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婺城区工业经济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各项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下行幅度仅次于2009年金融危机,形势相当严峻,如何提振信心,共克时艰,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我区工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婺城是金华市的主城区。近年来,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拉框架、抓招商、引项目、优服务,奠定了扎实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基础。在金华市第六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了“加快金义都市新区规划建设”的战略部署。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婺城有基础、有潜力,也有空间、有能力承担起产业布局、功能互补、区域协调的重任,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上顺势而为。在打造金义都市新区的进程中,有着良好发展机遇和现实条件的婺城,只要主动融入、积极争取、错位发展,也同样会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金义都市新区重要的人口及产业集聚区。
日前在婺城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作为分管婺城工业的领导,区委常委、副区长朱利群畅谈了金华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金义都市新区”后,2012年婺城工业经济的走向和如何破解婺城工业经济发展的困局。
要素瓶颈制约婺城工业经济发展
记者:从一季度相关经济数据分析来看,婺城工业经济增速相比去年有所放缓,这是否跟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有关系?
朱利群:今年婺城区整个工业经济形势与2008年金融危机极其相似,经济下行原因也大同小异,需引起高度重视。(2009年当时的主要困难表现为四个明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需求明显不足;工业新增长点不多,拉动力明显不足;企业融资压力增大,困难企业明显增多;政策频繁调整,企业家信心明显不足)。当前我区企业经营面临的主要还是这几个问题:订单不足、“去产能化”、投资意愿减弱、信心下滑等问题。
与2009年上半年相比,近期我区企业订单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订单由短期化向长、短两极化加深,订单短期化现象仍较普遍,超四成企业在手订单不足三个月,中长期订单占比比2009年高出一倍;二是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有部分企业出现“有单不愿接”的情况。今年外需萎缩尚未根本扭转,企业出口受阻影响企业发展。外需减少导致出口企业的生产和投资大幅缩减,进而产生连锁效应,抑制内需。全球经济复苏仍然充满变数,国内外需求不足仍将是2012年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企业生产能力发挥程度是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参数。今年我区企业的产能发挥明显不足(春节后开工不足),特别是水泥行业和化工行业(2009年1-2月份,医药化工行业增幅下降47.7%、由08年同期盈利1139万元转为亏损2028万元,成为亏损最严重的行业)。预计今年上半年产能发挥与当前基本持平,水泥和化工都是高能耗产业,我区工业“去产能化”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工业经济深度调整仍将持续。
其次,从工业投资来看,近年来我区工业投资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今年前两月该指标增幅列全市第二,主要是因房产政策受限,有部分资金从房地产行业抽回,但实际上仍有很多企业将资金转移投资到其他行业,企业投资工业实体经济的意愿不强,工业经济内在增长动力减弱。同时,各项数据显示,用钱、用电、用地、用工四方面的要素瓶颈制约,在2012年将呈现常态化、长期化特征。另外,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增大,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此外,企业经营压力继续增大。国际市场方面,在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出口拉动乏力;国内市场方面,城乡居民收入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提高,而资本市场低迷造成财富萎缩效应、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五大举措破解经济困局
记者:面对这些制约,婺城工业经济如何确保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
朱利群:在前不久,陈一新书记参加市人代会婺城区代表团讨论的时候,就明确表态“婺城是金华市的核心城区,婺城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整个金华的赶超发展具有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加快婺城发展,不仅仅是婺城区自己的事情,也是市委、市政府应该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的重点工作。”。我也在向区委区政府积极献策,面对婺城改革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困难,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否则的话,我们既抢不到发展的先机,也会错失融入、错位发展的良机。接下来,我们要按照区委书记陈晓提出的要求,切实增强“主攻工业”的责任感,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针对当前工业经济走势,今年各级各部门要适应新形势要求,营造发展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企业服务,尽力化解要素制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确保我区工业经济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实现“稳中求进”。
一要振奋精神树信心。从今年的一些经济指标情况看,面临的形势虽然严峻,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积极的因素。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一些积极变化:如原材料价格大幅度变动势头得到遏制、工业投资的规模和力度加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改善等。另一方面,我区经济指标的回落很大的一个原因也是去年同期较快增长的前提下形成的,随着去年同期的回落,今年一些指标就会回升,同时,部分企业通过积极调整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工业生产仍保持较快增长。如汤溪工具、八达服饰、豪庭家具等企业增幅都超过了100%,增幅超过50%的规上企业还有25家。另外,随着新城区、金西开发区和6个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加快开发建设,一批新建、续建工业项目的陆续开工,新投产的企业逐渐增多,将逐步发挥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量。如:新城区和金西开发区在近期就有婺阳动力、双源工贸、金西能耐模具、圣邦漆业等10多家企业即将竣工投产,这些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将达10多亿元。随着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国土资源部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将为我区的平台拓展、产业集聚、项目引进等方面提供良好契机,为我们打造“以哑铃状布局为形态、以地域和产业集聚为特征、以产业链的延伸性和企业的交互性为主线、以园区建设和产业带开发为载体、以辐射长三角服务都市区为目标”的浙江中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透过这些信息,我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沉着应对,坚持科学发展。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进一步把全区上下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创业创新上来,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的信心与决心,促进更多的项目动工建设,早日投产、快出效益。
二要攻坚克难建项目。就我们婺城而言,目前拉动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靠项目。要进一步形成“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共识,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要大力破解要素制约,加快推进速度。资金与土地是项目建设要素制约较为突出的两大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银企合作,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实施好工业用地项目的准入评价机制,把好项目用地准入评价,严格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开展项目攻坚克难,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处理力度,确保项目按时开工竣工投产。重点抓好已供地项目和一部分是不需要新增用地的项目的开工,确保工业投入的持续增长。抓已竣工准备投产企业的验收工作。企业竣工投产后会马上需要大笔流动资金,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各项验收并及时办理相关证件,为企业抵押贷款提供方便。抓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难题解决和企业服务工作。要认真解决好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适时召开工业项目和重点难题集中攻坚交流会,组织专项督查,推动和检验攻坚活动。
三要全力以赴抓招商。一是营造招商氛围。继续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加强与央企、省企的对接,实施好“婺商回归”工程,特别是婺城新城区和金西开发区作为我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优化发展环境,集中力量和精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创新招商方式。广泛参加各种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项目推介会、洽谈会,积极组团到招商重点地区,走出去推介婺城、推介项目,不断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要抓好主导产业的招商工作,努力引进一批上下游企业配套、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大的优质项目。三是注重新兴产业招商。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设计产业招商。四是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各园区要加大对现有企业占地问题清理力度,对企业的闲置土地和确实无能力开工建设的项目,该盘活的要盘活,该收回的要坚决收回,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四要提升服务优环境。要加强有效领导,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进退流转,不能因为面临换届而懈怠工作;分管领导要加强业务学习,尽快进入角色,抓起工作;工业分管队伍要稳定,人员要配足,特别是要抓好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如:有些企业,厂房都已经基本结顶了,但是报表上投资还是零;有些企业,在我区生产了好几年,但产值利税都报在金东区,这些情况都反应出我们的统计工作是有很大漏洞的,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的。要继续深入开展好“千名干部进千企、千方百计解难题”活动,对全区重点工业项目和技改项目进行全面排摸,逐一分析困难和原因,一厂一策提出加快推进措施。要加强企业运行监测,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引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在管理挖潜上下功夫。因此,我们的涉企部门要引导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多元的产权结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涉企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为企业多谋划、多指导、多出力,营造企业、促进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要千方百计解难题。当前,要素制约已经是工业发展无法回避的难题,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具发展潜力、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上来,同时要全力开展清闲促产、挖潜扩容,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在涉企服务方面,要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角度、高质量的服务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做到重心下移、靠前服务。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继续开展好“千名干部进企业、千方百计解难题”活动,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销售等情况,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广泛收集企业的难题,要落实专人进行协调解决,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环境方面,大力开展节能降耗,积极发展低碳经济,采用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置换传统产业,确保新上项目的环境容量。加快电网的规划建设,科学组织调度,加强协调衔接,确保电力供应,争取更多用电指标。资金方面,要加快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工作,要为企业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同时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协商,争取到更多、更广泛的银行资金支持,拓宽企业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