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我有幸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参观了当地的几所小学、中学、大学。尤其是11月8日参观当地的一所小学时,一堂美术课带给我诸多思考。
学习小组非要整齐划一吗?
那天,当我们走进课堂时,孩子们已经围着课桌而坐。不同的是,相同大小的课桌围坐着人数不一的学生,有的组四个,有的组六个。美国的法律规定班级人数不能超过三十个,所以班级人数一般在二十几个。学生的人数不多,为什么要六个人挤成一组呢?在国内,每一组人数绝对是等同的,一般都以四人为一组。但是,为何非要四人一小组,难道三人或五人一组不行吗?
难道课桌一定要按四人一组设计?难道为了便于管理非要四人一组?……缠在心里的众多疑惑,今天有了答案。喜欢整齐划一的我们,就是在教育上也留着深深的痕迹,就如学习小组的安排。反观国外,大大的课桌松散地坐着四个也可以,挤着六个也可以,只要孩子们喜欢就行了!其实在我看来,不单学习小组不要整齐划一,教育的很多方面都不应该整齐划一。为何非要用一个标准圈定所有的孩子呢?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至今还没有解决的教育问题之一。
我想,这也许是所受文化的不同造成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喜欢整齐划一式,反映到教育上也是如此。西方国家崇尚自由、民主,反映到教育也是自由、民主的。原来文化的差异可以这样影响教育。
孩子们非要画出色彩斑斓的画吗?
我注意到,每张课桌托盘里都摆放着许多植物的叶、果实和种子。原来为了上好这节美术课,美术老师在课前就已“行动”了,他们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供他们描画的实物。
课桌上除了供孩子们描画的实物外,还放着一个长条形的白色塑料小篮子,里面“躺着”七八支黄色的铅笔,这些铅笔是供孩子们画画用的。可以想象得到,这些孩子们的最后“成果”将是一张铅笔素描画,这种缺乏“美感”不起眼的画,如果出现在国内,不仅没有市场,还可能会否定教师的课堂教学,因为我们的教育太在乎结果和花哨的东西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教育也开始追求轰动效应了。
在美术课上,他们注重让孩子们画真实的物体,却不在乎他们是否画得逼真;他们注重让孩子掌握绘画的方法,而不是一张张色彩斑斓的画!文化的差异对教育的影响,从这里就可以找到部分答案。重色彩的中国画和重透视的西洋画,它们熏陶出来的美术教师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美术教师反映的课堂教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乎的,他们不在乎,于是就有了不一样的西方教育,事实上还更为成功一些。原来文化的差异还可以这样影响教育。
美术课难道不可以“变味”吗?
刚进教室时,除了看到塑料托盘里的植物外,还看到几个小小的、白色的放大镜,我以为是科学课呢!一堂让孩子们学会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科学课!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才知道这是一堂美术课。
其实,这样的误解不无道理。西方的小学教师一般都是全科教师,一人身兼多门学科的教学,有的甚至“承包”一个班的所有学科,最多每个班再聘请一两个教学助手。因此,西方的小学课堂对学科的划分并无明显的界限。正如这节美术课,就有着很浓的科学课味道。而这样的课堂如果出现在国内,很可能被认为是一堂“变味”的课。
“变味”的课好吗?教育的有识之士大多持肯定态度。就如这节课,孩子们除了学到描画植物的方法外,还对植物的叶、果实和种子有了新的认识,孩子们还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美术创作,你说这样好不好?答案是肯定的。
课堂上,一位小女孩用铅笔在白纸上认真地勾勒出了手上枫叶的形状,那怎么画出枫叶更细微的部分呢?小女孩没有急于下手,而是放下了手中的铅笔,拿起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叶片上的叶脉,认真地边观察边画。
不单单是这个小女孩认真,班里的同学个个都这么认真,有的手里拿着铅笔对着狗尾草发呆;有的正在思考从哪里入手……我认为这是一堂成功的美术课,它不是在培养能画出“好看”的画的孩子,而是在培养训练有素,对学习乐此不疲,有着强烈求知欲的孩子。
“变味”的美术课堂让孩子们津津有味,这样的“变味”难道不可取吗?我说不但可取,而且还要提倡。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此话不无道理,就如这节美术课,其成功的背后就是有一位教育理念先进的美术教师。然而我要说,教师理念难道仅仅来自于自己的学习吗?其实教育文化的影响是更大的推手。说实在的,当前我们的教育文化有着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而如何改革我们的教育文化,在我看来是极为重要的方面之一,但愿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借助这堂看来有点特殊的美术课而认识到这一点。
(作者系金华市金师附小教育集团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