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让群众信“法”而不信“访”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在近日召开的“两岸四地当地政府解决行政争议机制研讨会”上指出,如今人们解决纠纷是“信访不信法”,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他提出,领导在重视信访工作的同时减少批示、增加指导,将各类争议逐步引导到解决的主渠道上来。确实,从目前来看,群众不规范上访出现了上升趋势,一些群众动辄找主要领导或者到人大反映情况,而他们所反映的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通过正常法律渠道解决的。
这种舍正常法律渠道求解决,而寄希望于找领导、找人大行政干预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部分群众法律意识差,遇到问题习惯性找政府,找人大,错误地认为上访就能解决问题。
其次,作为群众维权的重要渠道,信访与司法都是当前的热点,社会公众把法院看作“讨说法”的地方,对司法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等判决下来,总有一方败诉,当事人不服判决,就通过上访等非司法渠道来解决。
三是司法不公的现象及执行难问题也使一部分当事人对法院失去信心,有了纠纷不愿通过法院解决而是用其他方式甚至不合法的手段解决。有人认为,与其将纠纷拿到法院解决,耗时费力还不一定能实现诉讼目的,还不如用其他方式处理来得直接便利,这也让信“法”不如信“访”成为可能。
四是有的基层领导和工作人员作风粗暴,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迫使群众不得不越级上访。
这种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将一些简单的、很容易处理的问题复杂化,既扰乱了上级机关的工作秩序,也使上访者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事情解决的进度。
对那些属于司法机关处理的问题,人大信访部门要引导来信来访者向司法机关反映,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人大常委会要加大对司法部门的全面监督,做到司法公正,让更多人相信法律,遵守法律,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进而使群众信“法”而不信“访”。
——资料来源:2010年10月9日《人民代表网》
社会思考
一名人口普查员的敲门记忆
朋友老张是一名人口普查员。他已经参加了四次人口普查,每次参加人口普查,他都用专门的本子,详细地记载下自己的工作经过。我有幸看过他的这本工作笔记,没什么文采,基本上就是一本流水账,我随便摘取了几段——
1982年5月18日。吃过晚饭,按照计划,我上一个居委会的12号楼摸底。这是一幢三层的老居民楼。从楼下看,204室的灯是亮着的,我决定就从这家开始。一敲,门就开了,是个中年男人。一听我是人口普查员,他热情地邀请我进屋慢慢谈。他的妻子闻声从厨房走出来,给我倒了一杯凉开水。很快表格就填好了,他递根烟给我,我摆摆手,我不抽烟的。他自己点着了一根,问我,另外几家有没有登记?我说还没呢,你家是第一家。他搓搓手说,那我帮你去喊另外几家吧,除了一楼的小王家这几天没人,其他的都在家呢。那敢情太好了!他领我先上三楼,咚咚咚敲门,大声喊,王师傅,开开门,人口普查了。门很快打开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见到我们,很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我正在老王家登记,只听外面又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和中年男人的大嗓门:“小李,小赵,人口普查员来了,马上到你们家来登记,你们先找好户口本,在家等着啊!”
那个晚上,只用了一个小时,我就将12号楼登记完了。回家的路上,看见月亮又亮又圆,非常开心。
1990年4月13日。另一个居委会的2号楼,已经去过3次,才登记了不到二分之一户,决定晚上再去一次。这一次601室的灯终于是亮着的,我气喘吁吁地爬上楼。平息一下,然后敲门,咚咚咚,门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拖鞋声,里边有人问,谁啊?一个女的声音。我说,我是人口普查员。里面女的大声说,请你不要打扰我们,我们不买什么保险,也不要什么化妆品,更不要什么菜刀!我一听,敢情把我当成推销员了。我只好再次大声告诉她,我是人口普查员,不是推销员。也难怪,如今的推销员真是比牛毛还多,推销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不得不防啊。门终于慢慢地开了一条缝,女人看看我胳膊上戴的人口普查员臂章,又看看我手上的调查表,将我让进了屋。很快,我就将他们家的信息填好了。问她对门有人吗?她连连摇头说不认识,不清楚。
2000年10月17日。我来到22幢楼904室,敲门。半天门没开,听见门上的猫眼被轻轻打开的声音。里面传来很威严的声音,干什么的?我回答,人口普查员。里面又问,我怎么知道你是人口普查员,不是骗子?我指指胸口上挂的牌子。也不知道他能不能从猫眼里看清楚。里面又问:现在骗子本事大得很,谁知道你的牌子会不会是假的?我一听,也对,现在的骗子不但多,而且骗术越来越高明。里面又问:你真的不是骗子?这叫什么话,骗子能告诉你他是骗子吗?
最后,他打开了房门,隔着防盗门对我说,你就这样问吧。看样子,他是不打算让我进屋了。没关系,已经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了,那就隔着防盗门一问一答吧。
回家的路上,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硬硬的…… 那天,老张上我们家登记的时候,对我说,这是他今年作为人口普查员进入的第一户人家。很多人家都是隔着门缝完成登记的。老张感慨地说,如今想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很难。我看着老张,心想,如果不是认识他,我会为一个陌生人开门,并邀请他进屋吗?我不能确定。
——资料来源:2010年10月15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