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魏再接手共盛一年以后,书店从胜利街的东边搬到西边,换了一个纵深50平方的店面,小魏的书店开大了。两厢对立的书柜上尽是搜罗来的旧书,从中国古典到外国文艺,参差错落,琳琅满目。如果喜好外国文艺,必然可以见到许多令人心动的作品,比如布歇尔的《变》,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瘸腿魔鬼》,但丁的《神曲》(朱维基的译本),毛姆短篇小说选,二叶亭四迷的小说,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诸如此类,真是叹为观止。除了书籍,她还进一些画册字画、文革物品、报纸旧刊、百科全书、小人书等等物件,“反正收藏什么的都有,我就尽量按着他们的喜好进一些货。”小魏说,“比如说文革期间的人民日报,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小人书,尤其是小人书,上千元一套的到处都是。”这就是她的谋生之道。
本来,金华做旧书生意的就有两条进书的路子,一条是专注于学校、事业单位、工厂等地的图书馆以及废品回收站,另一条就是小魏这样,专走上海旧书市场。“我记得从上海最多一次进了一吨的书回来。还得自己亲自打包,找佳吉快运运回来。”小魏说。世博会以前,上海文庙有个卖书的夜市,一般都在午夜十二点到清晨六点之间,形同鬼市,繁盛时,一条街长两三百米,相对摆开,竟有五六十家之多,人们打着手电筒东瞧西看,估摸书籍的价值,再跟书贩子讨价还价。卖书的有河南、安徽的,买书的有苏州、嘉兴的。小魏在文庙的夜市行走了一年有余,因世博会召开,夜市遭到管制,繁盛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小魏去上海进书的渠道,只好转为到藏书人的家里去商谈了,因为她的书店需求量大,人家也就愿意与她往来,有什么旧书信息都会通声气,书店也就渐渐地做稳了货源与客源,品味和品相随之渐高,书的价格也由之飙升。一套《资治通鉴》的价格顶得上普通员工一个月的工资。换一个角度,小魏则说:“一套《太平广记》也就一顿饭钱加K歌而已。”如此说来,倒是她更在理了。
从浦江、义乌、兰溪、东阳过来买书的人,形成了一个共盛书店的固定客户群,每次书一到,他们多半也会杀到胜利街上,都是同道中人,互相都面善,他们和小魏之间也会交流探讨,几年下来,小魏对书的品鉴能力也就不是当初那个小魏了,她说:“现在我知道哪些书值钱不值钱,而不是哪些书好看不好看。”她对1990年前出版的各类文学书籍最是看好,因其装帧、封面设计等一应出自名家手笔,之后出版的书籍却是偏向武侠、政治一类,而且盗版猖獗,基本上不成样子了。新千年到现在,虽然不断有重新翻印的书出现,但旧书情结严重的读书人,还是看重网格本之类的旧书,因为记忆是不可复制的,他们从那个时代走过来,需要那个时代的书籍来丰富记忆也好,填补记忆也好,逝去的时光不再了,但书还在。
然则小魏她自己也是个爱书之人,进到20本的鲁迅全集,先是收藏在家,所谓奇货可居了。有时,她跟她丈夫开玩笑,总说“把你的书都拿出来卖了吧”,她丈夫就回敬她“那我把你的徐訏全集烧了吧”,她就急了。对于徐訏的文字,她认真地读过,那种缱绻、氤氲的气息,已经不多见了。自从有了这一套徐訏文集以后,她在旧书市场上再也没见过第二套。有时候,她也会想到歇业算了,“书价还没有房租涨得快,实体书店费用高,盈利少,还不如自己弄个仓库,搞个不挂牌经营,周末也去八咏路上练练摊,甚至把书都放到孔夫子旧书网上卖。”说完,有电话进来,她接起来,一听是个客户,他是来打听她什么时候出去进书,小魏说:“春节前再出去一趟,今年也就差不多了。书是越来越贵,你要是只看不下手,更加没有书了。”那个客户又向她询问了红楼梦丛刊的价钱,小魏报了个数,他似乎觉得有点贵,但便宜买好货的季节似乎真的过去了,书籍的黄金时代也似乎真的过去了。说归说,但小魏她还是很有信心做下去,她的梦想似乎比很多读书人的梦想更牢靠些。
因为,越质朴的梦想也就越会成为现实,越华丽的梦想也就越会成为空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