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为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本报特刊发本报记者采写的儿童养育、教育方面的文章和部分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医学专家对此发表的观点和意见,期待所有的孩子真正享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养育篇
出生巨大儿怎么办,产后宝宝如何喂养,孩子性早熟、肥胖怎么办,怎样让孩子长高
近年来,80后开始逐渐组建家庭,拥有自己的宝宝,正如电视剧《小儿难养》中呈现那样,这些爸爸妈妈们在心理上和育儿知识上都没来得及做好足够的准备。出生巨大儿怎么办?产后宝宝如何喂养?孩子性早熟、肥胖怎么办?怎样让孩子长高?诸多问题困扰着孩子家长,对此,记者采访了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李笑春、医务科方国兴和金华市文荣医院妇产科专家叶素青。
妈妈,我是“巨大儿”吗?
在临床医学中,初生儿的最理想体重为6~7斤,体重达到或超过8斤的初生儿通常被称为“巨大儿”。金华市妇幼信息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巨大儿出生率为5.37%,2012年已增长至6.22%。诸多妇产科医生表示,近年来初生儿的平均体重正在不断上升,巨大儿的出生率也在不断提高,有媒体报道称,今年上半年,金华文荣医院惊现一名超级巨大儿,重11.2斤。
叶素青解释说,巨大儿将给母亲生产带来一定风险,如母亲子宫弹性不足,就会引起子宫破裂;采用平产方式可能导致婴儿臂丛神经损伤、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亦容易导致难产,产妇容易因过度疲劳导致大量出血;采用剖腹产方式则必然导致子宫切口略大,引致肠道黏连、伤口发炎等不可预测的风险。一般而言,妊娠后38周,医院可初步诊断胎儿是否为巨大儿。
李笑春解释说,巨大儿的出现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父母均体型肥胖、个子高大,受遗传因素影响,出现巨大儿机率达70~80%,有时肥胖由多基因遗传导致,可能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第二,妊娠期糖尿病,胎儿血液通过脐带与母体相连,胎儿长期处于母体的高血糖所致的高胰岛素血症环境中,促进蛋白、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导致过度发育成为巨大儿;第三,孕妇孕期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加之运动较少,易发生自身体重过重,发生巨大儿;第四,一般正常孕期为40周左右,少数超过42周即过期产但胎盘功能正常者,胎儿体重可随着孕期的延长而增加所致,另外,巨大儿以经产妇多见。
方国兴分析,巨大儿也将对婴儿自身造成危害。婴儿在母体内血糖供应过于充足,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后可能骤然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同时,容易出内分泌失调,患上后天糖尿病的概率增加;脂肪调节易紊乱,易出现肥胖,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会增加。
如何减少巨大儿的出现?李笑春给出了如下建议。第一,做好孕期的体重管理,定期产前检查,在妊娠13周前,孕妇须到当地的妇幼保健院或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定期检查,在医师的指导下自我监测体重,若出现体重增重过快,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对饮食结构进行调节,适当增加运动;第二,孕妇应在妊娠24周~28周期间进行糖筛查实验,尤其对有糖尿病家族史、生过肥胖儿、体重过重或肥胖孕妈妈、不明原因反复流产史、死胎死产史的孕妇更为必要,若发现血糖过高,进行必要的饮食调整或药物治疗;第三,加强学习,提高孕期保健知识,如阅读医生提供的健康处方、《我要做妈妈了》妊娠指南或者参加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举办的免费孕妇学校等。每个准妈妈孕前体重不同,孕期要求增加的体重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孕妈妈最好在孕前就到医院称量体重,以便医生根据你自身体重情况在孕期进行指导,孕前体重标准的妈妈一般整个孕期体重增加控制在25~36斤之间比较理想。方国兴建议,巨大儿出生后,42天到当地的妇幼保健院或卫生院建立《婴幼儿保健手册》,一岁内尽可能坚持三个月一次的体检,以及连续三年的生长发育监测,对相关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何生育一个健康宝宝?
如何生育一个健康宝宝?方国兴解释说,宝宝的健康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即遗传基因和环境质量,一方面尽可能减少遗传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尽量为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避免噪音和辐射,家人吸烟等。方国兴给出建议,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优生三级预防措施,即孕前咨询、孕前检测、婚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出生后新生儿疾病筛查。
具体到细节,李笑春指出,育龄妇女须注射乙肝、麻疹、风疹三种疫苗,再好等形成抗体后受孕,患有乙肝的孕妇可以将通过母婴传播将乙肝病毒传给胎儿,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则将直接导致胎儿风疹综合征,如先天性心脏病;准备受孕前,夫妻双方应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并进行系统的健康体检,进行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此外,必须改变自身不良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戒烟戒酒,健康饮食,使用避孕药避孕的女性应提前半年停止服用,男性不宜经常用过热或时间过长的水沐浴影响精子质量,不宜受到过多辐射,夫妻双方应提前进行优生优育检测,有严重家族病史的须到产前诊断中心专业遗传咨询门诊问询,并在受孕后做针对性检测。此外,从受孕前三个月到受孕后三个月,准妈妈须服用叶酸以防止神经管缺陷疾病,助力宝宝智力发育,叶酸可到当地的卫生院免费领取。
妊娠后除定期产前检查外,孕后15~19周,孕妇必须到医院进行血清产前筛查,抽血化验后,确诊腹中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且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畸形可能,评估发生风险率,如为高风险孕妇,须到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一步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检查,确诊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医生建议终止妊娠,避免缺陷儿出生。
方国兴提醒各位准爸爸、准妈妈,此种产前筛查十分必要,切不可存侥幸心理,尤其是孕妇年龄超过35周岁情况。他曾接诊一对夫妇,孕妇妊娠时已超过35周岁,因恰逢家中急事错过必要产前检查,后又心存侥幸未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检测,婴儿出生后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成功后,发现孩子反应比较“迟钝”,后确诊为21—三体综合症。“产前筛查、产前诊断非常关键,一旦出现问题,这将给孩子自身乃至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方国兴说。
妊娠22~28周,孕妇进行第二次产前筛查,此阶段是B超筛查胎儿畸形比较合适的孕周,可以检查出如无脑儿、脑积水、致命性软骨发育不良等严重畸形。如发现异常,必要时可采用人工引产,避免畸形儿的降生。
在前两级预防机制的筛查后,依旧有少数病症无法事先得到确诊,目前,金华市每年会出现80~110例新生儿听力障碍,60~70例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先天性疾病。对此,医生和家长都必须把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在宝宝出生48~72小时后,接产医院将通过耳声发射仪给新生儿做听力测试,“如果发现婴儿存在可疑听力障碍,我们就要让宝宝3月时到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进行脑干电位ABR听力复诊检测,如还有问题的,可以在宝宝发育相对成熟也就是出生后6个月内尽可能为宝宝确诊听力问题。否则将会影响宝宝的语言功能发育。”方国兴说。
此外,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婴儿,大部分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家长不易发现,如早期没发现和及时治疗,随着孩子成长可表现为发育迟缓,不长个子,智力障碍,因智力发育不可逆,错过智力发育期就永远无法挽回宝宝的智慧,成为又呆又小的“呆小病”,危害孩子一生,因此出生后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很有必要,如有可疑异常,即接到短信电话通知,家长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尽早复查确诊,积极配合治疗,以免耽误孩子身体和智力的发育。
宝宝出生后,排除了相关遗传疾病,家长们就要开始学会科学养育婴儿。方国兴解释说,出生后,宝宝的健康需要从最基础的生活入手,也就是五个方面,吃、喝、拉、撒、睡。
方国兴建议,宝宝出生后,妈妈们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不仅饱含宝宝必需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促进宝宝生长发育;还有大量的抗体,可以帮助宝宝抵御病菌的侵袭。此外,母乳喂养还能通过母婴密切接触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宝宝良好的安全感。同时建议宝宝在一个月左右开始口服预防量的维生素D,以预防佝偻病。在宝宝出生后3~4个月内,建议妈妈们按需哺乳,4~6个月内,应采用纯母乳喂养;宝宝出生4~6个月后,开始逐渐减少母乳喂养次数,同时补充如米糊等易消化、易吸收的流质食物,喂食量和次数逐渐从少到多,食物从细到粗,品种从简单到复杂。同时,应开始加入配方奶粉等优质蛋白替代部分母乳,但不可偏废母乳喂养,此外,妈妈们要开始培养宝宝规律饮食。
至宝宝出生后9~12个月,母亲可开始考虑停止母乳喂养,也就是进行俗称的“断奶”。在此过程中,方国兴提醒妈妈们,决定给宝宝断母乳,就不要犹豫,如果宝宝哭闹便能再吃上奶,这将强化二次断奶时宝宝的哭闹,给母婴双方带来痛苦。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妈妈们可将母乳喂养期延长至两周岁。宝宝在出生后9~12个月断母乳后,必须继续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优质蛋白的喂养。方国兴特别强调,家长们切勿将“乳饮料”误认为“牛乳”,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比较偏好乳饮料的口感,便将其作为宝宝主食,久而久之造成宝宝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何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断奶”?方国兴提倡选择营养配方奶,建议“终身喂养”,学习日本当年“一袋奶振兴一个民族”的科学举措,对于三周岁以前的宝宝,婴幼儿配方奶较纯牛奶更为合适。
另外,出生后6个月,宝宝们将出现易生病的现象,方国兴解释说,宝宝出生时,从母体内带出大量抗体,六个月后,这些抗体渐渐减少,宝宝开始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保护,而自身免疫系统还非常薄弱,产生抗体较少,较之前六个月就更容易生病,家长对孩子的呵护非常关键,要为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细致的照料。
在“喝”的方面,方国兴指出,白开水是宝宝最好的饮品。
在宝宝发育到1~2个月时,便可以开始培养宝宝进行自主排尿调节,方国兴提示广大家长,应尽量少用尿不湿,“在我们中国传统育儿经验中,常把小便叫‘嘘嘘’,把大便叫‘嗯嗯’,其实现在很多外国人都开始学习这么做,因为这能很好地促进宝宝自我感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同时为亲子互动创造了机会。”
“三抬四撑六能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是中国古语对婴儿运动能力发展的描述,古人亦将孩子玩耍称作“撒欢”,方国兴认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们应让孩子多玩耍,因为在这个阶段,宝宝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认知,获得经验和知识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还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些被动操,帮助孩子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最后,家长们还应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1周岁以前宝宝每天约需要的睡眠时间为12~18小时,进入幼儿期,约为10~14小时,入学后,约为9~11小时。