不积极主动出击,你就会陷入被动,因此你每次都需要提供一些信息,给记者一些事情干。白宫通讯部门的任务是要把主动性、操控性和计划性有效地结合起来。
记者:美国记者喜欢报忧不报喜,白宫如何处理一些不利的失实新闻报道?
巴特利特:布什总统出访外国时,总会遇到示威游行,有时只有4个人参加抗议,但美国的新闻照片放大这些示威抗议者的愤怒,白宫看到这样的说明非常沮丧。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要用自己的照片来进行反击,提供自己一方关于总统出访的故事,然后张贴在白宫网站上,说明总统出访受到热情接待,要有分析,决不向不负责任的报道投降。记者们报忧不报喜,我们要进行反击,提供自己的故事,这就是我的头发为什么变花白了。
记者:2007年,美国一些小报说布什总统在白宫情绪低落,经常借酒浇愁,第一夫人劳拉向他发出警告:如果不戒酒,离开白宫后她就要同布什离婚。对于这样的报道,白宫为什么不驳斥?如果情况不是这样的,布什总统为什么不状告这些小报?
巴特利特:本来许多美国人不知道这些捕风捉影的事情,如果你到法院提出起诉,你会把更多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你的信誉就会受到更大争议。小报刊登这类故事的目的就是要激怒你,帮助它推销垃圾报纸。如果《纽约时报》刊登这样的消息,我们才不能忽视。
——资料来源:2009年6月22日《报刊文摘》
人生思考
常识
韩寒和队友在挪威奥斯陆参加汽车比赛,下榻的酒店提供当地产的梨。韩寒用刀切开的时候发现,其实这些梨是没有核的,只有一粒西瓜籽大小的种子,其他地方都能吃。住在隔壁的队友王睿听到韩寒的 “新发现”,很诧异地从垃圾桶里捡起前几天吃的梨核,原来他硬生生地,用嘴修出了一个核的形状。无核的挪威梨也让我眼界大开,感触颇深。
“梨有核”已经成了“常识”。若不是韩寒用刀子切开那枚挪威梨,发现了这个“秘密”,恐怕王睿依然会每天啃出一个虚拟的“梨核”。我们也不会想到,世界上还会有无核的梨。
每个人心中似乎都隐藏着一个“不能吃的核”,我们常常被一些“常识”阻碍了手脚,被一些“真理”左右了思维,四平八稳地,习惯性地想问题,做事情,鲜见思维的火花,少见创新的热情,让我们的生活,压力大于乐趣。如果一切都循规蹈矩,就连“吃梨多咬一口”的勇气也没有了。
——资料来源:2009年6月10日《报刊文摘》
荐稿热线:区委宣传部82306811(虚拟号659569) 邮箱:llxx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